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HIV阴性患者肺隐球菌感染患者资料.根据结节是否伴有磨玻璃影(GGO)/实变影,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32例HIV阴性肺隐球菌感染患者有10例(31.3%)GGO,4例(12.5%)实变影,4例(12.5%)GGO及实变影.单发及多发结节分别为8例(25.0%)、24例(75.0%).14例结节不伴有GGO/实变影,18例结节伴有GGO/实变影.18例结节伴有GGO/实变影患者的血红蛋白(12.0[8.9~16.5]vs 8.4[4.4~14.9])和血小板(24.6[10.2~36.0]vs 8.4[1.4~30.3])明显低于14例不伴有GGO/实变影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分别为P=0.044和P=0.02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诊症状、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节伴有GGO/实变影的HIV阴性隐球菌感染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低于肺结节不伴有GGO/实变影的HIV阴性隐球菌感染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亚厘米磨玻璃结节CT影像特点评估病变性质,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以2015年8月至2021年2月80例亚厘米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浸润前组及腺癌组,比较三组的CT影像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CT影像特点与腺癌发生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分析CT影像特点对良性结节与非良性结节及浸润性结节与腺癌的鉴别价值.结果 良性组的结节小于浸润前组及腺癌组,胸膜“凹陷”征、边缘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异常改变、瘤肺界面不
目的 观察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其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13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变形态、粥样硬化程度、有无钙化等影像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患者经CTA诊断冠状动脉无粥样硬化71例,轻度粥样硬化32例,重度粥样硬化及诊断为冠心病者35例;其中单发病灶23例,多发病灶44例.仅出现1例患者因中度钙化而导致管腔显示不佳.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吸烟指
目的 分析颅脑超声、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且确诊的104例颅内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血部位、回声、密度、形态等影像学表现,比较颅脑超声及MSCT检查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结果 脑室周围-脑内出血83例;硬膜下出血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脑实质出血3例.104例颅内出血患儿,经颅脑超声确诊83例,诊断准确率为79.81%;经MSCT检查确诊85例,诊断准确率为81.73%,两者比较无明显差
目的 研究高分辨胸部CT对肺炎型肺癌(PTCL)与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40例PTCL患者(PTCL组)和5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肺炎组)的临床及高分辨胸部CT资料.结果 PTCL组病灶单纯肺叶、段实变和肺叶肺段实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及混合阴影占比显著高于肺炎组(χ2=9.931,χ2=8.918,连续性校正χ2=2.860,连续性校正χ2=4.817,P0.05);两组病灶分布、边缘、病灶密度、强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 旨在探讨6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MSCT影像征象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5例,收集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CT等,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病变部位的显示和各年龄段胸部CT影像特征.结果 肺部病变部位CT成像显示:双侧者为26.15%(17/65),单侧者为73.84%(48/65),单个叶段受累40%(26/65),多个叶段受累60%(39/65).肺内病变影像表现类别:大片实变状影52.30%(34/65),斑点片状及斑点状变实影3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动态心电图(DCG)及多层螺旋CT(MSCT)冠脉成像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28例疑似心肌缺血患者,分别进行ECHO、DCG及MSCT冠脉成像,记录为ECHO组,DCG组与MSCT组,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心肌缺血的判定“金标准”,对所有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进行诊断,分析ECHO、DCG及MSCT冠脉成像的检测结果,计算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诊断率、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MSCT冠脉成像检出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EC
目的 探讨肺腺癌MSCT影像学表现与CEA、CA125、CYFRA21-1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4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S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CEA、CA125、CYFRA21-1检查结果;并分析CEA、CA125、CYFRA21-1与患者肿瘤直径、MSCT值、病灶增强幅度及MS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与CEA、CA125、CYFRA21-1均呈正相关,肿瘤密度和病灶增强幅度与CA125、CYFRA21-1均呈正相关,与CEA呈负相关;C
目的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各40例.提取所有受试者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前的CT检查图像,分割感兴趣区,使用AK软件(GE healthcare)分割图像中的病灶,获取纹理特征,使用套索方法(LASSO)降维,采用随机森林(RTree)法建立数据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晚期肺腺癌预测模型决策曲
目的 探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CT评分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男22例,女13例)确诊为重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CT表现、CT评分与氧合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观察35例患者CT评分结果,发现大部分最高CT评分出现在发病后的2~3周;(2)ARDS组的最高CT评分高于非ARD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5例重型COVID-19重症期CT评分与氧合指数统计分析提示负相关(P<0.05),进入转
目的 探讨中心性肺栓塞与周围性肺栓塞对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及患者短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连续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行CTPA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将其分为周围性肺栓塞(55例)及中心性肺栓塞(23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行CTPA检查阴性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Qanadli评分与右心功能参数(右室与左室最大横径的比值(RVd/LVd)、右房与左房最大横径的比值(RAd/LAd)、肺动脉干直径、主肺动脉最大直径/升主动脉直径(rPA)),行CTPA 1个月后,比较周围性与中心性两类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