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往事(下)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剡溪清清剡水长
  
  从雪窦山归来,又回溪口,月亮的光华早已潇潇洒洒地泼满了这溪山剡水。白日里游人如织的古镇,此时也显得异常地清静和安逸。晚饭后邀友人一起徜徉在三里长街的武岭路,一边是荟萃了玉泰盐铺、丰镐房、文昌阁、小洋房和武岭门等溪口的人文景观,一边是李太白笔下“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清清剡溪。岸边的树阴下,忽明忽暗的灯光里,有地摊上或店铺内的溪口人叫卖着热气腾腾的芋头和子层酥饼。美景如斯,我已不知游玩到了几时,抬头一望,只见一轮明月,晶晶莹莹、圆圆润润,亮得好媚、好清灵。古镇的夜,有了这一条千年的古溪和这轮清秋圆月,愈发显得幽深和神慧。
  早就知道,在浙东大地上流淌着一条非常有名的剡溪,那从历史上东汉年间流传下来的孝女曹娥投江寻父尸的民间故事,便与这剡溪有着深深的渊源,那是一个赢弱古代女子对封建势力抗争的壮举。今天来到溪口,月夜下徜徉于剡溪岸边,看着倒映在剡溪水面上的那轮清清圆月,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古人李孝光的诗句:“山下流溪本自清,山头明月已无情。此心若惭王贞妇,莫向青枫岭上行。”这又是一个凄惨的故事,宋末临海王的妻子为元兵所掠,在随元兵北回的路上,行至溪边的青枫岭,她诡言爱其景色,登高远眺,家愁国恨集于一怀,她毅然咬破手指,题诗岩上,后投崖而死,这也与剡溪有着解不清的干系。没想到,这江南看似风雅婉约的山水,虽无金甲铁戈的明灿阳光和千军厮杀的万里黄沙,却仍有呜咽悲泣的滚滚逝川和如诉如怨的猎猎北风。
  剡溪是一条千年的古溪,在它的另一面,还流淌着不朽的山水人文的华章。在它的沿途,有王子猷雪夜访戴停棹的艇湖遗址,吴越王驻舟赋诗的山雩浦,山水诗人谢灵运游弋的古始宁县治,书圣王羲之游息的胜地独秀山。它流淌到唐代,便在这条溪流上流出了一条铺满山水华章的“唐诗之路”。
  我读过邹志方先生的《浙东唐诗之路》一书,只是今夜只能在溪口与这条古溪匆匆谋面,无缘随溪而去寻觅唐代诗人的游踪了。
  当年这条“唐诗之路”自古城绍兴始,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至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江和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终。千余年来,众多文人墨客被这条路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景色所陶醉,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洒下了一路脍炙人口的诗句华章。当年李太白离蜀慕名而来,曾为沿途旖旎风光而忘情地高歌出:“此行不为鲈鱼烩,为爱名山入剡中”。之后,孟浩然又沿剡溪再登天台山,写下《舟中晓望天台》的名篇。青年时代的杜甫也曾在这条溪流上游居忘归达4年之久,曾感怀“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实际上,唐代诗人曾有好多人慕名而来,那“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饮中八仙”的贺知章、崔宗之,还有那“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先后在这条路上留下过足迹和诗篇,从而在这条溪流上形成了任何地方都替代不了的文化积淀。
  古书上曾曰:“东南山水越为秀,剡为面。”原来,浙东会稽、四明和天台三大名山在此盘结,其间百溪清流环绕,汇为剡溪。剡水清澈见底,两岸风光如画,宛如世外桃源。就是在今夜,仅在溪口这一段的剡溪两岸,仍能感受到它的古韵所在。
  剡溪清清,不逝昼夜,它流出过于古的恩怨,也淘尽了千古的风流,流到近代,就在它奔流而过的古镇溪口,出了个历史人物蒋介石,又为这不逝的溪流融进了民国波谲云诡的历史风云。
  月夜下,我走过这古镇的三里长街,驻足在蒋介石当年修建的别墅文昌阁边横跨在剡溪上的石桥上,遥想当年,蒋介石也许曾多次在这里凝视过这溪山剡水美丽的风光,但最后那次,我想他看到的决不仅是家乡美丽的风景,更多的他看到的应该是一个王朝破败的江山。在人民解放大军横渡长江的隆隆炮声中,他匆匆的脚步走过,剡溪已在悲咽。就在那一年的春天,剡溪撑起一叶竹排载走了这个蒋委员长满腹的惆怅和心思。他这一走,天地已是乾坤倒转,沧海变为桑田了。
  古镇幽幽,夜色悠悠;溪流清清,月光轻轻。我无语地伫立在这溪山剡水的月夜里,耳边只留着这潺潺的水流之声,当用心去捕捉,仿佛听到了古代女子拨动古筝所发出的声响,如泣如怨,令人柔肠寸断;再细听,又似编钟遗落的袅袅余音,如歌如叹,又使人心潮起伏;还像是唐城墙头夜里飘出的埙声,如思如恋,直叫人思乡难眠。
  
  墓道悠悠
  
  到溪口来,溪口人讲述蒋介石最多的当属他那至真至深的为孝之道了,也许这是他身上留给世人唯一的美德吧。蒋母墓道作为今日溪口的一处人文景观,蒋介石一生所做的善事也就全部倾注在了这里,虽然仅是对自己母亲的一片孝心,善良的人们还是忘不了他的这一为孝之道,并津津乐道之。
  因为今天要赶回宁波去普陀,一大早,我们便驱车去到了蒋母墓道。蒋母墓道筑于溪口镇西的白岩山鱼鳞岙的松林中,墓道入口处建有上书“蒋母墓道”的石牌坊。从这里入口,依坡而筑有鹅卵石铺就的长长墓道,途中有下轿亭、墓庐、八角亭,终点便是蒋母墓穴。据说蒋介石每次回乡祭母,都在下轿亭下轿步行而上,以示孝心。今天我们从这里登山路而上,偌长的一段山路我们都走得气喘嘘嘘,甭说当年身价显赫的蒋介石每次能从这里一步步走过,可见其孝情至深了。
  蒋介石对其母的至孝之情,还体现在他于1923年初建的墓庐上,这是一处黄墙青瓦的建筑,平房三幢,主房五间。当年蒋介石起名为慈庵,取纪念慈母之意。墓庐主房中立有4块石碑,正面迎门的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背面是蒋介石自撰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左右两壁,分别嵌有蒋介石的《哭母文》和国民党中执委的《慰劳蒋总司令文》。看着《哭母文》上的一列列碑文,今天仍能感受到当年蒋介石声泪俱下娓娓道来的对其母的思念之情。而在这些碑刻中,唯一与其母无关的就是那块《慰劳蒋总司令文》的碑刻了,而蒋介石把它刻在这里,足以能抬高其母的身份地位,可见其用心之深。
  正厅右边是蒋介石归乡扫墓时居住的地方,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在此养伤达110多天,也是他在此居住最长的一次。据说,蒋介石回乡扫墓时,常有国民党要员前来谒灵。蒋介石在墓庐专备有登山用的布鞋,供来人穿换。官员谒灵下来,蒋介石一改平时冷峻的面容,总是在墓庐笑脸相迎,算是对谒灵者的感激吧。
  今天我们虽然来得很早,但这里已有很多的游人了。游人们来到这里,没有过多的喧哗,在游人们默默的观览中,可感觉到人们对蒋介石至孝之情的认同。是的,这里很静穆,静穆得使人感觉有一种沉沉之气笼罩在墓庐的前前后后,惟有一点还使人感觉出些许生机的是墓庐院子里的那株芙蓉树怒放着的花朵,从这株双色花朵相间的芙蓉树旁走过,向上攀登约200米左右的山路,便是蒋母之 墓了。
  蒋母亡于1921年6月14日,那时的蒋介石已任粤军前敌总指挥,身价已高,但蒋母墓却建得非常普通,令游人惊叹。墓以石块砌成,上面扇形栏杆石上刻有“壶范足式”四字,含有妇女楷模之意。下面墓碑上刻有孙中山先生亲题的“蒋母之墓”字样。“蒋母”二字为红色,“之墓”二字为黑色,据说,这里的红色代表“生”,黑色代表“死”,其意为虽死犹生。两边对联则为蒋介石亲题“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在蒋母墓冢前正中的祭拜台上有蒋介石当年亲自设计的凤竹浮雕石刻,这里的“凤”代表女性,“竹”是因为蒋母王采玉家在溪口附近的葛竹村,其中有一个“竹”字,而这“凤竹图”便意味着“葛竹村里飞出的金凤凰”,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里只是蒋母独自一人的墓冢,而蒋父之墓则在与此遥遥相对着的桃坑山。那里是蒋父和其原配徐氏,继配孙氏合葬之处。蒋介石生母王采玉为其父的第三房,蒋父死于1895年,那年蒋介石仅有9岁,22岁的异母兄长蒋介卿与王采玉失和,家庭发生龃龉,闹得鸡犬不宁,其父的墓穴也就一直没有选定。直到1913年蒋介石当上沪军团长,才与其兄商定在桃坑山为其父做坟。
  蒋母王采玉在蒋家长年守寡,,一生坎坷,蒋介石曾在《哭母文》中曰其母“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受尽人生坎坷之累的王采玉不知何故曾多次叮嘱蒋介石不要将其与蒋父合葬。
  当时的蒋介石曾想把其母葬在妙高台,后经风水先生指点选择在了这白岩山的鱼鳞岙,风水先生说这里有三大好处:第一,这里从山上向下看,山岙酷似一弯曲着的巨龙,墓位就在龙脊之上,又叮嘱,墓冢一定要简朴,否则会把巨龙压沉;第二,这里从山下向上看,山岙形为一尊弥勒佛像,墓位又在佛脐之上第三,从墓位向对面山的方向望去,因那里有山民房子的烟囱天天冒烟,意味着天天有人为其进香,示为香火不断。
  听着这些讲述,可以感觉到当年蒋介石为其母择墓,可谓煞费苦心。蒋介石是一个大孝子,想着老母生前为自己受累操劳一生,而当自己显赫之后母亲已故,他也只好信奉传统的习俗为其母极尽自己的全部孝心了。但在我们离开这里时,却听到了人们这样的讲述,原来,当年的风水先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竟没有料及今天富裕起来的山民都早已不再烧柴生火了,代之以液化气等燃料,所以,这里就断了“香火”,也印证了蒋介石退居台湾后这里永没有人进香了。
  这也许是人们的一种调侃,但蒋母墓无人进香的原因却是蒋介石自绝于人民的结果,真不知道蒋介石在他的有生之年是否能参透这些。这悠悠的墓道,几十年风风雨雨,阅尽了人间的沧桑,是否也在参透着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理呢?
  
  这里有一个“活”着的蒋介石
  
  从蒋母墓道归来,又过武岭门。这是进溪口老街的必经之路。门额两面都有“武岭”二字,外面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所写,而里面则是蒋介石自题。蒋介石崇尚武德,又“武岭”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的谐音,据说这便是蒋介石定“武岭”的用意所在。进武岭门便是溪口的三里老街,它是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故乡。
  先去小洋房,这是一座三间二层小平房建筑,原为蒋介石的美国军事顾问端纳所建,后由蒋经国移住。它背靠武山,傍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当时不解它为何叫“小洋房”,后来才知道,这幢建于1930年的建筑,由于所用材料的水泥当时称为“洋灰”,故称“小洋房”。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归来,曾经被共产主义“赤化”了的蒋经国由其父安排在这里一直居住到1939年。当年蒋介石曾为其骋请了两位严师,以解除其马列主义武装。同时,又为蒋经国之妻蒋方良教授国语。说起蒋方良,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她是在苏联时与蒋经国结婚的,与丈夫回到中国后,蒋介石曾为这个苏联的儿媳赐蒋姓,而宋美龄又赐名为“方娘”。但这一名字却使蒋介石的原配毛氏甚感不快,因为她在呼唤儿媳名字时常带一个“娘”字,这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对此感觉有悖伦理,便将其名字又改为“方良”。
  小洋房确实是一处读书修性的好地方,若没有今天这如织的游人,你可以感觉出这里异常地清幽静谧,又有剡溪潺潺的流水,登上屋顶的水泥平台,可望尽古镇秀美的溪山剡水,难怪当年蒋经国把它称为修身养性的“涵斋”呢。蒋经国当年尊其父嘱,在这里静心地通读了《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通鉴记事本耒》及“国父遗教”,直到1939年离开这里步入仕途。
  小洋房位于文昌阁东侧,出边门有水泥台阶相通。文昌阁是蒋介石在溪口的一处别墅,两层殿宇式建筑于突兀而起的武山上。
  当年蒋介石重建文昌阁,并将其更名为乐亭,又亲撰《乐亭记》,说是供“吾乡同志,朝夕游乐”,但在1927年与宋氏家族联姻后,便携宋美龄回乡时常在此居住了,并随着他地位的逐渐高升,这里也就成了他的私人别墅。这里,汪精卫当年做为蒋介石的贵客来住过,张学良当年作为蒋介石的阶下囚也在此幽禁过。
  文昌阁做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的高处,有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宵”。1924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破败不堪,于是就请他的兄长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1939年底,被侵华日机炸毁,直到蒋介石离开大陆,这里始终为一片废墟。1987年才由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熙熙攘攘的游人把这幢建筑的楼上楼下挤得满满当当,木制的楼板也被游人踏得“咚咚”直响。这里展示着蒋氏家族的全套照片以及蒋介石从原配毛福梅,到姚冶诚、陈洁茹二位夫人,再至宋美龄的图片介绍。
  在这里,宋美龄当年曾用过的一张床使游人都在这里驻足观看。这张床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六条床腿。据说,这是宋美龄取六六大顺之意。今天,游人来到这里,不知是何意,竟在这六条腿的床面上,丢满了整床的硬币。
  从文昌阁的一处出口处出来,下得山坡,竟有一个长相酷似蒋介石的人在坡下的石碑前供游人拍照留念。也许是今人出于好奇,竟有许多的游人竞相与之拍照。同事中有好奇者也在鼓动,问及他人说拍照每人拾元,可拍三张。同事上前讨价还价,说出拾元钱与我们四人各拍一张。谁知这一“活”的蒋介石用很和蔼的溪口话说:“不行的,我的身价不降,同时也不能一次许诺多人”。想想竟也可笑,有人竟打起蒋介石的主意致富,据说,此人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旅游期间,一天竟然进账5000元。
  今天,从蒋母墓道、小洋房到这文昌阁,我才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了当年的蒋介石,而这眼前的一切,还有这游人竞相与之拍照的“活”着的蒋介石,竟使我感慨万千。当年曾经神圣不可冒犯之地,今天却成了人们任意观览的一处景观, 而当年那个“君临天下”的蒋介石,今天却在溪口变成了一种商业现象,任游人拍照。真可谓是时过境迁,令人感慨系之。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溪口的山水林瀑美不胜收,又因是蒋氏父子的故里,这溪山剡水又处处充盈着殷殷的游子之情。当年百万雄师横渡长江,随即南京解放,而当时的蒋经国先生正伴随着他的老子在溪口。他知道,曾几何时,他的老子衣锦还乡,来时荣耀显赫,去时踌躇满志,但这一次的来和去,却留下了他老子多少的无奈和悔憾呀。他知道,这一去,便是归途遥遥了。
  当年的那个时日,他陪着老子又一次走上过那飞凤山,对家乡的山水做了最后一次深情的眺望,当时,溪山无语,剡水低泣。昔日家乡美丽的山水,如今却罩上了一个破败王朝的背影,想那曾经喧闹的丰镐房内,而今死的死了,活的该走的也走了。对于这些,蒋经国先生当年曾发出过这样的悲叹:“溪口为祖宗墓庐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的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是被迫无奈,终还是历史的无情,蒋经国先生陪老子从飞凤山上下来,终于不告而别,直接前往象山港,从此踏上了自己的不归之途。
  不知道为什么,在溪口旅游,总会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台湾。
  记得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写下一苜著名的《乡愁》小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短短的小诗,溶进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从而也把一代游子们的乡愁为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寄托。可以想见,这里的乡愁,并不是完全寄托在一个地理的某一点,它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和民族的乡愁了。
  溪口,作为海外孤岛上游子乡愁的集中表象,由于历史久远的缘故,它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名词了。我不知道余光中先生来过溪口没有,但我知道,当年他阔别多年后再返大陆时,曾在黄河边上默默地祈祷,并执意要亲手摸一下黄河水,又天真地把自己的名片投入黄河,还把在河边踩到鞋上的泥巴收藏进自己的名片盒中,带到了高雄自己的书房里珍藏着。也许没有那番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他的心情的,但余光中先生的举动去口真真实实地代表了一代游子对故土那种牵扯不断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和民族在内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就要离开溪口,不期然在武岭门前又遇到了那拨在天一阁相逢过的台湾旅行团。天一阁一别,又在溪口相逢,有一种相见如故之情溢于言表,还是那热情好客的母女俩,从交谈中我得知,女儿现今就读于厦门大学,这次专门陪母亲来大陆观光旅游,而她的外祖父就是当年去台湾的浙江人。如今,外相父早已作古,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土。从这位母亲动情的讲述中,让人感觉出只有老年人怀旧时才有的那种迷醉和缱绻。这位母亲从小随父漂泊台岛,怀乡的情结一直在折磨着他们,直到往来于两岸的探亲、旅游和交流开始,她的思乡之情虽有所寄托,但萦绕在心头的仍旧是那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午后的秋阳尽情地把自己的光辉泼洒在这无语的溪山剡水之间,青山在,溪水潺潺。我们与这母女俩相别于溪口武岭门前。就在我们即将登车离去时,那女儿突然从背包里拿出一盘带子送与我们,我急忙伸手接过,只听她深情地说:“先生,这是孟庭苇唱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好怀旧也好深情的。在那个两岸不能相通的日子里,我与妈妈只能把自己的思乡情结寄托在这首歌里了。”我的心一阵瑟缩,我很爱孟庭苇的这首歌,但对这首歌的体会却从来未有她们这样的深刻,“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
  车子离开了,母女俩仍在武岭门前伫立着,隐约间我还能看到她们还在挥手告别着我们这些认识不久的朋友,我不能再忍心看下去了,急忙从车窗外缩回头来,任凭这深情的歌声萦绕在心:“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 (榕树下二泉映月社团推荐)
  (编辑:谷玉强)
其他文献
江西万载县以花炮、百合享誉,亦以傩舞闻名。  正月跳傩的风俗在万载源远流长。万载傩舞,始于元末明初,似深山璞玉,如峡谷幽兰,习俗盛行,古朴祥和,仪态万千,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潭埠镇沙河桥、茵村的跳傩更为“傩舞之乡”增添了新的风景和活力。  跳傩,俗称“跳魈”,又称“搬案”。跳傩者头戴面具,身着古装,手执各种兵器,在民间打击乐的伴奏下,手舞蹈,其表现手法严肃而诙谐,它既是人们以娱乐形式向傩
期刊
世界各地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很多,从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到现在,许多目击者和有关记载都对美人鱼的描述大致相同:美发披肩,目光安详,裸露上身,下身长满鱼鳞的鱼尾,行动快捷,有史以来,不少民族也都记载了美人鱼的存在,并将它视为“鬼怪”或“神明”的化身,1974年,苏格兰的一位教师威廉·马龙曾亲眼看到过美人鱼。他在报告中说,当他在海滩散步时,突然海中出现一个“美女”、当她跃出水面时,他清楚地看到她的下
期刊
目前,在山西大同御河河道内挖掘出土了兴云桥华表、石栏杆等约为北魏、金、元、明4个时期的石桥遗物构件。  据了解,在去年大同御河河道内相继挖掘出土镇河铁兽、石兽、精美的石桥构件等明清前的遗物。这次出土的华表为金元时期的遗物,气势恢宏、雕刻精美,属石刻中的精品,这在大同市尚属首次发现。  据专家介绍,大同城东从金元时期就开始修建兴云桥,然而历次维修,又历次塌毁。于是明清时期,在兴云桥的位置上又修建了一
期刊
德国一位科学家在一份发表的报告中说,自2002年11月中旬开始。乔治王岛一带接连发生成片的磷虾冲积下岸。中国一位科学家同年12月4日赴长城站。第二天一大早,他即沿南海岸,踏着冰碴儿,一路“咔嚓”往北看。所到之处,确见“血染长滩,惨不忍睹”。令人剞圣的还有,海鸟在海滩边群起群落,视虾而不见。磷虾本是鸟儿喜爱之物,平日里风里浪里去寻虾,而眼下海鸟竟拒虾不食,这说明供大于求,而且时有多日了吧。  197
期刊
杭州西湖南线景区是西湖风景中环境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最深厚,景点类型最完整的地区,埋藏着西湖文化的根系。  西湖南线,靠近历史上杭州最繁华的地区。追溯历史,可从东汉华信筑塘算起,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这里的环湖园林景观建设,也有1000年的记录。景区由原湖滨一公园、老年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少儿公园、长桥公园组成。河埠、桥梁、花木、建筑、匾额、楹联、雕塑、题刻、灯饰、导游说明牌等都凸现吴越和南宋都城
期刊
近日在河北承德市滦平县东营子村发现一处古墓群,已挖掘墓穴4 5座,还有3座正在挖掘中。从已出土的文物初步判断,这一墓群建于春秋到汉代之间,大致在战国时期。  据文物专家介绍,这次挖掘是为配合京承高速公路建设而进行的,正式挖掘工作从6月1 8日开始。所发现的墓群共分三个区,其中一区的墓穴较多,相距也近,二区、三区的墓穴分布较分散。4 8座墓穴均为竖穴土坑墓,大小深浅不一。古墓群处在东营子村边的坡地上
期刊
广西阳朔县城有条老街——西街,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阳朔建县时,此街街长不过500米,宽不过4米,因处县城西面,故名“西街”。  西街东头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码头,旅客游完漓江后均从此处上岸。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曾漫步这条小街,街上亦留下近百位世界各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的足迹。  上世纪80年代初,便有当地人称为“背包老外”的外国自助旅游者陆续采到阳朔,他们逗留的时间短则
期刊
在很多人眼里,美国人出手阔绰,大手大脚成了习惯,但在美国呆久了你会发现,实际上大多数美国人过日子也挺细,有时候,他们精打细算的程度还真吓人一跳。    半夜排队抢购减价货    美国感恩节和圣诞节后的第二天通常是商店铁定的打折时间,美国人对减价商品向来兴趣浓厚,起大早排队购物便成了节后一道不变的风景。说起排队购打折品,国内的人并不陌生,但美国人那种惊心动魄的排队抢购场面,却让我这个中国人闻所未闻。
期刊
来到浩瀚的南太平洋岸边,赤着脚,顶着南半球的天空,踩着细软的沙滩,踏着不断涌来的海浪,迎着洋面上吹来的微风,没有了旅行的劳顿,也没有了平日的纷繁……  南洋理工大学为了尊重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春节期间,专门为我们这个项目的学员放了一个多月的假,一方面回国和家人团聚,另一方面为撰写毕业论文搜集资料。2月16日返回新加坡后,第二天即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考察的
期刊
中国将继续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针对近几日流传“中国将取消黄金周长假,改为带薪假期”的说法,国家旅游局表示,这纯属谣传。但有关部门的确讨论过调整黄金周安排,讨论结果为继续实行五一、十一和春节的黄金周长假制度。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国务院最近就取消五一和十一两个长假期问题召开了会议。国务院希望今后以年假制度取代这两个假期。”报道一经传出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昨天上午,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