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类比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过程是利用科学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效果,降低教学难度的过程。因此,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思想是教学开展的重要辅助力量。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原有的学习方法已不适用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对知识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思想来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围绕类比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析。
  【关键词】类比教学  初中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02
   所谓类比教学,指的是类比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而类比思想是指通过分析一种事物的特点来引出对另一种事物的介绍的思想,从而降低对另一种事物的理解难度,加快接受速度的有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知识点之间的迁移教学,即通过知识点之间的相似之处完成迁移教学。
   由于数学教学内容难度以及理解难度都随着年级的推移逐渐增大,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加,一味地硬性教学无法带来持续的高效学习成果。而类比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不同的知识互相串联,降低整体学习难度,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更加系统的知识点网络。接下来,我将介绍类比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类比教学与概念教学相结合,优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部分,熟练且深入地学习数学概念是提升数学学习水平的必要途径。因此,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是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必需步骤,而将类比教学引入概念教学能够使这一教学目标得到高效的实现。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便通过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相类比的方式完成该课的概念教学。在《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学生所学习的概念为“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描述为“每个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差别只是在形式上的符号差别,所以我便利用类比教学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将两个概念进行类比教学,学生能够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新概念,因此对新概念的理解以及学习难度都大大降低。
   二、通过类比教学辅助重点教学,降低难点学习难度
   每一学科的学习内容中都存在重点与难点,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的学习往往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教授重难点时不仅需要对内容进行详细且准确的讲授,并且需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進行学习。
   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教学内容中出现了证明三角形相似这一教学难点。因此,通过研究之前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我选择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内容来帮助学生降低对三角形相似证明这一难点的学习难度。在讲授三角形相似证明之前,我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有关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然后围绕如何证明三角形相似展开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我通过讲课本中的证明理论与实际题目相结合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且通过类比三角形全等的证明理论来突出证明全等与相似的异同点,从而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关关系。例如,证明三角形全等中存在“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证明理论,在三角形相似中存在“三边对应等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两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讲解时教室可以进行类比教学。
   三、通过类比教学引入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除了在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将类比教学应用至知识点的引入部分,借助学生对于已学习知识点的学习印象来降低新知识点的引入难度以及学习理解难度。
   通常情况下,引入新知识点可以从知识点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两部分展开。通过讲解相似之处,能够建立起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线,将两个不完全相同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网络。例如,教师通过对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形式相似之处引入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讲解。通过讲解两个知识点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师能够在两个知识点之间建立一种对比,突出知识点的独特之处,避免学生在知识点之间产生混淆。例如,在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两者在形式以及意义上的不同之处来帮助区分两者。
   四、培养学生类比学习意识,形成系统知识体系
   除了教师需要具有类比意识,学生也应当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学习类比意识,借助类比学习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菱形和正方形的图形特点时,学生可以围绕两者进行类比学习。由于菱形和正方形都具有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平分角等图形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将两者的相似之处统一记忆。同时两图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不同,而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菱形是一种特殊的正方形,一个内角是九十度的菱形正方形。通过类比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学生能够在这两部分知识点之间形成对比两者图形特点的知识体系,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
   类比思想在教学中的使用旨在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效果,而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不是仅依靠这一思想的使用就可以实现的。因此除了类比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外,教师还应当适当地引入其他科学的教学思想,例如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反馈教学思想等。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思想与原则是保证教师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广萍.浅析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
   [2]郑婷.初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的实践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7).
   [3]季晓翼.灵活、概括、类比、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6(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引导和塑形作用,立德做人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关乎小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所以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要不断对教学做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摘 要】新课改后,相关的教育部门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要拥有了数学思维能力,不管题型怎么变,学生们都能够轻松应对。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02  现阶段的部分高中数学教
为了测试铜叠氮化物的爆速,采用多层叠片装药方式制成长药柱,将镀在约束壳体表面的细金属线用作特殊的探针,测试了两种装药直径(0.8mm、1.0mm)下的爆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特
【摘 要】教师从培养兴趣、榜样力量、树立自信和教师关爱四个方面通过情感激励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激励 兴趣 英语教学 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02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结合自己数学课教学的实践,总结归纳了十种导入方式以及这些导入方式在数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课 课堂教学 导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03   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
以Q235钢板模拟弹丸壳体,通过改变销毁弹喷管喉部截面积,研究其对销毁弹工作时间及熔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喉部截面积过小会导致喷管堵塞,作业效果差。喉部截面积为4πmm^2时,
【摘 要】高中数学比较深奥,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强。学生升入高中后,常常会对学习数学感到头痛。学好数学的基础,就是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在高中数学数列学习中,需要掌握数列的规律和性质,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只有解题思路清晰,才能立足于所求問题和已知条件,根据数列类型,对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选择。本文根据学习经验,探讨了高中数学数列的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旨在加强同学们间的学习和交流,共
通过混凝土配制强度、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砂率及各种施工材料用量计算,确定桥涵结构物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结合工程实例,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
由于小学可以说是学生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在此时期学生学习的以基础内容为主,所以说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些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