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需久久为功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乡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特色产业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精心培育,依靠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拧成一股劲,合力让一个个“土特产”闯出了名堂。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当前,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但应注意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急于求成,难免会出现片面追求规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只有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让乡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在打造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当前,一些地方的乡村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较短,市场竞争力弱。接下来应瞄准薄弱环节,加快乡村产业提档升级。让“一产”优起来,多在生产绿色优质产品上做文章;让“二产”强起来,推动科技创新,引进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让“三产”旺起来,加快传统农业与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等深度融合。实践证明,只有在产业规划、龙头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打造出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链,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补上产业发展短板。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资源要素短缺,发展产业要补的课不少。对于脱贫村,应加强产业后续扶持,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扶上马再送一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不少乡村在冷链物流、现代营销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精準施策,持续补上影响产业发展的弱项。
  乡村产业振兴,重在农民受益。一方面,发展产业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多让农民参与决策。另一方面,各地应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示范带动等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探索牦牛miR-652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潜在的作用机制,试验从miRbase数据库中下载已有物种的miR-652序列,与牦牛miR-652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保守性,利用Targetscan软件预
TLR4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可选择性地识别病原微生物而启动天然免疫,在宿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山羊TLR4基因与多种疾病相关,然而,目前
摘 要:积分制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已在全国一些地方试点并推广。充分认识积分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理与实现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基于治理现代化视角,本文从治理主体创新和制度、机制、体制创新两个层面剖析了积分制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根据宁夏新旗村典型案例,积分制通过拓展评价内容、创新运作机制、健全工作体制开辟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青春期的长短和机体发育水平对动物的生产力有很大影响。缩短青春期、提高初情期繁殖轴器官发育水平以及优化幼畜出生日期等对提高动物的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KISS1R基因及
摘 要: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亿左右贫困人口顺利完成了脱贫任务。到2050年,我国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两大战略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如何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了当前衔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以期对我国“三农”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E类放大器是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系统中常用的高频电源,其开关效率是评价WPT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指标。针对E类放大器中开关器件的效率和电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材质孕酮阴道栓(海绵栓和硅胶栓)对湖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以便为肉羊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试验以997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无繁殖疾病的湖羊为研
发展肉牛养殖能够打通种植业和养殖业甚至加工业的产业链条,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因此肉牛产业成为我国多地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国家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为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西藏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周岁体重相近(154.8 kg±13.6 kg)且健康无病的牦牛2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
摘 要: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必须毫不动摇地走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确保党执政根基稳定。现今,仍然要认真分析,加深对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解,把其放到实践中,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性,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密切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