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同学在语文学习和写作中,对数字的用法不重视,或不明白数字在汉语中的具体用法,常常把该用阿拉伯数字汉字的写成了阿拉的写成了汉字,或将要用汉字的写成了阿拉伯数子,造成了一些错误。
一、概数错用阿拉伯数字
相临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也不得用顿号隔开。如:7、8年没见面,他的变化太大了。“7、8年”应改为“七八年”。
二、约数错用阿拉伯数字
约数有两种情况。凡是带“几”的,必须用汉字,其他用“多、余、左右、上下”等来表示的,则必须视上下文而定,以局部体例的统一为原则,一般也以汉字为宜。如:拣了大半天,他才拣了20几斤花生。“20几斤”应改为“二十几斤”。
三、错用汉字表示世纪和年代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以及时、分、秒,这一个完整的时间系列,都应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二十世纪”应改为“20世纪”;“七十年代”应改为“70年代”。
四、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农历月、日
凡是中国干支纪年和农历月、日,都应该使用汉字。如:今天是农历9月9日,也就是重阳节。“9月9日”应改为“九月九日”。如“己亥年六月九日”,也不能写成“己亥年6月9日”。
五、已定型的词或短语中的数字错用为阿拉伯数字
已经成型的词或短语、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都必须用汉字。如“十月革命”不能写成“10月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能写成“25000里长征”,“第三世界”不能写成“第3世界”,“八国联军”不能写成“8国联军”。
六、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错用为阿拉伯数字
凡是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中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都不应该与公历混用,即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可以按传统的汉字表述,并用阿拉伯数字作括注公历。如“庆历4年”应改为“庆历四年”。
七、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星期几
如:今天都星期6了,他还没有回来。“星期6”应改为“星期六”。“星期六”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六”在这里是一个语素,作为语素的“六”。必须使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编辑 成自来)
一、概数错用阿拉伯数字
相临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也不得用顿号隔开。如:7、8年没见面,他的变化太大了。“7、8年”应改为“七八年”。
二、约数错用阿拉伯数字
约数有两种情况。凡是带“几”的,必须用汉字,其他用“多、余、左右、上下”等来表示的,则必须视上下文而定,以局部体例的统一为原则,一般也以汉字为宜。如:拣了大半天,他才拣了20几斤花生。“20几斤”应改为“二十几斤”。
三、错用汉字表示世纪和年代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以及时、分、秒,这一个完整的时间系列,都应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二十世纪”应改为“20世纪”;“七十年代”应改为“70年代”。
四、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农历月、日
凡是中国干支纪年和农历月、日,都应该使用汉字。如:今天是农历9月9日,也就是重阳节。“9月9日”应改为“九月九日”。如“己亥年六月九日”,也不能写成“己亥年6月9日”。
五、已定型的词或短语中的数字错用为阿拉伯数字
已经成型的词或短语、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都必须用汉字。如“十月革命”不能写成“10月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能写成“25000里长征”,“第三世界”不能写成“第3世界”,“八国联军”不能写成“8国联军”。
六、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错用为阿拉伯数字
凡是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中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都不应该与公历混用,即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可以按传统的汉字表述,并用阿拉伯数字作括注公历。如“庆历4年”应改为“庆历四年”。
七、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星期几
如:今天都星期6了,他还没有回来。“星期6”应改为“星期六”。“星期六”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六”在这里是一个语素,作为语素的“六”。必须使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编辑 成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