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频获诺贝尔奖的教育秘密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获奖人数快速增长。本世纪以来的获奖者包括物理奖8位、化学奖6位、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共计17位,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年一位。从1949年汤川秀树成为首位日本获奖者以来,则共计有25位日本科学家获奖(含两位美籍日裔科学家)。可见,日本人在诺贝尔奖的发力集中在本世纪,集中在物理和化学奖项。
  2001年,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按照目前的情况推算,日本这项诺奖计划有可能成为现实。
  知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饶毅表示,日本的生物医学研究在1980年代就达到了相当水平,这次日本科学家的突破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目前在前进,但尚未达到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程度,生物医学总体而言落后日本20年以上。
  日本人为何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除了科学家善于自我反省和勤奋工作之外,日本的科研环境、评价机制以及经费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多有着相对美好的童年,喜欢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而且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和引导角色。
  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这些获奖者无一例外地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保持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优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得到了宽松而自由的学术政策的支持,并受益于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
  接触大自然萌生好奇心是科研的“原点”
  “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从小体弱多病的大隅良典非常喜欢自然,采集昆虫是一大爱好,他还是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撰者。在他看来,让小孩子们爱上自然、爱上科学,对世界抱有宝贵的好奇心,是一切的起点。“(小时候)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夏天喜欢在小河里捞鱼、捕萤火虫、采集昆虫,手持网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杨梅、野草莓,能够感受自然的四季变迁。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星座,银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样奔腾。这些当时都没有想过,但今天作为自然科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者,这样的体验,就是一切的原点吧。”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为何走上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应该说,对大自然和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是引领诺贝尔奖获得者走进科研世界的直接原因。
  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有此感悟: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
  从多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他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经历。对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小柴昌俊来说,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
  阅读引领人生成长方向
  从几位获奖者的言谈和著述中,明显可以感觉到阅读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其中几位更是因为阅读而坚定了人生方向。小柴昌俊在《我不是好学生》一书中坦陈,上小学时班主任金子英夫送他一本书——爱因斯坦著的《物理学是怎样产生的》,使他对物理产生极大兴趣,并最终走上物理研究之路。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在《直言教育》中写道:“在我的整个初中、高中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法布尔,他于我可以称为心灵之师,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从小就有抄书的习惯,他在书中坦陈:“我为了读书写下很多笔记,也正是这种持续的读书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处的我。”
  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如果说阅读是诺贝尔获奖者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因素,那么良好的家庭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表示,他之所以立志研究化学,就是缘于父亲的影响。12岁时,父亲带他参加了一家公司的新产品展示会,新发布的一种从水、空气和煤中提炼的黄色尼龙丝让他觉得“化学实在是太神奇了”,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化学。
  福井谦一受父亲影响养成了刻苦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他在书中写道:“至于学习,父母倒是采取了不干涉的态度,一次也没有讲过‘要好好念书’之类的话。但是,我家却经常笼罩着令孩子不由自主地想去学习的严肃气氛。”
  日本家庭虽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问题,但社会风气和传统价值观还是促使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从小灌输不依靠父母的理念。日本学生考上大学后,学费由父母负责,但学费之外的生活费要靠自己打工赚取,否则会受到同学和社会耻笑。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自由空间较大
  日本理论界倾向于强调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自由,实际上教师在大纲的基础上开展因地制宜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探究的空间也比较大。另外,日本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很多学校动员近乎全校的教师都参加到课外俱乐部活动的指导之中,甚至有些学生活动(如全国高中棒球赛、全国学生与儿童发明展等)成为全体国民关心的盛事,这与我们全民高度紧张地关注高考,形成了鲜明对比。
  日本也设立了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如青少年之家等),旨在扩大青少年的视野。企业也热衷于举办各种科技方面比赛等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热情。而这一切制度或措施都有助于學生形成广泛的兴趣爱好,为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需要感性和直觉,而培养这种感性和直觉的最佳时期正是玩得满身是泥的少年时代。
其他文献
一寸心是对教师的信仰,三尺地是对讲台的热爱。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在黑板写下板书、第一次开家长会、第一次讲公开课……从懵懂无知慢慢地走向成熟,不变的是从教的初心——用心育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教育,是亦师亦友,是度人度己。好的教育是“浸”出来的,“润”出来的。  师生共成长:从“保姆”到班级“合伙人”  曾经的我,是一个典型的“保姆型”班主任:班级各种
作 者: (日)渡边淳一  出 版 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回想自己的生活,你有過类似这样的经历吗?在工作中为了领导的一句话,而成天闷闷不乐?为了生活中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爱人闹得不可开交?别人对餐桌上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可你总觉得某个调料放多了,无法入口。如果有,就充分说明了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能力,那就是顿感力。顿感力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
2007年,陈春从贵州民族学院毕业,带着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她开始和师姐一起自主创业,闯荡社会。时隔三年,自主创业的经历让陈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适合做教育的人。她决定回归大山深处,当一名乡村教师,因为农村的孩子更需要自己。她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将新的教育理念带给山村。2010年9月,适逢县里招教师,经过半年的层层考核,陈春从一千多人中脱颖而出,于2011年3月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走进了
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女士,38岁,患干眼症1年,最严重的是一看手机、电脑双眼就干涩疼痛。  望诊:面色暗黄,眼睛布满血丝,有疲惫之感。  闻诊:语音正常但有忧愁之音。  问诊:述说1年前的某天,同事说有一部电视剧特别好看,于是她便等到晚上11点夜深人静之时看了起来,一集不过瘾看两集,到凌晨3点多才收手。此后每天看4~5集,不到1个月,不仅人变瘦了,面部十分憔悴,关键是眼睛也越来越不舒服。又因近视加散
或许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职业习惯,口气柔和、谈吐慎重,是薛玲玲给我的第一印象,不知不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小时候,每逢假期跟堂弟堂妹一起玩,不管是给他们讲故事,还是给他们辅导作业,薛玲玲时不时就会得到长辈一句称赞,这孩子,讲得真清楚。  高考前,校长来班里做高考动员,薛玲玲向他提了一个问,最近感觉总是睡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巧的是,那位校长刚好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他回答薛玲玲,不要太
2017年1月3日,由中原儿童国学教育研究会与太原师范学院汉字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7年指导性年度汉字发布会在郑州举行。在全国文教界与各大媒体两百多位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中国著名文字学家白双法先生与原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著名书法家王鸿玉先生共同揭晓2017年丁酉鸡年指导性年度汉字:“丽”,寓意新故相推、金鸡报晓、日丽中天。这也是国内外发布的首個2017年度汉字。此前,2015年和2016年指
爱人之前,要先好好爱自己,因为爱自己,才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下是根据世界各地不同专家的研究结果总结出多种保持快乐心情的方法。不妨来看一下,为自己制造快乐源泉。  学做乐天派 乐观是一种后天技巧,学习乐观有很多种方法。你注意过自己的走路姿态吗?很多人都是迈着缓慢的小碎步低头走路的,这样的人大部分很悲观。要改变自己,从走路姿势开始。首先,要糾正自己的身体,昂首挺胸,大步快速地走路。其次,改变自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020年12月8日,盐津二小“浸润经典唱响童年”第三届童心校园小歌手比赛上,来自各个年级的同学们演唱了《童心向党》《我向国旗敬个礼》《红红的太阳》《妈妈和我》等经典歌曲,展现了童心向党,童心向阳的精神风貌。在这所创办不到三年的学校,“童心”一直是校园里的关键词。  盐津第二小学是仁怀市于2018年在原仁怀市第一中学搬迁后的场地上所创办的一所新校,初入校
凌宗伟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做过4年高中教务处副主任、13年高中教学副校长、6年校长,2013年8月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任上卸任,现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语文教师,并在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语文教学主张“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形成了“大气磅礴,细处摄神”的教学风格。著有专著《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
作 者:(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出 版 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學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他创立了相对论,并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只是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本书从爱因斯坦的三个身份:物理学家、犹太人及民主主义者展现了他一生的重要事件。作者参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