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

来源 :考试·高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歌鉴赏题要认准设题角度和答题指向,即搞清试题考什么的问题,然后再结合高考诗歌鉴赏题评分细则,就会总结出一些答题规律和方法。
  
  一、学会审题——弄清试题考什么
  
  高考诗歌鉴赏无非按《考纲》从三个角度设题:
  形象 语言技巧 思想感情
  以2005年全国2卷、2006年山东卷、2006年天津卷3个诗歌鉴赏题为例分析设题角度: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006年山东卷)
  (2)“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006年天津卷)“情景”“景象”属于考查形象类。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005年全国2卷)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006年山东卷)
  “心情”“情感”属于考查思想感情类。
  (1)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2005年全国2卷)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006年天津卷)
  “语言”“艺术手法”显然属于考查语言技巧类。
  
  二、答题规律和方法
  
  1、形象类试题解题方法:
  第一:需要准确的翻译解说,该补则补,该调整顺序则调整顺序。
  第二:需要适当的展开想象。
  【例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006年山东卷)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把前两句准确翻译并加以适当的想象即可。
  答: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
      调          补
  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补     补          想象
  通过补、调、想象之后,组成流畅的句子,即为满分答案。
  【例2】“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006年天津卷)
  答:“铃声”代替“驼队”无数铃声:长长的驼队过碛:行进在沙漠上。遥:广袤或无垠样
  想象:长长的驼队形成浩浩荡荡的沙漠之舟。
  通过补、调、想象,再把准确的翻译和想象结合起来,组成表意准确的语句,即为满分答案:
  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思想情感题解题方法:
  第一:通过看诗歌的题目、抓关键词、联想写作的背景、读注解、筛选题干信息等准确理解内容。
  【例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005年全国2卷)
  看题目“冬至夜思家”,知作诗的时间,抓关键词“思家”、读注解“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审题干“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中的‘影伴身”’,可知作者当时应该是“一种旅居他乡思念家人的孤寂心情”。但只能得1分,满分是4分。因为没有对“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的简析。因此,还要根据语境对该句进行简析。
  第二:凡是题干中涉及到“简析”“谈谈你的理解”“怎样”等字眼,解答要求一定是对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简要阐释,它包括“形象的具体再现”、“语言技巧的使用及其作用”、“某一诗句或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等。
  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着抱膝孤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能分析出“抱膝”所表现的神态的,给1分;能写出“伴”字在诗中所起作用并分析的,给2分;能写出“孤寂心情”的,给1分。(4分)
  答案分析:“‘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这一句实际上说出了神态描写,属语言技巧考点。“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一句是对关键词“伴”字在诗中所起作用的分析。
  【例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006年山东卷)
  首先审读题干,明白三个信息:①考查诗歌思想情感内容。②根据题干提示“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可知本诗表现了作者的品性——傲岸之气,或者说明确了答题指向。③“谈谈你的理解”是要求对情感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解释,“傲岸之气”告诉我们情感内容“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是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为什么是这种情感内容”。
  解释什么是“傲岸之气”,即对“傲岸之气”的内容要充实。先按照解题的第一方法:抓关键词“不解”为“不自意”之义,为傲岸之气的表现,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不解”的是“风水”,“卧听”的是“瀑布滩雷”,是写对自然界大风大浪的无所畏惧。读注解可知作者仕途坎坷,因此文中“风浪”也暗指社会风浪、政治风浪。由此什么是“傲岸之气”,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再根据解题的第二方法可知情感内容涉及到语言技巧、形象等。三四句表达了情感,一二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标准答案: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3、语言技巧题解题方法
  第一:运用术语准确说出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
  第二: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解说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
  【例1】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2005年全国2)
  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诗人的“思家”之情。(3分)能写出“想像”之意的,给1分;能具体描绘出想像画面的,给2分。②诗的语言质朴无华。(1分)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分析:本来自己想家,却遥想家人谈论自己,想象奇特,情意深切有致。
  首先能准确写出表现手法——想象,其次,因题干中有“怎样”二字,这就要求有对表现手法涉及到的具体内容的解说,即想象的画面。
  对语言风格的表述,要力求用术语准确概括。倘若需要简析,要例举诗的词句阐释。
  【例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006年天津卷)
  标准答案: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答案分析:表现手法在题干中已告诉我们,只要求我们把表现手法涉及到的,具体内容稍微细化一下就可以了。即将衬托对比与诗歌的内容对应列举,将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区分开来,答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审稿:刘起增编校:王芳)
其他文献
ABT生根粉是一种新型复合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补充外源生长素,而且能促进内源激素的合成。研究ABT生根粉在肥料中不同浓度的添加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差异,探索了ABT生根粉
笔者根据近几年双语教学实践对开展《仪器分析》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我校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了阐述,并对现阶段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高三这一年,不管你做何打算,或者没有任何打算,高考总将如期而至。与其因毫无准备而仓促被动,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理一理,认真策划这一年。因为,策划高三,也就是在策划成功。有道是:“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千真万确。
期刊
“一个好的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开学伊始,又一批学子步入高三。在这样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如何快速适应高三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呢?如何走好第一步,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呢?这里有钥匙。请自己打开完美高三的大门吧。  第一把钥匙: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要正确评价自己,进行自我定位。正确评价自己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评估一下自己自身的成绩水平以及各科成绩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从而对自己
期刊
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作者以本校开设的环境化学课程为例,从学生角度提出该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
本文研究了生物基增塑剂对聚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增塑剂可以延长聚脲的操作时间,降低聚脲的黏度,提高聚脲的耐水性能,通过与传统增塑剂对比,生物基增塑剂比传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丙烯酸和四氢糠醇为原料,在反应精馏装置中进行直接酯化反应,制备丙烯酸四氢呋喃酯。该路线废水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炎热的暑期到了,怎么样愉快地渡过假期,还有不少科学道理。下面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别以为放假就可以睡懒觉了,这是影响身体健康的。先谈作息时间,有规律的起居是人类长寿的秘诀。我们的祖先早有精辟论述,《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虽然成编于战国时代,但从其内容来看,反映出它是一部很多医学著作的汇编。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就指明夏季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万物生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