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MFe2O4(M =Ni,Zn)氧化物表面的电子能谱

来源 :光谱实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MFe2O4 (M=Ni,Zn)立方尖晶石粉体,分别用XRD、XPS等手段对所合成样品的相结构、表面元素状态进行了表征.Fe2p、O1s的XPS分析表明,氧化物表面存在Fe2+及吸附态氧物种,氧空位的存在是形成反式尖晶石结构所致.
其他文献
采用TG-DSC分析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二水草酸钴在氩气中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热分解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在150~275℃之间二水草酸钴失去结晶水,然后在27
制备了表面修饰2,6-二氨基吡啶试剂的新型复合磁性Fe3O4纳米粒子,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其对水中Cu2+和Zn2+等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
选用色谱柱:Aglient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以乙腈∶0.01mol/L磷酸氢二胺溶液(磷酸调pH 7.0)=30∶70(V/V)为流动相。根据所检测到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并与对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仪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石油类标样,对日常考核、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WO3负载量不同的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考察了ω(WO3)和工艺条件对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应用穷举法研究了圈与n阶完全图、圈与圈构成冠图的第一类弱全染色,得到了其第一类弱全色数.
依据群论与量子理论研究了C2+4分子的T2⊙t2系统的杨-泰勒畸变与各向异性现象.研究表明,C2+4分子的电子基态具有Td群下的E、T1或者T2对称性,C2+4分子-共存在3种不同的声子态a
采用直接合成法用牛磺酸和2-吡啶甲醛合成牛磺酸Schiff碱,并以此为配体合成La(Ⅲ)的配合物,同时对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摩尔
本文简要介绍了Bs达1.8~1.94T并且工作Bm达1.5~1.7T时的铁损优于细畴高取向硅钢的Fe-CuSiB(P)系Fe基纳米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合成了新型配合物Pd(Ⅱ)苊醌缩氨基硫脲,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