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体验,构建活动基础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土壤,是思想品德课迸发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选择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或是已经发生的事例,让活生生的例子拉近学生与思想品德课本的距离,产生亲和感,以此提高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当前还有为数不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传递给学生的知识过于高、大、空,是从生活中剥离的、纯粹的政治观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差甚远。而实际考查时,卷子上又多以具体材料形式出现,这就导致很多初中学生面对生活实例时束手无策。学生知行不统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形势。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时时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的环境里,既提高文化素养,又提升道德品质。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铺好起点
  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思想品德课的优势,导入形式上一定要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内容上一定要充满生活情趣,让人眼前一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眼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情绪在课堂开始阶段就处于高昂状态。如教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课时,一上课教师就利用声像俱佳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生动具体地展示一系列的中华文化:中国旗袍、中国功夫、长城、故宫、动画演绎的千变万化的“龙”字……当播放奇妙的四川变脸短片时,当展出异彩纷呈的《千手观音》舞剧时,当打出名扬世界的太极拳时,学生内心肯定会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深震撼,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就会更深入一层。
  若学生的学习之旅从感兴趣、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就能够很快引发学生共鸣,整节课的学习自然会顺风顺水。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努力在点题、激趣、凝思等方面开发生活化资源,为我们的课堂奠基有效的起点。
  二、创设情境生活化,积累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圆心,用最鲜活的生活事例作为辐射背景来创设情境,既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着眼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身临恍若真实或似曾相识的情境中,一定会深受感染。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课堂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授《尊重隐私 保守秘密》一课时,教师把两个女生之间发生的故事搬到了课堂之上,设置了时空交换,还原了当时发生的一幕:小A和小B是一对无话不谈的闺蜜,一天课间,小A和小B在走廊上聊天休息,这时高大、帅气的男生小C从教学楼下走过,小A 悄悄对小B说:“你知道吗?小C是我的男神呀,我经常梦见他呢。这是我的秘密,告诉你,可要替我保密啊。”小B听了以后虽然很吃惊,但是也明确表示一定保守秘密。谁知道午饭后小B就不由地把这个秘密公布于众了。于是有关小A暗恋小C的流言就四处乱飞,小A 恨死了小B,很后悔把秘密告诉小B。
  这个案例里面不看对象说老实话的惨痛教训告诉学生: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学生通过全身心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和感悟。这种体验是自己总结得出来的,特别有利于积累经验,有利于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活动内容生活化,化难为易
  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教育性很强的科目,具有深刻的理论性。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懂,能够融会贯通,就必须将理论寓于案例之中,通过创设相应的社会环境,诱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产生接受知识的内在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样才能让知识变得灵动易学,思想品德课也才会充满生机与生活气息。如教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一课时,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表演小品,让一名学生扮演“高个子”向小学生敲诈、勒索,另一名学生扮演“路人”,亲临威逼现场,看到高个子学生鬼鬼祟祟地守在学校门口的拐角处,等那些独自路过的小学生,然后逼迫其交出自己的零花钱。路人看到这些,悄然离开,拨打110举报。“公安机关”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依法带走了“高个子”。
  直观形象的小品表演,使得学生身临其境,慢慢地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理论联系生活的思维惯性。
  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唯有树立生活化的观念,合理开辟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方能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价值,真正引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贯彻落实生活化的课改精神,懂得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切身体会,并且转化成无言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孙晓芳.生活化地组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3,(3).
  [2]张伍民.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学习进步[J].学周刊,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就要正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合唱教学的教授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在善于创设情境、合理选择演唱材料与动作、努力提高教师的合唱教学能力、积极开发合唱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收到好的合唱教学成效。  关键词:音乐;教学;合唱  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适应、立足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新课程改革
2015年1月, 湖南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活动拉开帷幕。湖南省长沙县教研室将参赛的教学单元分发到各所学校,而学校安排我参加了这次教学比赛。开学初接到这个神圣的教学任务,我立即认真准备,积极查找资料,语文组召开全组教研会,最后我决定上《动物游戏之谜》。  这堂录像课的教学整体很顺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氛围轻松、和谐、融洽,摄像的两位工作人员也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堂课是非常出色的。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优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结构,把历史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这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历史课堂活力无限,实现课堂高效,才能真正起到技术服务于教学效果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电子白板;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整合资源;互动教学  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主体,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 要:就当前教学环境而言,高中政治课程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一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社会相关的讯息,以能够为其日后的成长做铺垫,二则是能够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总的来说,高中的政治课堂相对简洁化,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其中的含义,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构建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模式。本文将对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就其提出笔者认
摘 要:活动德育课程以活动的形式,在道德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向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民六街小学(以下简称“新民六街小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将活动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特色项目——棋类活动构建活动德育课程,以棋促德,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转化,培养“三正少年”。  关键词:活动德育课程;棋类
体育新课标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如下:  一、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探究成功性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有动力,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师生间在多维互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进步的效果,使学生在合作精神和竞争态度中
摘 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阅读,并从读的过程中有所认知,得到更多新的感悟,从阅读中发现快乐,是“悦读”的一种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通过书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是值得教师们仔细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参考的建议,以促进“悦读”教学的有效发展,让每一
摘 要: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一系列弊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基于此,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导入角度和讲授角度去提升政治课程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才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以生为本;妙趣横生  在当前形势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标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摒弃传
摘 要:夏三爷是鲁迅小说《药》中一个着墨不多的人物。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告官,夏瑜被推上刑场。因此,夏三爷也被冠上见钱眼开、出卖侄子、冷血无情等恶称。但是,透过告官这一行为,分析夏三爷的心理,我们不难看出他也是一个封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文章从心理、人性、思想、性格四个角度对夏三爷告官这一行为作了分析,并对造成这些思想性格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其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实质。  关键词:夏三爷;《药》;愚民
摘 要: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生涯规划进行重新审视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要重新审视高中生涯规划的任务、目标和实行的方法等,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能力制订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规划学习和人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提出了以生涯导向为主的课程和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