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档案整理方法刍议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档案是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載体的历史记录。笔者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依据两年的扶贫工作实践,结合扶贫档案资料产生的来源、种类、特点等特征,对县、乡、村三级的扶贫档案的分类、归档范围、整理方法、保管期限等略作论述。
  1 扶贫档案的种类划分
  在整个精准扶贫工作运行中,从中央到村,都会产生很多档案资料,本文对中央、省、市级扶贫档案不作论述,仅对县、乡、村三级在扶贫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进行调研与解析。
  1.1 产生扶贫档案资料的主体。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为做好扶贫工作,该县成立有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属于领导机构,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十多个,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属于日常办事机构,工作中的文件来源多数是扶贫办或各个成员单位部门,但基本上都是以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或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的名义下发的。由此可见,就县级来看,产生扶贫档案材料的主体是: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下属的县扶贫办及各个成员单位。乡(镇)政府亦设有乡(镇)扶贫攻坚指挥部,负责全乡(镇)的扶贫攻坚工作,在整个扶贫攻坚工作中,也会产生各种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扶贫档案。村级也设有扶贫攻坚指挥部,在整个扶贫攻坚工作中,同样也会产生各种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扶贫档案。因此说,精准扶贫档案在县级(含县级)以下可以分县、乡、村三级整理、分别保管。
  1.2 扶贫档案资料的种类。在整个扶贫工作中,既有国家、省、市下发的文件材料,也有县、乡、村三级产生的文件材料;既有扶贫工作计划、方案、总结等,也有各种扶贫统计报表;既有扶贫资金使用方面的文件材料,也有扶贫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的文件材料;既有纸质载体的档案材料,也有声像、电子等特殊载体的档案材料;既有综合性档案材料,也有特指性文件(主要是针对贫困户或者贫困户个人的文件材料)材料。从不同载体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纸质类档案和特殊载体类档案。在纸质档案材料中,按照档案材料形成的性质来划分,可以再划分出项目类和会计档案类,其余的各种档案材料,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和一户一档类。由此可见,县级扶贫档案的种类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类、项目类、会计档案类和特殊载体类四个类别;乡级扶贫档案的种类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类、项目类、会计档案类和特殊载体类四个类别;村级扶贫档案种类可分为综合管理类、项目类、特殊载体类和一户一档类四个类别。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乡级扶贫档案中,完全可以把村级扶贫档案的一户一档类,作为备份保存在乡级扶贫档案中,也就是说,乡级扶贫档案可以是四类,也可以是五类。
  2 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
  2.1 综合管理类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
  2.1.1 县、乡两级的扶贫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①上级部门制定的扶贫政策性文件材料;②上级领导到本级检查、视察精准扶贫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③本级成立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及其责任分工的文件材料;④本级精准扶贫工作中召开的各种会议性材料,包括领导小组会、党组会、办公会、联席会等各种会议产生的纪要、记录、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等;⑤本级精准扶贫工作中产生的业务性文件材料,包括政策性和业务性的计划、总结、实施方案、统计、意见等文件材料以及向上级部门的请示和上级的批复等;⑥表彰类文件材料;⑦扶贫资金、资产管理等文件材料,包括资金使用、资金落实等方面的文件材料;⑧本级精准扶贫培训方面的材料;⑨督导、督查方面形成的材料;⑩下级报送的各种文件材料。
  2.1.2 村级扶贫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①上级部门制定的扶贫政策性文件材料;②上级领导到本级检查、视察精准扶贫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③本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召开的各种会议性材料;④本村在精准识别当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⑤本村在精准帮扶当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帮扶工作计划、规划、总结、各种统计报表等;⑥本村在精准脱贫当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
  2.2 特殊载体类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分以下四个方面:①上级领导到本地检查、指导扶贫工作的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数据等材料;②本级在扶贫工作中产生的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数据等材料;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实物档案;④扶贫工作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文件、元数据。
  2.3 项目类扶贫档案的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以下七个方面:①项目的立项、请示、批复、实施方案等文件材料;②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文件材料;③项目实施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④招投标形成的文件材料及签订的合同、保密责任书、廉政责任书、保密承诺书等;⑤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仪器等方面的文件材料;⑥项目竣工验收等文件材料;⑦项目资金分配方案、计划的批复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2.4 一户一档类档案的收集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①贫困户申请书;②对贫困户家庭的信息采集方面的各种材料,包括贫困户家庭成员的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银行卡(银行存款单)等复印件,信息采集表、明白卡等;③在识别过程中形成的纸张或其他载体的照片;④在识别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有关档案材料;⑤在帮扶过程中,针对贫困户形成的帮扶计划、方案、总结以及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统计报表;⑥在帮扶过程中,针对贫困户形成的各种统计报表;⑦在帮扶过程中形成的纸张或其他载体的照片;⑧在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档案材料;⑨在脱贫过程中形成的小组申请、核算表等材料;⑩在脱贫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
  3 扶贫档案的整理
  3.1 综合管理类档案的整理方法。综合管理类档案的整理可以参照归档文件整理的方法整理,整理标准按照《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08)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实施细则(试行)》(豫档发【2001】9号)规范整理。属类别设类、保管期限划分、文件的排列、装订等问题本文不予议论。
  3.2 项目类档案的整理方法。项目类档案的整理可以参照科学技术档案整理的方法整理。具体整理标准按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规范整理,其分类方案的设置、保管期限的划分、卷内文件的排列等问题,本文亦不再赘述。
  3.3 会计档案类的整理方法。会计档案类的整理参照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第79号令《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整理。
  3.4 一户一档类档案的整理方法。可以按以下两种方法整理:一是采用软卷皮装订,以档案盒为保管单位,可一盒多卷,也可一盒一卷;二是以档案袋为保管单位,散装在档案袋内,一户一袋一个档案号。两种整理方法都需要有案卷封面、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软卷皮封面格式见表1;卷内文件目录见表2;备考表见表3;案卷目录格式见表4)。卷内文件排列,可以采用两种排列方法:一是按照卷内文件产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二是把一户一档的所有档案资料分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三个属类别,再在三个属类别内按照文件资料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编写页码采用在有效文字页面正面的右上角,反面的左上角编写,采用碳素墨水笔书写。如果按照案卷整理的话,去掉金属物,采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法在案卷的左侧装订。排卷是一个行政村一个大流水号,其顺序按扶贫工作中的习惯排列顺序。
  表1软卷皮封面格式
  参考文献:
  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档发【2016】13号”文件(国家档案局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单位:濮阳县档案局 来稿日期:2017-04-15)
其他文献
摘 要:档案公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份额和地位,决定了档案学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下政务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对2007年后CNKI档案学核心期刊“档案公开”主题文章的统计分析表明:一方面国内学术界对档案公开的关注日渐重视,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在促进档案公开理论完善同时,提升了档案从业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当前研究存在对某些基础理论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以档案公开
摘 要:战后日本将依美图存作为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美国因素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制定起到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美关系趋于缓和,日本也逐渐改善对中国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初的“尼克松冲击”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本文通过逐年考察1969年-1972年的中日外交档案,探索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进。  关键词:外交档案;中日邦交正常化;尼克松冲击;中日关系;日美同盟  Abst
[摘 要]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管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一定要在狠抓落实上做文章。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将会演变为“问题”学生;在对其加强思想和心理教育的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 留守学生;心理教育;管理体系  随着留守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中学建立留守学生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构建管理体系,不仅要重视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还要重视健全学生人格和培养其主体意识,以期他们在获取
李兴利(河南焦作市档案局):城市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传承文化基因的摇篮。现实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少地方昔日的街区、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逐渐被千篇一律的新面孔所取代。本期沙龙,请各位结合实际谈谈在旧城改造、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及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中,档案和档案管理怎样助推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让人们记住乡愁。  常冠林(安徽亳州市邮政公司):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努力:
信息的两端,一端是信息拥有者和管理者,一端是信息需求者和利用者。两端的想法、看法、目的往往不同,甚至对立。开放与封闭、公开与保密、方便与安全、专用与共享,等等,一直是信息使用上需要平衡的难题。  档案是信息的一种,档案信息利用也同样存在开放与封闭、公开与保密等平衡的难题。而档案管理与保管机构工作者(拥有者、管理者)与档案用户(需求者、利用者),对待这一问题的立场观点有差异、有不同,甚至有对立,都属
摘 要:各级国家档案馆是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政府信息公开主体。档案馆在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时往往会遇到诸如如何对待归档政府信息、如何对待政府信息中的内部信息和过程信息、如何对待申请公开信息涉及党务信息,如何对待利用者要求在政府信息上加盖印章、签上经办人姓名、注明日期等情况。文章以《档案工作》公众号“每周判例”中最高法院的几个审判案例为样本,对上述情况的处理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认
摘 要:摘要:当前各国档案机构对于社交媒体平台应用的探索愈加深入,其中又以美国档案与文件署最为典型。本文将简要分析 NARA 社交媒体战略的四个目标,并从《社交媒体战略2017-2020》中提取理念、整合经验,围绕“基于人文的顶层设计”“运用定量方法优化运营”“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优势加深参与”“建立专业团队提升人力支持”这四个点结合我国国情以优化我国档案机构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实践。  关键词:档案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档案信息的传播。笔者比较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几种主要的档案信息传播方式:档案馆网站、档案网络社区、档案博客及档案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试图进行档案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化整合,建立新媒体时代完善的档案信息传播体系。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信息传播;比较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笔者拟对当前网络环境下比较流行的几种档案信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服务研究中的权利话语遭遇困境。文章对档案服务研究中的权利话语进行反思,认为存在权利演变成福利、权利导致“权利病”、权利中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脱节等问题。揭示国家治理、档案多元论和社群档案建设等外部因素正在驱动档案服务研究向治理话语转向。最后,总结出档案服务研究的治理话语应体现在档案服务是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档案服务是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过程两个方面。基于以上研究,以期为
摘 要:网上档案展览是现代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省级档案馆网上档案展览已初见成效。但是,在选材、选题、组织形式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有效的档案信息传递提升展览质量,拓宽选题、丰富选材,强调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上展览的充分有机融合,以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助推档案展览作用的延伸,都将有助于优化网上档案展览。  关键词:网上档案展览;档案信息服务;档案馆  档案展览历来是档案提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