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理念下校园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nam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校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标准的计算机思维,引进CDIO理念,对校园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开展研究.结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对课程教育目标进行设计,要求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指导工作中,将CDIO教学目标作为教育指导工作的核心,以此带动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教师要严格控制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执行进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内容,开放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给予学生更多的上机操作机会,做到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确保更多教学成果的有效输出.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时代,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平面设计专业专业课教学为对象,探讨采用微课、慕课及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分层次教学.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条件,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在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一直是实验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课题.利用实验教学仪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该文阐述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在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举例分析了实验仪器设备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通过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充分使用,可以不断提高高校的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已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互联网也是当前人们获取最新信息、发表自己观点与想法重要途径.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应与时俱进地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来教育学生的全身心发展.至此,在新媒体教育技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高校需创新、改进教育方式和做好教育相关的传播工作,以此加强现代信息化教育观念,从而促进整个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
自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性的应用,更是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既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又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渠道.在“互联网+”背景下,培育实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研究重点,所以现阶段中职学校则需要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堂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对此,文章中对“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应用途径进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的无功优化配置是保障所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关键技术.大型光伏电站的无功优化控制既要处理光伏电站自身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等连续控制变量,同时要考虑不同负荷情况下光伏电站不同出力变化情况下对接入配网系统电压的影响.分析光伏电站静态无功损耗和接入配网系统的电压水平,基于300 MW光伏电站计算其在不同出力情况下箱式变压器、集电线路、主变压器、外送线路的无功损耗情况,对该光伏电站进行静态无功优化计算,设计合理的无功装置接入位置,并根据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容量大小制定投切计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针对中高职贯通教育的特点,就如何使学生成为具有职业发展基础,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思路与措施。
循环语句结构是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循环语句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发现许多同学对该结构的理解较为困难,在编程测验时效果不大理想.该文将结合案例的形式关于循环结构提出一点建议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于该结构的学习理解.
包钢热电厂现有10台锅炉,其中1号、2号、3号锅炉为煤粉、煤气混烧锅炉,在高炉检修、停运、煤气量大量不足时承担着重要的供热、发电、供风任务,是重要的生产设备,而研究煤粉、煤气混烧锅炉的经济性,在当前钢铁行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1号锅炉进行煤粉燃烧调整试验、高煤不同比例混合燃烧试验等,得出了应对不同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方法,并显著提高了锅炉效率和运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在国内外高校已被列入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高校大力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新型专业,着重培养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助力国家科技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类活动中,机器人竞赛成为工科学生主流赛事之一,吸引了很多队伍竞技.机器人竞赛下分服务类、无人机类、仿真类等各类机器人,横跨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多种学科知识体系,该文重点研究多学科融合的以赛促学和以学促赛的机器人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是我国最大也最核心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担负着我国产业升级、高端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紧跟“新工科”背景重新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能力递进、三双融合”工学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完善基于“课赛融合、课证融合”的“虚实结合”的仿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强化真实实践教学,尽力融合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探索开展以线下课程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以此来真正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