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数制转换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微课、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促进课改的典型案例,彻底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相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将教师在课堂内外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制作成视频并发布的一种课程实施方式。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重新整合课堂内外的时间,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程资源,课堂上开展互动交流、协作探究或师生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因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进行了翻转,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得到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极好的教学反馈。
1 数制转换教学现状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制转换是重、难点。因涉及的数制多(二、八、十、十六进制数),每两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各异,加上学生平时用的是十进制数,当进行手工转换运算时,会习惯地按十进制数的法则来进行,容易出错。课上老师虽耐心细致地讲解、演算、比较、归纳,无奈内容偏多,讲授时间过长,易造成学生认知超负荷,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尝试引入微课,课前教师将每两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法则和演算步骤录制、剪辑成一个个的微课并发布,学生自行下载自主学习,对照微课进行转换操作练习、进行相应的测试和互动环节,完成知识的理解;课堂上重点进行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答疑解惑和解决实践性问题,进行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强化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入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难点,实現了课前学习、课上讨论的课堂翻转,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师生均受益
(1)对于教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课堂的主焦点放在互动、答疑解惑上,增进了师生彼止间的感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课堂上直接提供指导、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决定更适合学情的课程进度;教师一次性做好微课,以后教学中只需要按需调整和改进,能够有效地减轻在传统课堂中因重复授课而产生的懈怠感。
(2)对于学生,课前碎片化地、移动地、自主地进行自学,在线上的互动中得到教师或同学及时提供的反馈。丰富的微课资源能极大地满足学霸们的需求,而且在课堂的互动中因帮助别人从而使他们也得到提高;课堂的互动使中等生得到了老师或者同学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自信心;反复观看微课使差生犹如得到了一对一的授课和辅导,课堂的互动、老师针对性的答疑、课堂上频繁的反馈,来自老师或其他同学的、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使他们掌握了知识,还收获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所以说,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各层次的学生都获益匪浅。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了,课堂上学生以讨论、实验和课内作业等形式参与学习活动,在鼓励同伴讨论的环境中学习,在相互解释概念时,强化、巩固了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成为常态,课堂的分组讨论或即时组队竞赛,使学生经常在课堂内通过相互协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相对于传统单一的、只有习题答案的模式,87%的学生更喜欢这种“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的翻转模式。
(3)数制转换翻转课堂为行业专家、教学名师等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4)数制转换翻转课堂使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时间、总课时数都是有限的,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翻转模式下,课程内容的异步传授,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步调获得知识,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亦可自控;它允许教师尽可能多地提供微课等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实现了教学的延伸和教学内容的扩展。
3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由三个模块组成
3.1 课前模块
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取舍后分为三大类:一是让学生课外自学的;二是课内适当讲解的;三是课堂上重点关注的。然后收集数据、图片、案例、音频、视频资料等,精心准备课件,制作微课。微课的设计力求做到引起学生的关注,方便学生的观看,特别要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以知识点为单位,时间控制在6-10分钟;要有配套的互动式检测功能,要求使用的制作工具,所依托的网络平台具备方便使用和交互的功能,以方便学生在利用视频进行自学时得到及时的反馈;选择口才好、表达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来录制微课。最后发布视频。
数制转换教学需要制做四个微课:二、十进制数间;二、八进制数间;二、十六进制数间;十、R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微课。微课内容包括数制间的转换法则、一般转换方法、8421法即转换技巧、详细的转换步骤、实例、练习、归纳总结、拓展知识等。虽然每个微课都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展,但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内,大部分学生表示利用这样的微课自主学习不会感觉到累。对于手工转换方法和步骤,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对照练习都能够掌握。
例如,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微课。
设计思路:先学习二、十进制数间传统的转换方法;接着学习转换技巧,转换实践中发现转换技巧令学生更易掌握又不容易出错,值得推广;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由动画“半斤八两”引出进制和位、权值的概念;
(2)由中国的八卦图引出二进制,进而介绍计算机领域常用的进制:二、八、十六进制等;
(3)抛出问题:它们之间怎么相互转换?
(4)十转二的法则(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最后进行组合),转换步骤,例题,互动式练习、反馈;
(5)二转十法则(将二进制数按位权展开求和),转换步骤,例题,互动式练习、反馈; 在师生互动的演算和实践中发现,传统方法太复杂,转换效率太低且易出错。针对此缺陷,提出利用8421法来进行快捷转换,以此来提高转换效率。
(6)十转二之8421法(列出2的n次方值,然后将各次方值从左至右累加,累加和小于原值就置1,大于原值就置0且弃而不用,直到累加和等于原值),转换步骤,例题,互动;
(7)二转十之8421法(列出2的n次方值,然后对位写数,凑数求和),转换步骤,例题,互动;
类比总结:8421法更简单,更受学生欢迎。
(8)归纳小结。
3.2 课堂讨论模块
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把在学习微课内容时自己不太理解的或者在测试和互动中没能很好地作答的知识、问题提出来,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之间互相解答或老师的精准点评而及时得到解决。学生还进行诸如焦点讨论、分组竞赛、互助实践等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则对操作要点进行强调、对实践难点进行详细分解多次演示、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学生个人或小组对数制转换相关知识点、数制间转换操作步骤等进行总结。这种课堂模式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方法上,通常使用项目式、研究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组织成若干个小团队,以项目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课后教学反思模块
课后,学生根据微课学习和课堂讨论得到的信息,反复观看微课或微课上某一个内容,达到透彻理解,真正掌握。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和成功的地方,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更强;或者找几个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在课后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觉完成,依靠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检验教学的质量;或者组织“问题解决”会议,鼓励学生接受相关的求助性活动。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碎片化地、移动地自主学习,它改变了学生的地位,课外学生自己掌控学习(随地、随时、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成为主体和中心;教师则变身课堂的组织者、解惑者。
4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实践为高职课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1 高职数制转换教学适合引入微课翻转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适合学生个性的发挥。信息社会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灵活应变等非技术性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方面,社会诉求与高职数制转换的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巨大,需要通过课改来弥补。
4.2 微課翻转课堂模式让数字转换课堂回归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将普通课堂中的讲授搬到课外,课堂内主要进行答疑、操作练习、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实施者,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的数制转换教学模式阻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遏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引入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有效地达到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课改不断深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晓艳,田丽娜.高校“微课”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效果策略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2017(01).
[2] 刘小晶,钟琦等.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
[3]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作者简介:周秀梅(1972—)女,广西上林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微课、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促进课改的典型案例,彻底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相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将教师在课堂内外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制作成视频并发布的一种课程实施方式。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重新整合课堂内外的时间,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程资源,课堂上开展互动交流、协作探究或师生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因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进行了翻转,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得到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极好的教学反馈。
1 数制转换教学现状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制转换是重、难点。因涉及的数制多(二、八、十、十六进制数),每两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各异,加上学生平时用的是十进制数,当进行手工转换运算时,会习惯地按十进制数的法则来进行,容易出错。课上老师虽耐心细致地讲解、演算、比较、归纳,无奈内容偏多,讲授时间过长,易造成学生认知超负荷,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尝试引入微课,课前教师将每两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法则和演算步骤录制、剪辑成一个个的微课并发布,学生自行下载自主学习,对照微课进行转换操作练习、进行相应的测试和互动环节,完成知识的理解;课堂上重点进行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答疑解惑和解决实践性问题,进行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强化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入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难点,实現了课前学习、课上讨论的课堂翻转,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师生均受益
(1)对于教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课堂的主焦点放在互动、答疑解惑上,增进了师生彼止间的感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课堂上直接提供指导、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决定更适合学情的课程进度;教师一次性做好微课,以后教学中只需要按需调整和改进,能够有效地减轻在传统课堂中因重复授课而产生的懈怠感。
(2)对于学生,课前碎片化地、移动地、自主地进行自学,在线上的互动中得到教师或同学及时提供的反馈。丰富的微课资源能极大地满足学霸们的需求,而且在课堂的互动中因帮助别人从而使他们也得到提高;课堂的互动使中等生得到了老师或者同学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自信心;反复观看微课使差生犹如得到了一对一的授课和辅导,课堂的互动、老师针对性的答疑、课堂上频繁的反馈,来自老师或其他同学的、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使他们掌握了知识,还收获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所以说,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各层次的学生都获益匪浅。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了,课堂上学生以讨论、实验和课内作业等形式参与学习活动,在鼓励同伴讨论的环境中学习,在相互解释概念时,强化、巩固了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成为常态,课堂的分组讨论或即时组队竞赛,使学生经常在课堂内通过相互协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相对于传统单一的、只有习题答案的模式,87%的学生更喜欢这种“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的翻转模式。
(3)数制转换翻转课堂为行业专家、教学名师等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4)数制转换翻转课堂使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时间、总课时数都是有限的,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翻转模式下,课程内容的异步传授,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步调获得知识,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亦可自控;它允许教师尽可能多地提供微课等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实现了教学的延伸和教学内容的扩展。
3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由三个模块组成
3.1 课前模块
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取舍后分为三大类:一是让学生课外自学的;二是课内适当讲解的;三是课堂上重点关注的。然后收集数据、图片、案例、音频、视频资料等,精心准备课件,制作微课。微课的设计力求做到引起学生的关注,方便学生的观看,特别要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以知识点为单位,时间控制在6-10分钟;要有配套的互动式检测功能,要求使用的制作工具,所依托的网络平台具备方便使用和交互的功能,以方便学生在利用视频进行自学时得到及时的反馈;选择口才好、表达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来录制微课。最后发布视频。
数制转换教学需要制做四个微课:二、十进制数间;二、八进制数间;二、十六进制数间;十、R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微课。微课内容包括数制间的转换法则、一般转换方法、8421法即转换技巧、详细的转换步骤、实例、练习、归纳总结、拓展知识等。虽然每个微课都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展,但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内,大部分学生表示利用这样的微课自主学习不会感觉到累。对于手工转换方法和步骤,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对照练习都能够掌握。
例如,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微课。
设计思路:先学习二、十进制数间传统的转换方法;接着学习转换技巧,转换实践中发现转换技巧令学生更易掌握又不容易出错,值得推广;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由动画“半斤八两”引出进制和位、权值的概念;
(2)由中国的八卦图引出二进制,进而介绍计算机领域常用的进制:二、八、十六进制等;
(3)抛出问题:它们之间怎么相互转换?
(4)十转二的法则(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最后进行组合),转换步骤,例题,互动式练习、反馈;
(5)二转十法则(将二进制数按位权展开求和),转换步骤,例题,互动式练习、反馈; 在师生互动的演算和实践中发现,传统方法太复杂,转换效率太低且易出错。针对此缺陷,提出利用8421法来进行快捷转换,以此来提高转换效率。
(6)十转二之8421法(列出2的n次方值,然后将各次方值从左至右累加,累加和小于原值就置1,大于原值就置0且弃而不用,直到累加和等于原值),转换步骤,例题,互动;
(7)二转十之8421法(列出2的n次方值,然后对位写数,凑数求和),转换步骤,例题,互动;
类比总结:8421法更简单,更受学生欢迎。
(8)归纳小结。
3.2 课堂讨论模块
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把在学习微课内容时自己不太理解的或者在测试和互动中没能很好地作答的知识、问题提出来,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之间互相解答或老师的精准点评而及时得到解决。学生还进行诸如焦点讨论、分组竞赛、互助实践等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则对操作要点进行强调、对实践难点进行详细分解多次演示、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学生个人或小组对数制转换相关知识点、数制间转换操作步骤等进行总结。这种课堂模式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方法上,通常使用项目式、研究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组织成若干个小团队,以项目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课后教学反思模块
课后,学生根据微课学习和课堂讨论得到的信息,反复观看微课或微课上某一个内容,达到透彻理解,真正掌握。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和成功的地方,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更强;或者找几个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在课后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觉完成,依靠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检验教学的质量;或者组织“问题解决”会议,鼓励学生接受相关的求助性活动。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碎片化地、移动地自主学习,它改变了学生的地位,课外学生自己掌控学习(随地、随时、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成为主体和中心;教师则变身课堂的组织者、解惑者。
4 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实践为高职课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1 高职数制转换教学适合引入微课翻转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适合学生个性的发挥。信息社会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灵活应变等非技术性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方面,社会诉求与高职数制转换的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巨大,需要通过课改来弥补。
4.2 微課翻转课堂模式让数字转换课堂回归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将普通课堂中的讲授搬到课外,课堂内主要进行答疑、操作练习、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实施者,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的数制转换教学模式阻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遏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引入微课翻转数制转换课堂教学,有效地达到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课改不断深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晓艳,田丽娜.高校“微课”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效果策略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2017(01).
[2] 刘小晶,钟琦等.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
[3]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作者简介:周秀梅(1972—)女,广西上林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