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校坚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注重道德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整体状况持续向善向好.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群体差异值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观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学生还存在继承弘扬伟大精神不足、道德意志锤炼不足等问题.结合调查和工作实际,高校应从重视朋辈引领、把握学科差异、突出文化感召、赓续红色基因、磨砺道德意志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成效,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促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明确从“打赢”向“打好”、从“单打一”向“组合拳”、从“传统”向“智慧”、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新定位,解决好资助谁的问题、如何资助的问题、品牌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的问题等三方面新挑战,并努力从夯实资助基础、优化资助方式、落实育人目标、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新格局等方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资助育人的应有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进取的价值选择,他们通过坚定崇高的价值追求描绘出青年一代崇德向善、奋发昂扬的价值观图景.然而,网络的负面影响、非主流价值文化冲击、自身行动自觉不足等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障碍和隐忧.高校应当基于现存的问题,进一步着力于建好网络、读好经典、创好环境、做好实践,筑牢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并积极深入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安全、标准、高效地通过全民健身推进全民健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语境下,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重大惨剧的发生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须深入分析,探寻教训.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从赛事决策、赛事标准、赛事运营方组织能力等角度对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越野跑赛事的举办提出建议.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在阐述体育学科大概念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关联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学科大概念在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难点.提出围绕体育学科大概念的课程转化设计路径;首先,创设体育学科大概念的生成路径:其次,构思体育学科大概念的教材转化;最后,形成了三种教学转化模式.学科大概念的提出,为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上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