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印迹法在实验大鼠汉坦病毒监测中的应用及与间接免疫荧光法之比较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汉坦病毒汉滩株(76-118)重组核蛋白作为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以下简称WB)的诊断抗原,用于实验感染大鼠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同时与用汉城株(SR-11)感染的Vero-E6细胞作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下简称IFA)进行比较。WB法对3/4标本在大鼠接种病毒后第3天测得血清IgM阳性,而IFA法仅1/4标本出现阳性,IFA效价为1:5120的血清,WB效价为1’:40960,且在血清1:10稀释时反应带亦清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64份大鼠血清。甩IFA法,44份(68.8%)出现类似阳性的荧光颗粒,而用WB法测定,无特异的反应带出现。非感染Vero-E6细胞作IFA抗原,30份(46.9%)与正常细胞抗原有反应,此结果表明WB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均高于IFA法。IFA法中的非特异性反应系血清与细胞成份之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睾丸内注射法pEGFP-N1在精细胞的整合和在早期胚胎中表达.方法选择4头本地山羊,双侧睾丸注射不同剂量质粒DNA pEGFP-N1,注射后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pEGEP-N1在精子
目的研究成年昆明种小鼠对实验感染人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敏感性.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A组人Wa和恒河猴SA11株RV感染成年昆明种小鼠,观察小鼠的临床反应和排毒情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