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走向世界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庆祝百老汇传奇艺术家桑德海姆九十大寿,百老汇在线于2020年4月26日举办了一场名为“带我走向世界——桑德海姆九十岁生日庆典”(Take Me to the World-A Sondheim 90th Birthday Celebration)的特别音乐会。本场演出众星云集,包括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伯纳黛特·皮特斯(Bernadette Peters)、帕蒂·卢波恩(Patty Lebone)等知名人士相继亮相,献上各自的精彩表演,并分享在桑德海姆作品中展现出的对于人类个体所要面对的困惑与煎熬时不可遏制的同情与清醒的认识。
  每一个曾出演过桑德海姆作品的演员都表达了桑德海姆和他的作品对于自身的影响。桑德海姆如灯塔一般,通过自己无限的创造力,将音乐剧的魅力播种在每一个美好善良的心里。他写出了每个人想写的東西,他表达了每个人无处躲藏、亟需表达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渴望相信而且为之而活的根本。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轻而易举地填补了每个人内心的缺口,将阳光照射进黑暗之中。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天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艺术的滋养,需要通过艺术作品唤醒人类精神无与伦比的力量。而在桑德海姆的作品中,我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方栖息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桑德海姆进入他创作的辉煌时期。由他本人作词作曲、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担任导演、改编自乔治·福斯(George Furth)的十一幕实验性短篇舞台剧《陪伴》(Companion)出现在世人面前,给音乐剧观众带来从未体验过的观剧感受,桑德海姆也凭此剧收获名与利。最重要的是,这部剧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独属于桑德海姆的个人风格,并开垦出概念音乐剧美学理念,进一步确定了概念音乐剧在美国音乐剧版图上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桑德海姆九十岁生日庆典特别音乐会宣传海报

  在人物角色的选择上,桑德海姆的作品总是偏爱人格中出现问题的、自相矛盾的,但竭尽全力去了解自己、解决人格缺陷的这一类人物。在人物的塑造过程中,他通过复杂深入的歌词与音乐去表达人物的精神心理深度。作品的主题没有不切实际的虚空与矫情的浪漫色彩,而是对于现实问题冷静、清醒的认识与反思。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从来不刻意制造一种虚幻不真实但讨巧的浪漫,而是以一个外科医生一般将所有问题精确地切开暴露出来,带着爱与理性去面对人性的缺口并解决问题。这样的音乐剧作品给美国音乐剧带来了充满理性与智慧的属性。那种大众喜爱的大团圆结局,在桑德海姆的作品中是无处可寻的。
  《陪伴》不同于传统百老汇叙事音乐剧的叙事结构与表现手段,不做线性叙事,而以主人公罗伯特(Robert)一个人物串起所有的线索,通过他拜访参与到每一组朋友的婚姻家庭生活,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探寻婚姻与爱的意义。故事从朋友们想象中的单身黄金汉罗伯特三十五岁的生日派对开始,亦是从主人公未露面的三十五岁生日派对结束。坚定的黄金单身汉罗伯特思考着他的未婚状态,在整个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的晚餐、派对甚至婚礼过程中,他的朋友们——“那些善良而疯狂的已婚朋友”,五对已婚夫妇以及他交往过的三个女朋友交叉式地登场。已婚朋友们用自身经验向罗伯特解释着婚姻的所有可能以及婚姻的真实,对于三个女朋友的体验式回忆让罗伯特再次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惯于单身的罗伯特不得不质疑起自己对单身的执着是否有意义。作品的结尾以罗伯特的一首独唱《活着》(Being Alive)结束了这趟充满挣扎与成长的旅程。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2014级毕业大戏Companion

  《陪伴》所要探讨的不是告诉观众婚姻的典范应该是什么样的。相反,无论是戏剧结构设置还是歌词表现手法,均打破观众的审美习惯,通过间离的表现手法,将婚姻与爱的真相一步步地剥离出来。罗伯特和他的这些已婚的朋友们在一起,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一个旁观者。他以这样的身份参与到了对婚姻与爱的重新思考中。他从一个迟迟不肯进入婚姻关系,对于爱充满不确定性与模棱两可的矛盾心理的人,最终认清楚婚姻的实质与爱的意义。
  在整部作品中,桑德海姆用了三首不同的歌曲铺垫出罗伯特寻找答案的过程。《有人在等待着》(Someone is Waiting)揭示了罗伯特还未成熟的自我人格,他十分渴望爱,将爱情的占有与幻想作为自己的期待。但他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个人的孤独和空虚并不能寄托于别人,个人的存在不能仅依靠别人的爱。《我们试着结婚吧》(Marry Me a Little)暗示了罗伯特逐渐放下了自己的恐惧,可以接受在婚姻和自我之间如何通过相互的沟通与信任找到一种相处的平衡。《活着》中,罗伯特在亲密关系的跌跌撞撞里最终完成自我人格的成熟。他接受了婚姻本身的真实,更是接受并清楚地认识了自己。
  认清楚人类需要爱与被爱的本身亦是证明生存价值的本身,爱是带有动力性的决定,是灵魂上彼此的需要与实际行动的付出,而努力的过程实则是实践人生意义的过程。主人公罗伯特在经历了数次感情里的跌跌撞撞,看到了婚姻的真相后,在最后一首独唱中彻彻底底地剖析了自己的内心。整个唱段如戏剧独白般具有鲜明的层次,主语从“你”到最后一段换成“我”,一步步地让角色进入自己的意识,从客观到主观的角度彻底理解婚姻、爱、责任、付出,以及活着的价值存在。观众也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介入到角色的情境中,利用想象与思考理解这一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反观自身。   《陪伴》再次思考了浪漫主义的爱情至上和所谓的理想的婚姻社会范式的真相。在这一点上,桑德海姆带着他创作的习惯——作品时而冷嘲调侃,时而客观冷静,但又充满着悲悯的善良与渴望爱的诉求。人物在这一趟旅程中最终明白进入婚姻实则是两个人对婚姻这种生活形式的高度认同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人类已经对于社会封建范式的婚姻模式产生反思,两个人的結合并不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生儿育女。人们渴望结婚,是因为婚姻这种形式充满了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其实就是让人类探索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婚姻的制度保护下究竟能达到多么深度的连接。这种连接是两个人兼容和谐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虚幻化的浪漫。爱情最终是在婚姻制度的培育下实质化、具体化。
  主人公看到一对对的婚姻生活,看到自己的恋爱生活,也明白爱情迟早会在一日复一日的熟悉中变得平淡,但是从爱情走向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双方在相互去爱的过程中产生了深植于内心的深度连接与认同感,明白了灵魂上彼此的需要。而这也是罗伯特最后一首独唱《活着》探究的答案,是最珍贵并无法被替代的婚姻与陪伴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中国的八零后包括九零后迎来了离婚潮。根据民政部公示的数据显示,2019年离婚比率高达43.8%。这次的疫情更是放大了婚姻的真相,疫情之后,结婚率创新高,离婚率更是。这种高离婚率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容小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是每一个人需要郑重思考的。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尽相同,但在面对婚姻这一课题时,每个家庭与个人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与需要的智慧。婚姻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这段关系里生成出新的角色,《陪伴》中所体现的主题概念在今天依然有无限的空间去探索。
  通过《陪伴》这部作品,我们能看出概念音乐剧在当今社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概念音乐剧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有些许陌生,大部分的音乐剧观众对于百老汇黄金时期的作品较熟悉,如《窈窕淑女》《旋转木马》等。这样的作品一般都有较完整的线性故事情节脉络,表演者通过扮演人物去推动情节发展。但是在概念音乐剧中,结构有了变化,作品不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采用了非线性结构,而这个结构统一在具体作品的概念主题的情境中。人物角色具有更多的功能性,不仅仅是为了塑造饱满的性格,而是运用人物角色和歌曲对作品概念性的问题表达态度以及进行具体的评论。
  桑德海姆对于音乐剧的影响是他为美国音乐剧创作开辟了另一方天地,一种定义为“概念音乐剧”类型的音乐剧形式,而这种形式又一次为美国音乐剧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赋予了音乐剧表现形式的无限可能。最后,感谢桑德海姆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思考,愿桑爷爷平安顺遂。
其他文献
二胡艺术是在近代发展中最为活跃、最为成功的现代化中国器乐艺术形式之一。它原来在戏曲中仅作为伴奏乐器之一,而且它的作用可能不及胡琴家族的其他兄弟,如京胡、高胡、板胡甚至马头琴和坠胡等。因为这些乐器在各地方戏曲中占据着主弦的地位,如京胡在京剧、板胡在秦腔、高胡在粤剧等,黄梅戏中用的主弦也不是二胡。另外,二胡在昆曲、江南丝竹等传统音乐体裁中也不是主弦。二胡获得发展得益于它较早的乐器改革,周少梅和刘天华扩
期刊
近年来,红起来的国产剧不少,但真正在人气与品质方面双丰收,叫好又叫座的,就实在非常有限了。也正因为如此,2020年6月播出的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红,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剧。早在播放之初,就已经有颇具影响力的公众号指出,虽然2020年刚刚过半,但目测该剧斩获“年度最佳国产剧”的称号,已是无多少悬念的事了。  一部杰出的电视剧,配乐往往是不容忽视的一环,《隐秘的角落》也是如此。“能来点阳间的音乐吗?”
期刊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被公认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黄金年代”。当时的琴坛大师辈出,且大多身怀绝技。他们以各自非凡的艺术魅力使乐迷们为之倾倒,共同谱就了一段辉煌的琴史。其中,又有一位大师尤其受到同行们的敬重,被誉为“钢琴家中的钢琴家”,他就是美籍波兰裔钢琴家、作曲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1870—1938)。同行心目中的大师  戈多夫斯基儿时的成长经历很是艰辛。在
期刊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人们祥和的太平盛世炸得粉碎。战场上无数鲜活的生命无异于一只只死去的蝼蚁,曾经怀着满腔热忱的士兵,如今却一一化作孤寂与凄凉。战争是刚强与懦弱、正义与罪恶、仁慈与残暴、理智与疯狂的对抗,历史性的浩劫把世界捶打得千疮百孔,并在西方的文化地图上建筑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分水岭。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为逃过了这场腥风血雨的灾难而感到庆幸。但每一个经历过这一兵荒马乱岁月的人,必然不
期刊
作为二十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文学批评家,萨义德的大名如雷贯耳,但很少有人关注到他的乐评。他为杂志撰写音乐专栏多年,最终结集出版了他唯一的一本乐评集《音乐的极境》。在这本书里,他打通了音乐、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的学科壁垒,重新定义了何为真正的乐评。  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音乐的极境》中文版译者庄加逊,以及国内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曹利群,一起就这本书展开一次对谈,一次沿着萨义德的方向探寻音乐极境的
期刊
如果说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类的情感,那么音乐作为一种时间的艺术,无疑是最强烈、最难被语言驾驭的一种形式。伟大的旋律能直击人心,绕梁三日而不绝,或如异乡重逢,让精神片刻回归故土。尽管音乐与情感最能共通,你却很难讲述出心中的乐章。如格言所云:“文字穷尽之处,便是音乐开始之处。”音乐支配着你的是各式各样油然而生、说不尽道不明的感受,带你飞翔到意识遥远之地。  被一段旋律击中的体验,正是《音乐迷醉指南》一
期刊
布鲁赫(Max Bruch,1838—1920),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出生于德国科隆,早年跟随钢琴家、作曲家费迪南德·席勒学习音乐。九岁时,他写了第一部作品当作给妈妈的生日礼物。自此之后,他对于音乐的热情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他创作了许多小型作品,包括贊美诗、圣咏歌曲、钢琴曲、小提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以及管弦乐作品。然而,这些作品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存了下来。  布鲁赫的音乐结构复杂、严
期刊
启蒙  在我的记忆中,读大学之前,由于“文革”十年的文化禁锢,我几乎没有欣赏过西方古典音乐,听得最多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等几首电影插曲与《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等几个样板戏中的音乐。还有就是在读小学四年级时,不知什么原因,学校老师忽然让我们学唱《毕业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文革”以前的革命歌曲。我接触到西方古典音乐,还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毛昭晰  197
期刊
波兰作曲家潘德雷茨基去世  作曲家潘德雷茨基于2020年3月30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潘德雷茨基1933年11月23日出生于华沙以南约三百公里的登比卡。他在克拉科夫学习作曲,他最早的作品曾获得波兰作曲家联盟的奖项。1960年,潘德雷茨基凭借为五十二件弦乐器创作的《广岛受难者挽歌》一举成名,后来他的创作风格走向多元并采用了有调性音乐。在《第二交响曲(圣诞节)》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中,他使用了晚期浪
期刊
当被问及哪个乐器可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精髓时,你内心呼之欲出的答案是什么?是被视为教堂音乐灵魂的管风琴,还是乐器之王羽管键琴,抑或是流传千古仍未褪去色彩的提琴家族?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翻阅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篇章,我们便不难发现每一本历史书籍几乎都记载着演奏通奏低音和音乐会独奏的主要乐器——羽管键琴。  巴洛克时期,提琴的技术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