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靠的数据协作传输机制

来源 :通信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基于协作通信的数据传输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适应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RBC网络编码方法,提出了一种数据协作传输策略,分析了端到端的中断概率,评估了中继选择过程的有效性,开发了一种ACK-less的基于协作策略的数据传输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协作数据传输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其他文献
研究了攻击树建模攻击的方法,主要研究目的是如何有效地用攻击树建模和表示多阶段网络攻击。对传统攻击树进行扩充和改进,重新定义了攻击节点,量化了叶子节点的攻击风险,提出了一种用MLL-AT(多级分层攻击树)建模攻击的思想和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攻击树的MLL-ATDL攻击描述语言。改进后的攻击树能更准确地建模攻击,尤其是表示多阶段网络攻击,并可以用于评估系统风险,区分不同攻击序列对系统的不同安全威胁程
目的探讨17β-羟基-3-甲氧基雌甾-1,3,5(10),8-四烯-11-酮的14位差向异构体转化条件.方法在不同酸性、碱性条件及不同温度下观察对17β-羟基-3-甲氧基雌甾-1,3,5(10)-四烯-11
<正>开胸手术疼痛刺激大,应激反应强烈,术后患者疼痛、烦躁、咳嗽、呼吸困难发生率高,术后各种管道的刺激、长时间强迫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患者为避免
编码机会对流间网络编码协议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包括AODV在内的大多数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仅知道针对某个目的节点的一跳邻居信息,无法有效地发现编码机会。针对该问题,从节点需要掌握的网络拓扑信息这一角度,提出了编码机会有效发现的条件并从充分性与必要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AODV路由协议进行了实现,同时利用真实的网络实验与网络仿真对所提条件进行了验证。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条件是正确的,可以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