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兴体育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对具体理论知识无法理解这一问题,并且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卓有成效。因此,本文首先对游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做出概述,其次归纳当前游戏教学法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运用策略。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小学体育 教学误区 运用策略
  1.相关概念论述
  1.1体育游戏之概念。
  体育游戏一般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方式,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强娱乐气息与教育意义的一种体育活动。
  1.2体育游戏之特征。
  其一,趣味性。作为游戏的一种,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往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主张尽可能让游戏参与者享受轻松、自由、平等的游戏过程,将注意力集中于游戏过程中的乐趣,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
  其二,竞争性。与其他游戏相同,体育游戏需要以结果结束,必然涉及竞争。但是,与其他游戏有所不同的是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变通性,能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所以在游戏最后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结果,为游戏参与者提供多种可能性。
  其三,变通性。体育游戏的变通性主要体现在游戏要求、游戏规则、游戏场地及游戏器材等多方面都可根据体育教学具体内容制定,以适应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其四,自主性。与其他游戏相比,体育游戏更注重过程,更希望达到一种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的目的,并不太注重最终结果。因此,在体育游戏进行过程中,参与者能充分发挥自主性,选择游戏方式,享受游戏主人的感觉。
  2.当前游戏教学法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已经开展了较多游戏,教师比较注重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但是,在运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削弱教学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2.1存在滥用游戏的现象。
  虽然体育游戏并不注重结果,旨在让学生享受游戏过程,但并不表示在使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忽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当前体育教学中,教师存在滥用游戏现象,将一些锻炼价值并不大、难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相符、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联系并不紧密的游戏反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法参与游戏、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将一些适宜高年级学生的游戏放到低年级进行,把低年级的放到高年级。
  2.2体育游戏逐渐竞技化。
  通过上文论述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的最终目的并非实现参与者之间技能的竞争,而是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实现体育教学课程目标。但是,当前一些体育老师出于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目的,更乐意选择开展竞技类体育游戏。例如,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跑得最快、跳得最高等。这样一来,实际上违背了体育游戏的初衷。
  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恰当选择体育游戏,确保参与效果。
  第一,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征、体育教学任务,以此作为体育游戏选择标准。对于低年级体育教学而言,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且低年级学生在认知水平、关注度、抽象思维等方面尚未发展完善,更容易对颜色鲜艳、新鲜活泼的事物产生关注。教师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一些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规则较为简单、具有故事情节的游戏进行体育教学。例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都很适宜低年级学生开展。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则是提高学生灵敏度、协调能力与综合活动能力等,教师选择体育游戏时要考虑这一系列因素,确保游戏选择的合理性。例如,由于低年级学生腿部力量不强,不宜做“火车赛跑”这类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的游戏。
  第二,对于同一游戏,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开展要求及效果应当有所不同。有时候,不同年级学生可能会开展同一个体育教学游戏,虽然游戏形式相同,但是教师要对游戏要求、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
  3.2尝试体育游戏改编与创新,增强游戏的新鲜感。
  小学生的天性是喜欢参与游戏,但其兴趣转移很快,若体育教学游戏长期保持单一、枯燥的模式,学生会逐渐对其失去参与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增强游戏的新鲜感。例如,在开展贴膏药这一游戏时,一般将男学生、女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分别进行游戏。这样一来,如果参与游戏的次数较多,那么学生会觉得毫无新鲜感可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男女混合为一组,让一名学生追两名学生,或者两名追一名,以此对游戏进行改编,增强新鲜感。
  4.结语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潜力巨大,教师应当在对所授班级学生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游戏方式,运用游戏教学法。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改进、完善,为小学体育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滕达.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2):28.
  [2]李海中.小学体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杂志,2009(04):6.
  [3]董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小议[J].山东教育,2008(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天下之事,要做于细”,对于武术运动来说基层教学就是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因此,基层教学至关重要,而基层教学中,青少年环节是重中之重。为使其问题为大家重视和了解,进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能够让武术运动更好的发展。因此,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撰写此文。   关键词:青少年 基层武术 教学现状    1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渐被取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变革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并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的要求
摘 要:本文把影视作品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优势互补,让影视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帮助创设教学环境,提供教学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影视作品 语文 应用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引进来作为一种教育的超文本形式进入课堂,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有关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使
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各种各样的学生都曾遇到过。一些学生在心中始终忘记不掉,其中有不少是所谓的问题生,同时,也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和思考。  问题生一:李晓阳(化名),这是一个极难教育的学生,从东北转入老家,父母离异,家中的爷爷已过花甲,他曾经只身去东北找他的父母,然而,他的父母对待他不好,又回到老家来上学。  这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学生,父母对于他已无所谓了,他连死都不怕。一天,一个高年级的霸王要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两案合一,先学后教,强化运用”的课堂教学策略。实践、探索二年,学生成绩优异,语文学习习惯好,自主学习能力强,真正达到了“
文[1]给出了不等式:已知x,y,z∈R+,m∈N+.求证:x/mx+y+z+y/x+my+z+z/x+y+mz≤3/m+2.rn文[2]给出了不等式:已知xi>0(i=1,2,…n),k<1,求证:rnn∑i=1 xi/x1+x2+…+xi-1+kxi+xi+1+
摘 要:论文针对如何促使高中数学教学高效之问题,对如何培养思维品质,使教学高效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思维品质;特点;探索;教学;高效  一、以“發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思维灵活性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比较重视集中思维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所必须的,也是迎接信息时代、适应未来生活所应具备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语文就其学科本身特点就有内在魅力,语文教师凭借教材的特点与自己的文学修养、渊博知识及高潮的教学艺术,将生动有味的语文教学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的遨游。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修养 教学艺术    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