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吸纳:理解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新视角——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田野调查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政策吸纳,使得农村低保政策变成政策配角或政策便车,从基层政府的角度解释政策吸纳的发生。一方面科层体系内部的行政压力构成基层政府整合政策的推力,另一方面农村低保政策自身特性所产生的政策异化收益形成基层政府整合政策的拉力,双重力量共同促使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具体而言,政策吸纳导致政策对象评选标准泛化、政策资源严重稀释、政策目标彻底异化,使得低保政策的底层实践与中央层面的政策意图彻底分裂。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基层政府转换政策执行思路,在执行政策时平衡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发展目标,明确国家政策的原则与底线,从而维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正性与合法性。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同性恋/男男性接触者(MSM)网上接触的平台——同性恋网站,为开展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网上观察法调查同性恋网站,并填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1.27亿,跨省流动人口达6000万,
目的探讨自尊、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自尊等量表对186名居住于北京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3次问卷调查,每3个
博士后是我国高层次人力资源,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工作站的设立,促进了我省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快了企业创新,在'科教兴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博士后
在精准扶贫和技术治理背景下,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日益技术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但仍然发生异化,具体表现为“合法证明”下的欺瞒保、程序正义上的人情保、维稳目标下
通过对现代信息资源特点和高校文献课内容的分析 ,对网络时代文献课的变革和调整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