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方法论:从形式主义方法谈起——专访陈平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起流行于西方的形式主义影响了当时整个人文科学领域,时至今日也仍然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陈平教授一直以来关注美术史学史及艺术方法论问题,他从形式主义方法入手,对美术史研究和写作中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关于艺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研究,现在仍然是美术史写作的基本方法.尽管传统形式主义方法对后现代一些作品的解释是有限的,但风格是一种普遍的、真实的现象,形式分析作为一种工具,也仍是有用的.同时,陈平对美术史写作方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认为我们要了解方法论,又不能拘泥于方法论.
其他文献
夏日如春时,盛世闻花香。迈步新起点,启航新征程。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8日牡丹江市教育教学学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隆重召开。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长张大伟,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开忠,市教研院党委书记、院长万炳月,市教育教学学会会长芦凤燕出席会议。各专业委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190余人参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直播形式。
本文以个人社交媒体instagram中标签为“阿那亚”的网络公开图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定位于当代媒体环境,分析阿那亚的图像传播过程。文章试图厘清建筑开发商、建筑师与消费者以图像建构舆论、空间与自我的不同诉求及其实现途径,借此批判性地审视建筑图像在资本环境中的作用、意义与潜力。
本文对俞剑华的美术教育思想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其“重视写生”“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万”的要求依次进行了揭示和分析,就具体案例阐释其思想与当代美术教育的关联性,并以后来“俞剑华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为例,综合研究其美术教育思想。
本文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两幅肖像画作品《吉内薇拉·德·班琪》和《蒙娜丽莎》置于佛罗伦萨肖像画的发展史中来考察,揭示其在1470—1530年佛罗伦萨肖像画的形式演变与种类创新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苏汉臣是北宋末与南宋初“院体”画院画家,其在婴幼题材人物画上造诣颇高,也因此享誉画史。本文通过其著名“风俗”画意题材作品《秋庭婴戏图》背后所折射的画意情状,探析苏汉臣这位“南渡”画家在时代变迁下所进行的“独特”艺术题材创作,进而对美术史产生诸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