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货币政策举措探析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指数持续攀升,彰显出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1%的基础上,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直接体现了我国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增大了社会各界对通胀水平上升的进一步预期。对此,政府表示将继续采取宏观紧缩政策,力图使全年的CPI同比保持在4.8%以下。
  
  经济运行的总体趋势较好,但受到高通胀压力的困扰
  200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未变,经济增长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受美元贬值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年1~2月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受强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增速将适度放缓;受居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推动,消费增速明显提高。但是,在物价走势方面,CPI与PPI同比双双攀高,且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一是受需求增加、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原油供需依然紧张,国际原油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并可能继续上涨,其他能源价格(如煤、天然气等)仍可能进一步攀升;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国内粮、油、肉类、蔬菜及各类食品价格也可能仍将上扬;三是原材料、资源、环境成本上升和出口成本提高,将会推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四是国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力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及技术工人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并长期作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将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五是货币信贷持续扩张对未来价格的上行压力依然存在,从而增加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必将影响到居民、企业的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行为,推高资产价格,进而加大价格上涨压力。
  
  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带来经济下行风险
  美国经济增长疲软可能带来全球经济下行风险,这将是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直接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仍较大,来自美国的消费需求若进一步放缓,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目标。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的国际环境下,国内诸多对出口不利的政策正在形成合力,如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材料和燃料成本上升,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上升,从而出口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空前恶化。2008年1~2月,中国总体出口年同比增速减至16.8%,比起2007年的25.7%显著下降,2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85.6亿美元,出口873.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6.5%,为6年来最低。一旦出口持续大幅回落,有可能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会出现拐点。
  此外,当前美国利率走向与我国利率政策反向而行,可能部分抵消我国抑制国内通胀及房市、股市过热的努力,增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将对我国内市场产生消极传导作用。
  
  政府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宏观调控维持紧缩政策
  2007年以来,政府从保持经济增长的较高质量、可持续性出发,显著地加大了金融调控紧缩力度,但货币供应量仍快速增长,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币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2008年1~2月,尽管我国经济遭遇到年初的雪灾及美国经济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因经济增速仍将维持高增长,物价上涨压力较大,流动性过剩局面持续存在,资产价格波动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为此,2008年至今,我国仍继续执行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的货币政策举措是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加强信贷控制,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困惑
  
  从支持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200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仍坚持“稳健”的特性。当前的政策紧缩压力与经济发展并存的矛盾存在。一方面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济持续发展,但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建设对原油、煤、铁矿石、钢材、铝和水泥等资源高速消耗,使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而另一方面政府多层次调控经济发展、全力实施紧缩性政策又不能很快奏效,出现了遏制过热与防止经济硬著陆的两难选择问题。
  
  继续执行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面临着急剧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政府持续采取紧缩政策。自2007年以来,实施了多次宏观紧缩措施,包括多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深度“锁定”过多的流动性。央行先后数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9%提高到14.5%,达到了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央行先后在3月18日、5月19日、7月20日、8月22日和9月15日五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4%上调至5%,发行特别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放大汇率弹性及大范围缩减出口退税比例等多政策,表现为宏观紧缩政策的调整频度强、幅度大、多层次性的特点,表明了政府收缩流动性、缓解通胀压力的坚决态度。但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胀压力问题却愈演愈烈。流动性过剩推动国内资产价格急剧膨胀(主要是房地产和股市,其他资产价格涨幅也非常惊人),银行和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大幅度上升。尽管央行已经动用几乎所有货币政策手段(包括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存贷款利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以回笼货币),以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反映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紧缩性政策的实施面临多重阻力
  
  实施紧缩政策的阻力很大,主要阻力是硬着陆的风险、政策效力降低和操作难度加大等问题。首先,今年我国经济面临着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及我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二是国际市场商品的价格(石油、矿石、农产品)波动对我国物价以及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三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股市和楼市的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市场稳定的影响。如果政策实施不当,造成经济的硬着陆,则势必导致经济发展的重大波折,典型的如对创造就业机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影响。其次,政策效力的滞后性及政策效力下降问题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限制了我国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间。自2007年以来,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52%上调到4.14%,调高了1.62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调到14.5%,上升了5.5个百分点,加之美元处于降息通道,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与美元基准利率之间的差额已经达到1.89%,因此,留给两率双向调整的空间不大,因为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增强,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面临大幅度调整的环境下,国际投机资本将蜂拥而入进行无风险套利,这将给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新一轮更大的冲击。第三,紧缩政策也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外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和资本市场不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当前,在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仍然强烈的情况下,境内居民和企业的持汇意愿不会明显加强,国际游资内流的格局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外汇储备增加的增速不减。上述胶着状态表明当前的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个瓶颈期。这对央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造成明显的制约。
  
  当前货币政策目标取向问题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无论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还是中间目标的选择上都存在选择上的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在多年的实践中,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独立性,但其制定货币政策不可能弃物价稳定不顾而服从于其他目标,这样在维护币值稳定的前提下,如何兼顾其他目标将是中央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外均衡问题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多目标约束。就内部均衡目标而言,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均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其中,经济增长是长期任务。对于我国,其内部均衡目标既要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下即可)状态,也应追求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外部均衡目标则指国际收支的均衡。这是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概念,反映了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只要满足“经济理性”和“可维持性”这两个条件,国际收支的适度顺差或逆差或国际收支的平衡,都可以被称作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
  但动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内部均衡的诸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采用某种工具实现某个内部目标的同时,却造成了另外一个内部目标的恶化。为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发生,我国中央银行开始推出紧缩政策。然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有可能形成新的通货紧缩。内部均衡目标与外部均衡目标之间也存在冲突。如近年来中央银行购入美元的外汇市场干预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却增加了内部通货膨胀的压力,在稳定人民币对外价值的同时却增加了人民币对内价值贬值的压力。这是一种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而当我国CPI迅速上升时,中央银行采用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了信贷规模,这有可能使中央银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努力功亏一篑,业已存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严重。这也是一种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一些学者认为,近年来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使得货币当局面临货币供应量目标是否有效的挑战,面临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等。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否还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很值得研究。
  一般来说,成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货币政策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二是作为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应该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三是中介目标应该是通货膨胀领先指标。这些条件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满足。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我国货币供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使我国运用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战略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信贷和金融约束的放松,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削弱;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进步和金融部门迅速发展,使我国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水平变化无常,货币供应增长、经济增长以及未来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稳定,难以预测。此外,资产价格的变化尤其股票价格变动越来越成为影响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弱化。 在我国金融相对开放的经济下,“三元冲突”,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兼得,已经使人民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的同时稳定发生困难。
  
  对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的建议
  
  在货币政策执行上,是要保持前瞻性和主动性,注重预调和微调,调控重点从之前的供给调控转向需求调控。在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上,要兼顾短期政策灵活性和多重目标问题,在中介目标上,在重点关注货币供应量的同时,逐步建立短期利率目标体系或盯住通胀目标。
  
  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透明度
  当前,货币政策关注通货膨胀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中长期的传统稳定目标。即使是在实行单一目标制(通胀目标)的成熟市场国家,如瑞典、德国,其货币制定也兼顾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关注产出和就业变动。在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关注产出和就业,然后才是物价稳定。现在在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时,需要在关注产出和就业的同时,投入较大气力治理物价持续上涨问题,以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短期成本。
  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要强调透明度,即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政策,以正向引导市场的预期,主要内容包括:(1)货币政策目标和局限,政策的基本原理;(2)政策目标的数值及如何制定这些数值;(3)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实施货币政策目标;(4)偏离目标的原因。等等。
  
  改善基础性条件,逐步建立盯住通胀制的货币政策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放弃了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转而采用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的或直接盯住通胀制的货币政策体制。
  毫无疑问,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实践也面临类似的挑战。从长远来看,我国建立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的或直接盯住通胀制的货币政策体系是必然的选择。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选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是由我国的经济现实决定的。
  (作者单位:范南为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翟金林为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成为信息化进程中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培训工作实际,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与评价措施进行了有效地研究。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 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1-0011-03    在
据统计,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子弟,目前已经成为外出务工队伍的主力军。文化程度相对父辈来说较高,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都有一定要求,不甘于老家务农,向往大城市生活的新一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电力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电网企业运营的影响十分重要。文中分析研究了城镇化发展对电网公司运营的影响评价模型,构建了一套新型城镇
本文在将心理学视为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职业的前提下,超越各种具体条件和内容之上对心理学进行了总结。为此,考察了心理学在其发展中所体现的规律性,为了更好地表达,可以称之为
他对大自然山水景物有自己的理解,将多年对此的积蓄、认知一块倾泻出来,激发自己的情感,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使情感在他描绘的景物中突现一种特征,这就是他画中的情调和意境,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辞官下海的第一次浪潮,主要是体制内的一种流动,如机构改革后编制缩减,有些官员到部门下属的单位与企业中去当领导,实际上只是原有编制待遇的平移。 1992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现收现付制形成的隐性债务却逐渐显性化,规模相当大,作为承担主体.政府应积极面对对历史问题。
一  天一阁之所以叫天一阁,是创办人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火,来免去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  二  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简帛,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
会计师事务所是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而人才是任何企业发展的根本,缺乏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将严重制约事务所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