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迎来转型机遇?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中国期货业协会向部分期货公司下发《期货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拟放开“一对多”(一个资产管理账户可以有多名投资者)资产管理业务,放开原有的期货公司经营资产管理业务只能“一对一”(一个资产管理账户只能有一个投资者)的限制,这为期货资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早在2012年11月,首批18家期货公司就已获得资管业务试点资格,但是一年多以来,资管业务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起色。据媒体报道,目前共有30家期货公司取得了资管业务牌照,资管总规模为12亿元左右,这相比于基金、证券资管业务动辄上千亿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谓微乎其微。
  多位期货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因素限制了期货资管业务的发展,包括人才的缺乏、公司的保守思想、客户的缺少认识等,其中“一对一”的监管要求是该业务发展最大的限制。
  现阶段期货资管业务难做大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营业部总经理金曙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开展“一对一”资管业务的情况下,客户的出资门槛是100万,最多也不超过1000万,几百万的规模就得进行专项理财,规模小,占用人力资源多,对期货公司发展没有实质性帮助。而开展“一对多”资管业务的情况下,期货公司可以集合资金优势,一个团队管理上亿的资金,这样规模的投资既节约人力成本,又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国内最大的期货公司——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可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中国国际期货于2013年3月开始资管业务的运营,目前已经有13种资管产品,基本覆盖了量化、主观、单一专注品种等多种投资策略,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但是,由于“一对一”的限制,一个客户在一个期货公司只能开立一个资管账户,只能投资一种产品,规模还是做得不大。
  王可说:“我们和基金公司合作的结构化产品,其体量都比我们自身的资管产品大。一个基金产品最低门槛是3000万,期货资管‘一对一’最低门槛100万,其体量大小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征求意见稿》中拟开放“一对多”资管业务,可以扩大资管业务的规模,推动资管业务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期货市场的稳定。金曙光认为,长期以来,期货市场以散户为主, “一对多”开放的情况下,可以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真正有大机构投资者参与,能够促进期货市场的长期稳定。
  规模大才能吸引投资者和人才
  2012年9月实施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规定,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包括期货、期权、股票、债券等。这表明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投资领域和券商、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在股票、债券投资方面,期货公司经验不如券商和基金,但是期货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在能进行杠杆交易的期货市场上投资,比传统的金融市场回报率高。
  金曙光说:“期货公司不仅能做债券等固定收益类的投资,还可以利用期货领域的杠杆特性,获得高额的收益,会吸引到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者。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每年的收益为6%,买股票等股权类投资每年收益为8%~10%,而期货市场投资收益则能达到20%~30%。”
  王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国际期货开展资管业务一年以来,其资管产品的平均收益在30%以上,最高的收益在50%以上。如此高的收益却囿于资产规模无法扩大,而导致总体业务收益不高。
  具备杠杆特性的期货市场经常令投资者的收益剧烈波动,很多客户亏完钱之后就长期地离开这个市场了。很多期货公司期望资管业务发展起来后,可以把现有的亏损客户吸引到资产管理业务中来,运用专业技能的优势,帮助客户实现稳定收益,从而稳定更多的客户。
  另一方面,目前能够胜任资管业务的期货人才奇缺。另外由于现在管理资产的规模小,报酬低,一些优秀的期货从业人员甚至离开期货公司,成立投资公司,以期货私募的形式来投资。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对多”资管业务开放后,现有的期货私募的优秀人才会被期货公司吸引过来。期货资管“一对多”放开之后,规模会增大,而几个亿的资金管理规模,也会满足交易员对年薪的诉求。
  王可表示,期货私募做得再好,也是游击队,而期货公司是正规军,对人才更有吸引力。现在的期货私募已经陷入两大困境,一是没有公开的业绩展示平台,期货私募的业绩会受到质疑;二是期货私募的进一步发展会受到自身财力的限制,数据的购买、机器设备的投入、网络搭建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对期货公司来说,业绩完全公开透明,基础设施也在前期都建设好了,游击队难以竞争过正规军。
  建议降低准入门槛
  对于“一对多”起步门槛的设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委托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委托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
  金曙光认为,50万的门槛虽然比100万有所降低,但还是有点高。一般来说,期货市场上投资规模30万以内的客户占绝大部分,他们也对期货市场感兴趣,但是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很难在市场博弈中获取收益。希望能够降低门槛,让他们也参与到期货资管业务中来。
  在2014年1月11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财经风云榜之2013期货分论坛中,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日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可见监管层对中小投资者“爱子心切”。
  如果人为地提高期货市场门槛,把中小投资者都挡在门外,中小投资者就会被其他市场抢夺走。胡俞越建议,可以考虑不设立准入门槛,而是对产品进行透明、公开的风险标示,让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期货公司长期以经纪业务为主,员工缺少期货市场实战经验,市场上投资者对期货资管业务认知度较低,期货资管业务发展壮大可能会时间比较漫长。但是随着“一对多”等政策的放开,期货资管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资管业务的发展会把期货公司从一个单一的经纪商领入资管业务的大门,使之变为理财单位,这将改变整个期货公司的生存状态。
  期货资产管理业务
  指期货公司接受单一客户或者特定多个客户的书面委托,运用客户委托资产进行投资,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或者报酬。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周刊》:您如何评价2013年的经济发展?2014年乃至未来几年,据您预测,中国经济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和挑战?  厉以宁:我对2013年有一个判断,那就是,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一年。年初的基本状况是,世界的经济大势略好,但是危机在继续。所以,我们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2013年两会的时候大家仍在担心,2013年会怎么样,是不是还会下滑?但到了第三季度,经济信号是“稳中向好”,给了大家一些信心。
当地时间12月12日晚,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议》。协议对2020年后全球减排做出了安排。这是历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无论从达成协议本身来看,还是从达成协议后各方的反馈来看,这次大会的成果基本达到了预期。尽管协议存在一定不足,但是,这毕竟是首份基本覆盖全球的有约束力的减排协议,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意义不能否定。  全球气候治理结束“无政府状态”  《巴黎协
刚上班的时候,我的脸上大约是看不到脑门的。2004年秋天,神州各地洗剪吹的老师,都会翘着尖头皮鞋,用鼻音告诉任伺脸型的你:“偏刘海跟你很搭。”
4月11日,申银万国董事长李剑阁炮轰官员“列席董事会”,称有些监管机构派员列席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他们一面开会一面上厕所,一上厕所,股市就波动”。此前,市场对官员参与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事情几乎闻所未闻,由此引发人们对官员越权以及内幕交易的担忧。  监管人员和地方政府官员列席上市公司董事会,属于越权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随便干预市场主体运作。目前也没有哪条法律法规授权证券监管人员随便列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