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增压颞浅动脉额支前额扩张皮瓣在单侧面部大面积瘢痕挛缩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q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颞浅动脉前额皮瓣已被广泛应用于面部修复,但这种传统皮瓣可切取面积有限、长度较短。而远端外增压技术的应用能克服这些不足,在颞部烧伤的情况下也能延长皮瓣长度,

其他文献
患者男,31岁,于2011年9月18日被乙醇火焰烧伤全身多处,面积约70%TBSA(深度不详),伤后在某医院包扎、输液。于19日转至当地消防医院救治,9月23日行双上肢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术后2d右足肿胀、青紫,术后4d右足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解除绷带后重新包扎(未更换内层敷料),肿胀及青紫症状好转。10月8日更换供皮区敷料时见备小腿有1处焦痂,之后焦痂脱落其下深部组织坏死,
目的探讨上肢较大面积皮肤及主干血管缺损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11年9月,2家笔者单位共收治4例上肢较大面积皮肤及主干血管缺损患者,应用携带长段胫后血管的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予以桥接修复。创面缺损大小为13.5cm×6.0cm~19.0cm×9.0cm,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7cm~21cm×10cm。供瓣区创面移植大腿、腹部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
营养治疗贯穿重症烧伤救治的整个过程,是烧伤综合治疗措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患者烧伤后内分泌、炎症、代谢和免疫系统均发生明显变化,其营养治疗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进行专项营养干预。本研究通过等级评定分级法对1979--2011年发表的烧伤临床试验进行评估,并根据证据强度将推荐力度分为强烈推荐、一般推荐和建议3个层次,
目的研究泛醇与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道损伤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1)拆方实验。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I组,每组lO只。将各组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4h开始灌胃泛醇和谷氨酰胺,剂量分别为1.00、4,0.50、4,0.25、4,1.00、2,0.50、2,0.25、2,1.00、I,0.50、I,0.25、lg·kg-1·d-1,每日剂量分2次灌胃,连续
炎症和应激是严重烧伤后的主要病理特征。在2型糖尿病中已证实,内质网应激/非折叠蛋白反应与胰岛素抵抗高度相关。为进一步明确烧伤后高糖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否与内质网应激/非折叠蛋白激活后所致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受损有关,该研究对人院466d内的重症烧伤患儿及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临床生物标志物测定、蛋白及基因芯片分析等方法,
拇指未节软组织脱套性缺损修复方法较多,町截骨后残端闭合或采用本指带蒂岛状皮瓣或推进皮瓣、邻近或远位带蒂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但均存在较多不足。
目的基于Meta回归算法对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研究的异质性进行量化评估。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光盘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ochrane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年以后的文献资料,鉴定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研究。纳入标准包括:研究设计为干预性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烧伤导致的疼痛及创面的处理,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难题。使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仍是常用的镇痛方法。然而,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常导致剂量升级及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严重烧伤创面不仅易形成瘢痕且容易感染。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姜黄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姜黄素,
我国烧伤创面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1958年才成立第1个专门的烧伤治疗单位。在过去50多年里,我国烧伤治疗水平取得很大进展,尤其表现在重度烧伤患者的存活率上,在一些烧伤中心可达98.9%。
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承办,以“烧伤新技术新方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组稿会),定于2014年6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本研讨会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将授予参会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10分;符合要求的文稿优先刊登于《中华烧伤杂志》;被收入会议论文汇编后,可在当年“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并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