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真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小棒是一年级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重要、最形象的学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運用小棒教学,建立数概念;理解算理;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棒;一年级;有效  一年级学生在入学之前,大多数已经通过各种学习渠道进行了基本的学前数学教育。比如学生能轻松地1个1个数数,甚至是10个10个数数等。但学生对这些的记忆更多是机械的。因此当学生利用小棒数数的过程中,会觉得太简单而掩盖了他们机械记忆
曾经,在班级“我爱‘悦’读会”上,我组织过“读话猜作者”的游戏。朗读一段话,学生竞猜此片段出自哪个作家之手,最后评选出“火眼金睛”、“顺风耳”等竞猜正确的同学。该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广了海量阅读;又引导学生感知了作家各自独特的写作风格。活动总结时,我请同学朗读了学生作文,其他同学竞猜小作者。现场气氛热烈,竞猜者激动得脸都红了,被猜中的小作者更是兴奋异常。“神了!”、“奇了!”等惊讶兴奋的
关于德育,我们都以为是最重要的,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我上学的时候,学期末的成绩单上,排在第一科的永远是政治学科(现在不这么叫了)。即使是今天,“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口号也是喊得很响,绝没有人敢站出来公然反对。但私底下,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是没有人去看的。或者说,不屑去看。  1  这段时间,区教研室正在轰轰烈烈地搞各学科的优质课评比。其中一位做评委的朋友在日志里写了这么一件事:比赛结束,他去
2015年3月,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我收到了湛江教育局教研室陈洪义老师新著《重回课改现场 探寻教育智慧》一书,阅读完毕,寒气顿失,温暖袭来。此书曾是国家级期刊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10月特别关注专栏推介的研究成果,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在2013年韶关举行的全省历史教学研讨会现场也进行过重点推广。今日能得而阅之,实乃幸事。  《重回课改现场 探寻教育智慧》一书是洪义“情思教学”的理念
通篇空白,只在标题上写了四个字“跪求零分”。  ——江苏一位高考阅卷老师表示,今年江苏的高考出现了“跪求零分”的作文,但因为他写了题目,还是会给分,最终,这位考生得了1分  PPT教学更适合“学霸”,他们将PPT内容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更好地学习知识。对于学习一般的人来说,就会产生惰性,考试完全依赖PPT课件。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投影PPT代替了传统板书,成为众多大学教师授课的首选。长
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2.45%的教师表现为中度症状,2.71%为重度症状。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不久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北大发布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规定被推荐的学生只要通过面试,高考时只需通过
我很认同两句话,一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一是:只要用心去沟通,你便可以和每一个人成为好友。受这两句话的启发,我开始在我的博客上写教育日记,我建立了班级QQ群,并把班上的学生加为好友,这样,我便能在博客上与孩子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了。自2009年9月我接手初一(12)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回看我的教育日记,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的记忆犹新,这些日记博文成了我和孩子们沟通的
又到了欢欣毕业季,如何筹办一场靠谱的谢师宴(升学宴),成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有人开玩笑说,高考考的是学生的脑子,高考过后考的是家长的票子。每年高考过后,社会就进入“后高考模式”,“后高考经济”随之启动,很多学生进入购物狂欢状态。家长在替孩子支付一笔笔账单的同时,还要考虑要不要办“谢师宴”——要办的话怎么个办法,规模多大、酒席价格如何、什么时间办合适等等。  这边家长在为“谢师宴”忙碌,那边
经常有同事、朋友问起,我从教10余载,先后指导学生在杂志上发表作文数百篇,获奖近百余人次,所带文学社被评为市优秀小作家社团,到底有什么诀窍?我说哪有什么诀窍,只不过当下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以应试作文为指引,只传授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取材还是立意,章法布局还是言语文采,都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当然谈不上精彩,我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抒写创意作文。我的做法具体如下
教育目标价值偏失让我们失去目标。诗性呵护,个性培育,思想引领,现代教育的这些常识性价值标准似乎已经与我们的教育无关,我们正在偏离教育的普世价值,我们走得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方向。    中小学教师中,有多少人是主动选择教师职业的?主动选择中又有多少人是因为热爱并心怀理想而来的?回想当年,我的选择是无奈之举,一路走来,也身心疲惫,但有一点很明确,站上三尺讲台,依然心存梦想。我相信,主动或被动选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