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性紫罗兰酮合成β—紫罗兰酮中主要副产物(Ⅰ)的分离鉴定

来源 :化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3263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性紫罗兰酮在浓硫酸及-20℃低温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β-紫罗兰酮,少量的α-及γ-紫罗兰酮,同时生成副产物(Ⅰ)及(Ⅱ).用IR、1H NMR及MS光谱分析方法,对副产物(Ⅰ)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构为3,4,4a,5,8,8a-六氢-2,5,5,8a-四甲基-2H-1-苯并吡喃.
其他文献
教育质量与公平,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从教育层面看,提升质量,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诉求与核心任务;从社会层面讲,教育公
对分子中既具有吸电子基,又具有给电子基的化合物4-(N-异丙氨基)-苯甲酸进行了合成,具体的合成步骤和反应条件为:50 mL水中加入3 g(0.022 mol)对氨基苯甲酸,再加入无水碳酸钾
针对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开展一项有关药物中重金属检测的综合实验,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数字资源选择实验项目、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分析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有效提高本科
根据分子拓扑理论,提出能表征液相色谱中键合相特征结构的分子拓扑指数,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中富勒烯分离因子与键合相特征结构间的定量相关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