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在髋部骨折模型大鼠损伤控制中的作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bird51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从损伤控制理论体系建立以来,这一理论逐渐在骨科领域中应用,特别是在老年髋部骨折的修复治疗中,减轻了炎症反应的负作用。目的:在损伤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应用氟比洛芬酯是否能够降低髋部骨折模型大鼠机体的炎症反应。方法:选择SD大鼠4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7只,骨折后即刻内固定组、氟比洛芬酯干预组、单纯损伤控制组各14只。对照组限定于笼内自由活动,各实验组在腹腔注射复合麻醉剂后制造单侧髋部骨折模型。其中骨折后即刻内固定组于骨折后即刻行内固定治疗,未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干预组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后延期骨折固定治疗;单纯损伤控制组延期骨折固定治疗,未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检测各组大鼠骨折固定前、固定后即刻、固定后4,8,12,24,48 h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实验组中骨折固定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增高,C-反应蛋白在固定后24 h达高峰,在适当延期手术的两组中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否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较小(P=0.51)。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固定后48 h仍在上升,在适当延期手术的同时应用氟比洛芬酯明显降低了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P<0.0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固定后4 h达高峰,在适当延期手术的同时应用氟比洛芬酯明显降低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P<0.01)。提示氟比洛芬酯作为一种新型非类固醇抗炎药物,不仅可以降低髋部骨折固定大鼠的炎症反应,而且明显降低了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适当延期手术大鼠的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水平的逐渐提升使得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环境失衡。问题的产生,使得低碳经济出现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控制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低碳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迅猛,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
近期随着产能恢复,猪肉价格呈小幅回落趋势,但与常年同期相比仍处高位。受利益的驱使,投机客增多,一些不法商人通过线上联系、线下交易的方式违规跨区调猪。有的以临时停产的养殖场名义低价抛售病猪;有的贩卖所谓的“亚健康猪”,低买高卖,赚取价差。  猪瘟蔓延  今年上半年,国内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与违法违规调运仔猪、种猪有关。  自4月初以来,江苏省开展了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跃升首位,且随年龄增长占比不断攀升。食物过敏是指正常进食引起的身体异常免疫反应。当非身体的"异物"闯入的时候,人体的免疫机
2006年,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颁布出台,并于2007年年初开始实行。该准则在开始实施后,对各大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规则的出台,改变了原有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资产负债表法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