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的秉性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麻般的事情,不大。芝麻的身份也卑微,其安身处,多在边缘地带,薄瘠得很,人称“望天收”。
  种植芝麻,在暮春浅夏时分。起初,芝麻苗弱小,看似刚苏醒的草儿,并不惹眼。气温渐渐升高,雨水一场接一场地来。湿热里,其他的农作物蔫巴起来,这芝麻苗却随风偃仰,渐渐挺直腰身滋滋生长,嫩乎乎、绿油油,枝繁叶茂地长成自己的一方风景。
  芝麻长到一尺高左右,开始生出花蕾。随着茎身的伸展,花蕾渐渐密集起来。不经意间,最底下的芝麻花率先开放,白色细长如喇叭,小姑娘似的羞答答,在绿色茎叶之间斜垂着。接下来,其余的花蕾次第开放,渐开渐上,上演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精彩。
  每朵芝麻花下面都藏着一枚芝麻蒴儿,暗青色,呈长四棱形。小孩子到田里割草,看到芝麻即将成熟,就会擗一两个来吃。芝麻蒴儿往往由两瓣儿合在一起,一瓣又有两列芝麻粒,由外壳紧紧地包裹着。吃芝麻时,用指甲抠开外壳,让芝麻粒裸露出来放至嘴边,然后猛然一松手,借助芝麻蒴儿外壳的弹性,就可将芝麻粒送入口中。
  待到芝麻的白花开到头顶时,下端的芝麻叶开始泛黄,随后黄色慢慢向上攀援,黄色叶子越来越多,再由黄转白,直至整株芝麻近乎晶莹透明。叶子脱落后,芝麻就成熟了,要收割了。
  農人常把收割芝麻叫做“杀”或“锁”。此时,芝麻秸尚有绿色,用“杀”字恰如其分。趁芝麻蒴儿尚未张开,不会往外掉芝麻,可“锁”得其时。
  收割的芝麻秸被拉回场地,先束成小捆,再把十几捆戳在一起,搭成一个个“人”字形小柴屋以便晾晒。那可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或围着芝麻秸跑来跑去玩打仗,或钻进芝麻秸里过起“小家家”,时不时还能剥开芝麻蒴儿往嘴里倒芝麻。没晾干的芝麻粒也有香味,吃起来还不油腻。
  在“人”字形小柴屋的下面,大人们早已铺好了塑料布。晾晒上几天后,取来芝麻束,倒置着一一捶打。此时,芝麻蒴儿的口已经充分张开,里面的芝麻黑白分明且已充分干透。轻轻摇一摇,整束秸秆瑟瑟作响,芝麻粒如雨点般落下。
  这情景,让人记起《齐民要术》里的描述:“以五六束为一藂,斜倚之……候口开,乘车诣田抖擞;倒竖,以小杖微打之。还藂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耳。”令人感叹的是,这样的操作方法历经千余年,居然与现在并无二致。
  芝麻分蘖极少,因此芝麻秸直顺。干透的芝麻秸不但踩起来易碎,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是过年踩岁的最好选择。
  万物通灵,植物也有秉性。古人深以为然。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说:“俗言芝麻有八拗:谓雨时薄收,大旱方大熟;开花向下,结子向上;炒焦压榨,才得生油;膏车则滑,钻针则涩……观此数端,可知其性。”
  想想芝麻的一生,这话着实有几分道理。
其他文献
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下雨的天气,很适合品茶,看书?  夏天,总是多雨的。即使不在古人所爱的竹林茅屋里,能在自己的小茶房里也很是满足。雨是米粒般大小,澄澈透明,灰蒙蒙的云向远方的山脉延伸开去,没有夜晚路灯的光亮,显得安谧平静。云雾缭绕间有什么不重要,神仙、妖怪什么的都与我无关,因为这云雾是为我而升起的,不能浪费这得天独厚的时机,饮几杯茶吧。  小茶房,重在一个“小”字。地板是灰蓝色的,清新耐脏又不失典
掉漆的车体,摇晃的铃铛,慈祥的外公,小镇的马路,葱绿的树林,我总在不经意间回忆这些,回忆起那辆大黑自行车……  大黑自行车是外公退伍后,攒了几年钱才买的,买回来他就用塑料条缠上了一些部位,防止掉漆,每天还用纱布擦钢圈,打上油防锈,想象着自己骑上它是多么的洒脱!  母亲说,她是坐着她父亲的黑色自行车长大的女孩。我说,我是坐着外公的黑色自行车长大的男孩。  我第一次见到那辆大黑自行车,就觉得它像一只庞
花样点名  潘 兰    我在点名时经常更换点名的方式.力求让幼儿对点名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的积极性。1.小组式点名:点名前给幼儿一些时间,让他们检查自己小组的出勤情况,在教师点各组组名时由相应组的幼儿回答其所在组的出勤情况。2.轮流式点名:每次点名时由两位幼儿轮流负责,先让他们观察各组幼儿的出勤情况,然后把缺勤小朋友的名字报出来并做记录,其他幼儿检查他们点得是否正确。3.交换式点名:以两组幼儿为单位
经历了报名、体检等一系列手续,终于让宝宝进入了梦想的幼儿园,家长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为宝宝“选班”。家长在选择教师或班级时,有千奇百怪的要求:“要漂亮的老师”“要有爱心的老师”“要达到区(市)骨干等级的老师”“要二楼的教室”“要朝南的教室”……要满足家长不同的需求,同时避免出现选班一边倒,有几个小策略:  1、合理配备班组成员。我们评价一个教师,一般按能力、情感做两维分析指标。同一个年级组中
11月的南京正值秋冬变换的季节,我园就将每年的11月定为卫生保健月。在卫生保健月中。我们将卫生保健的重点逐个突破,实现了卫生保健人人知、人人做的局面。    1 设立以保健室为中心的卫生保健指挥系统。为了保证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幼儿园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中明确“保健老师在后勤园长的领导下,对班级和厨房人员予以指导和督促、检查”,保健老师具有“指导权、决策权、话语权”,让保健老师的工作得到尊
那日风轻云淡,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在玫瑰园里,拿着外婆给我的专属的小弯刀,我安静地除着不入眼的杂草。弯刀虽小,却是沉重,于是我便丢下弯刀直接上手拔。不一会儿我便喜笑颜开,满是成就感看向那一簇杂草空空如也的玫瑰花簇。果然,手虽小却不逊于弯刀,有着大大的力量。我喊着外婆:“阿婆快看,我真厉害,杂草都没有了!”  外婆扯下最后一根固執的野草,转身看着我,她逆着光,头上的银丝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像是生长了一轮
若爱有味,汝以为何?我以为那里面一定有苦的味道。  ——题记  “啪嗒”,瓷碗与桌面清脆的碰撞声在寂静的早晨显得尤为刺耳。无视我皱成苦瓜般的面部表情,爸爸例行公事般吩咐道:“把药喝了吧。”  不知因为什么,近段时间以来,我的免疫力急剧下降,所以每天清晨,爸爸总会递给我一碗中药,以此作为我忙碌一天的开始。  缕缕白气从淡棕色的药液上升腾而起,复又消逝于空气中。丝丝苦味袅袅钻入鼻尖,迫使我那刚冒出头的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模拟练习】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模拟金题】  春天里,万物生长,将积攒了一冬的养分,转化成厚积薄发的力量:一朝迸发,种子能长成清新的模样,那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生命不息的力量;一经点燃,火花竟成燎原之势,那是梦想、信念和执著追求的力量……青春时光里的我们,勃发生长的,不仅是力量,更多的是勇敢、奋发、赶超的精神品格的力量。  请以“春天里,有股向上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思路导引】  1.准确解题,精
“这里有40多吨教材,都是这三四天收来的,全部变废纸了。”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内,有记者采访时发现教材堆积如山,不少教材品相完好,却被全部当成废纸处理。  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仅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全国零售数量为29.30亿册,总计259.89億元。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教科书用量巨大,如果这些书能全部循环使用,能够节省一大笔资金。  事实上,教材循环使用不是新鲜事。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