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中必须树牢党史思维

来源 :活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GW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学党史,必须树牢党史思维,既要全面把握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重要人物、重大成果,也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党的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唯物史观,从历史变迁中把握发展规律,建立起大党史观,更要牢记党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发展的智慧,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振奋创业精神,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加快建设“五强”新徐矿。
其他文献
学习党史是为了什么?党史的作用是什么?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学习党史,不仅是我们全体党员的政治责任,更是我们的政治担当。知史才能爱党,知史才能爱国,学好党史才能让我们明白:我们中华民族虽经历患难与曲折,但我们的先辈为了理想信念,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以家国情怀成就了自己最崇高的信仰,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情操铸就了自己无私的政治品德。
新时代,党中央十分重视与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与义利观,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将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成为新时代党的人民利益观形成的重要文化基因。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组织工作对审判事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法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使法院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稳定和谐的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更要发挥“红色根脉”优势,在学习党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展现应有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震惊世界的壮举,是值得中国世代颂扬和学习的经典。国内外关于长征的历史和研究数不胜数,但是关于长征时期根据地的探究及该时期党的妇女的工作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介绍了长征时期川西北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妇女工作,并结合其特点总结其对当代妇女工作的几点启示。
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而文化的繁荣与自信是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也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繁荣我们的文化事业,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党的作风展现着党的形象,作风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形势、新背景、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设措施,促使党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要看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四风”问题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形态,严重危害党的建设发展。因此,对“四风”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可以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重要阵地的党校,更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争当排头兵。党校教师作为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发挥党校师资优势,关键在于坚持“三个导向”,配合多种方式方法把党史讲好、讲出彩,从而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的党史课程。
推进党史文化进校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有助于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树立历史思维、培育历史眼光的工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还存在落实没有常态化、推进缺乏贯通性、开展缺少创新性等问题。通过加强大中小学党史文化进校园一体化建设,多部门通力协作建设党史文化进校园保障机制,以及多渠道创新探索党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形式等措施,将有力提升其长效性与实效性,真正将党史文化进校园工作做细、做实、做深。
在党的百年砥砺奋斗史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心怀历史使命,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具体而鲜活的精神形态。这些精神形态,慢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这些精神谱系中,爱国情怀是最深层、最持久的精神品格。爱国情怀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儿女心中,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优秀精神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精神谱系百年发展中始终秉持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