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小情歌

来源 :同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doitt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ero
  
  穆天舒大三的暑假没有回家,留在学校的城市里打工。八月的天津有着恶毒的太阳光,往往把床铺都搬到地板上,汗还是不断地流下来。出去发了一天的传单,就再也不想踏出有空调的自习室半步。临近八月中旬炙热的天气有所好转,便和同学一起去北京玩了几天。
  09年的夏天热得不同寻常。北京倒比天津凉爽一些。第一天他们去爬了长城,爬到最后都脱了上衣光着膀子,相机咔嚓咔嚓照个不停。看到那些踉团的旅客,还有被烈日晒得有些发红脸色的导游,拿着大喇叭,喊到嗓子沙哑。
  想当初,这就是彦语向往并为之憧憬的职业吧。
  
  One
  
  那天北京的温度是36度,从长城下来后穆天舒他们几个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打车回住的小旅馆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以后了。穆天舒拿出烟来抽,就着北京无处不在的霓虹,幻想了无数遍和彦语偶遇的过场。
  他知道,她就在北京,所以这次才在他们都嚷着无聊啊无聊的时候,漫不经心地来上一句,那我们去北京玩几天吧,开学大四了,兄弟们就该各奔东西了。
  还是自己在校内网上注册了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名字,放上假的照片,彦语的每一篇日志每一张照片的第一个阅读者,可能她不曾知道,他是对她的生活了如指掌的。
  所以,爬完了长城的第二站,就是中央电视塔。
  那天天气没有前一天那么热,甚至还会有微微的风拂过脸颊。远远看到电视塔的时候觉得所有的塔都是一个样子,比如东方明珠,再比如埃菲尔铁塔,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在楼下检票,存包,特意拿出鸭舌帽带上。
  那时候穆天舒带着黑框眼镜,个字很高,皮肤很白,斯斯文文,带上鸭舌帽看上去装酷的模样。他学着周董走路低着头,双手插兜,摇摇晃晃。同行的人一边打趣他要出去骗多少90后的小女生,一边向着已经开了门的电梯走去。
  电梯把他们送到三百多米高的高空,走出电梯就有呼呼的风吹进来。高空中的风对流很大,他们站在露天台上向下望过去,天气不是很好,雾气蒙蒙,看不太远,只觉得一阵阵眩晕的感觉自头顶传到脚尖。他用帽沿挡住视线,想到有恐高症的彦语为什么有一天忽然就不恐高了。
  后来跟从着人群进电梯,降到两百多米的参观大厅。不再是露天的平台,穆天舒双手死死地握着护栏才敢向下看。里面有导游小姐带着麦克风做讲解,他随便转了一圈,跟着一个讲解员听了一遍参观大厅的解说,回过头来看到后面依旧是一群人跟着另外一个解说员。
  不错,她就是彦语。
  已经有五年没有再见了吧。他想。
  穆天舒转过去的时候正好背对着彦语,所以他拉低了帽沿转到人群中,很远的地方看到她熟练地介绍着这个大厅里的摆设,腰上别着对讲机,耳朵上带着扩音器,穿着蓝色的制服,和所有的解说员一样,并无二致。
  她问那些游客,你们谁知道健康跑的记录是多少吗?
  穆天舒知道,他捅了捅身边的小孩子,说,9分40秒。
  小女孩大声用童声喊出来,穆言微笑着打趣她说,不可以哥哥告诉你哦,却还是把一个纪念品递给了小女孩。她只扫了他们一眼,并没有注意到,那个哥哥就是穆天舒,她相识过的人。
  然后带着他们去电视台名主持的手印墙,那个小女孩在她说完这是撒贝宁这是董卿这是XxX手印之后都会翘起脚把小手按上去,而当她还会够不着时,她转过头来喊穆天舒,哥哥,我要按那个。
  眼睛里都是期盼的神色,穆天舒从后面抱起她,在他抬头的瞬间,他发现彦语稍稍,有那么一点点停顿,随后恢复正常。
  这样的工作单调无趣而且很累,他看到她每解说完一遍,就去旋转餐厅里面坐半个小时,再出来继续重复一遍。
  而那天他坐在大厅里,望着两百米以下的人流车流不知疲倦地奔走着,也许这个城市,也许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五年的人,远比想象中的还要疲惫。
  
  Two
  
  从电视塔下来,穆天舒有一种眩晕的感觉,极力克制着要吐的冲动。他听到身边的人说,传言中的电视塔,也不过尔尔,里面无聊死了。
  仅仅只看过一遍,就觉得无聊,那彦语一天天一年年在解说,会不会也觉得无聊呢。
  那个时候下午四点一刻,大家呼啦啦地转移到对面的玉渊潭,找了个干净的草地,铺上报纸开始打牌。
  也许是这两天在北京跑得实在太累了,所以坐在草地上,微风习习吹来,把穆天舒吹得要睡着了。
  他们一直打牌到下午六点,想要回去时,却发现天忽然下起了大雨,这雨一直下到七点多才小了一点,他们干脆都冲进雨里向着公园出口跑去。
  在他们伸手拦出租车的时候,穆天舒忽然看到在天桥下面,彦语背着一个乳白色的包,用手擎过头顶,跳过水坑跑了过来。
  出租车在他们面前停下来,穆天舒让他们上了车先走,自己站在屋檐下等着彦语跑过来。
  确实,彦语跑过来抬起眼看到他的时候,也只是一愣,继而转过头去。
  hi,又见面了。
  喔是啊,你这是,旅游?
  这个时候她的电话响了起来,苏打绿的《小情歌》,他看着她接起来,眼角都溢出了笑意,哼哈答应了几句就挂掉了。仿佛是跟穆天舒解释,呐,我男朋友在公主坟地铁口等我呢,我先走啦。
  哎彦语,他迟疑了一下,那个,我也要去坐地铁,一起走吧。
  喔。
  天还是淅淅沥沥在下着小雨,两个人仿佛已经不顾得雨水了,甚至彦语伸开了双臂,大声地喊着,啥,清爽的天气真好。
  穆天舒不敢问她过得好不好,明明刚刚听到她说她男朋友怎么样怎么样,也不敢问自从当年放弃了读大学,现在是否有过一点点的后悔。
  就这样走到地铁口,还没有见到她口中的男朋友,就见彦语挥手道了再见。
  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Three
  
  人人都觉得永远会很远,其实它可能短暂得看不见。
  就像当初穆天舒和彦语说永远,却还不是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人都瞧不见。
  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她有一种永远都用不完的冒险勇气。十三岁的时候捅了马蜂窝被追着叮了很多大包,十四岁独自一个人逃了课去西藏,回来时候已经晒得只能看到雪白的牙齿,她的妈妈气得咬牙切齿却对她无计可施。十五岁他们都上了高中,穆天舒老实、沉闷、死板,就算成绩不那么好,却还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而彦语只上了半个学期,就又一次逃课出走了。
  那一次她去的是上海。依旧是把要交的书费资料费等等,加上搜刮穆天舒的种种费用,带上地图和背包。她悄悄地和穆天舒说,你知道么,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离开这个小城市,去繁华的地方看看。
  她用手指着她左心房的位置,表情虔诚地说,这里,属于远方。
  那个时候安妮宝贝的书仿佛毒药一般侵入她的生活。
  这一次出逃并没有打算告诉除了穆天舒以外的人,所以等到彦语的妈妈抹着眼泪找到学校说自己的女儿两天都没回家了吓坏了学校的老师。她坐在校长办公室哭了两天,最后学校终于同意报警。
  随后有穿着便衣的警务人员来到学校秘密调查。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说出彦语失踪前跟谁在一起过,本来, 她在这个学校就因为常常迟到早退,不受老师同学的喜欢。
  每天下午放学去吃饭的空闲时间,穆天舒都会爬到图书馆旁边的天台上,靠着左右边的墙壁上,有曾经彦语刻下的花纹。那花纹仿佛地图一般,很容易就会想到他们在天台上的时光,彦语望着远方信誓旦旦地对穆天舒说,总有一天,我会走遍整个地球。
  那神态,恍若志在必得。
  彦语到达上海的那个下午,上海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走出上海站时就有无数小商小贩站在出口喊着,住宿啦,饭馆啦。彦语抱着背包一刻不停地走过去。不是不害怕的。从前看过的那些个被拐少女啦现在都映在她的眼前。她坐着地铁不知道去哪里,向着郊外走,因为只有那个地方的小旅店自己住得起。
  上海真的很繁华,夜幕降临,霓虹闪烁把她的眼睛都看呆了。她忽然觉得,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在这个城市生活该有多好。
  
  Four
  
  09年的夏天等彦语花了两天两夜看完了吴秀波主演的谍战片《剑蝶》之后,她发疯一样地爱上了少年持重的方滔。这样的男子一定对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五年前是这样的,五年后依旧是。
  还是老上海的场景,石库门,弄堂,法租界的洋房。04年映入彦语眼中的,和这些电视剧里的场景大同小异。她租了一间小小的房间,花掉了随身带的钱的大部分。她想,是要找份临时工做做了,不然就这样回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她买了几份报纸,在狭窄的中间栏里寻找可以当日结算的工作。有手工作坊编制中国结的在她眼里看上去还算靠谱。她顺着地址找过去,走过逼仄的弄堂,被忽然窜出来的黑色的大狗吓得尖声尖叫起来。
  旁边有小孩子哈哈大声笑起来,他们说着快速的上海话,彦语听不懂,但是在他们轻蔑的口气和眼神中,她似乎可以理解出来他们对她并不友善。
  彦语扫了几眼,捡起几块大石头就要向着冲自己来的大狗砸过去,手腕被一个有力的手攥住了,转身看到了一个陌生的,面无表情的少年,被他一把拉到了身后。
  那条大狗见到他,一改凶巴巴的气势,摇起了尾巴。
  苏黎看到身后的小女生已经吓得面色苍白了。
  你没事吧。他用普通话问她。
  彦语甩掉他的手就要跑,她真的很生气了,之前就听穆天舒和她说过,上海人都是很排外的,如今自己真的到了这里,看来还真不假。
  他对着她的背影,喊到,喂,小姑娘,你到这里有事吗?
  废话,谁没事跑到这里找狗咬。但是她没有说出来,只是咬牙切齿地问,你知道这个地址在这附近的具体哪里!
  那个男生可能听出她的东北口音,所以换上一副温柔的笑,说,你是东北的吧,我也是呢。
  
  Five
  
  他是苏黎。彦语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念高二了,而后在她出逃的这一个月里,劳累寂寞孤独都再也不是什么了,常常在不做工的黄昏两个人坐在弄堂口说说家乡话。他是知青子女,初中按照政策回到了上海,这个地方,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这是个小资情结太浓的地方,远远没有一条中央大街方石子路更有味道。
  彦语真的就去了那个手工作坊,距离苏黎的家有三条弄堂的距离,早上从租的房子里爬起来,带上针、线、底板,坐四站公交,再走五分钟,就到了。
  她一直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对这些编啊织啊熟悉得很快,压了两百块钱在老板娘那里,说好了手工计件够了两百块就可以给算工钱外加返还回押金。
  彦语走后五天里,一个电话都没打过。
  她想起了她的妈妈用皮带抽她的那些个片段,就忍不住闭上眼睛关上耳朵只想自己安静过一段时间。哪怕,一个月也好。
  还好她遇到的是苏黎,而不是混混甲,混混乙。
  穿上上海某高中校服的苏黎,有模有样,常常,她在作坊里编着那些中国结,忽然就愣住了神态。和柔柔弱弱的穆天舒相比,他永远对她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后来她看到方滔,便一下子明白,这种致命的吸引力,叫做霸气。
  他往那一站,就有一种威严散发出来。
  仿佛第一次在狭小的弄堂里,他把她拉在身后,那种威严震慑住了恶狠狠的狼狗。
  彦语开始每天都在下工的傍晚等在苏黎家的弄堂口,等他放学,等他从随身带着的书包里掏出很多零食,两个人坐在那里等到天黑,彦语回租的小屋,他回家。
  十五岁十六岁的小孩子没什么防备心的吧,也或许,苏黎也是有一点点喜欢彦语的吧。
  所以在她尖叫着跑来砸苏黎家的窗户时,他在妈妈挑剔的眼光里冲向彦语时,一定有什么无形的力量,让他能够第一时间来到她的身边。
  是在临近凌晨的午夜,天空零星挂着几颗星星。彦语租的小房间进了小偷,她缩在一个小角落里瑟瑟发抖,忽然想念自己温暖的家,想念那个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妈妈。
  还是被发现了。小女孩被两个小偷从角落里拎了出来。彦语吓得喊不出来也站不起来,结结巴巴地说,你们要什么,我全部都给,都给你们!
  哦?这样啊,我们要什么你都给吗?
  说完两个人对着笑了起来。说着开始拽过来发呆的彦语。她迟疑了一秒,开始明白她的处境。
  
  Six
  
  是不是所有的小偷的是贪得无厌的。在彦语交出了所有的钱财之后,还要一些其他的。
  彦语开始挣扎起来,伴随着凄厉的尖叫。周围传出了打开窗户的声音,喊声,叫骂声。然而,却解救了她。
  眼看着有人出来骂街,两个小偷席卷了所有彦语在作坊里赚的钱,逃之夭夭了。
  其实钱没有多少,但是对于彦语来说,却是回家的通道。
  她借着星光,可以看出来,那两个小偷和自己的年纪相仿。
  就是这个年纪,年少轻狂。她可以逃出家近一个月一个消息都吝啬地不去给,他们同样可以为了游戏机吞掉的硬币而抢一个小女孩的钱。一样的,五十步笑百步。
  彦语就那么跌跌撞撞地跑去求苏黎,看在曾经老乡的份上,借钱给她回家。
  那是她出来的第24天,忽然很想家很想家。
  苏黎冲出来看到蹲在家门口哭的彦语,仿佛是只流浪猫流浪狗,缩在一个角落等待着路人带走。
  他看不过去,回家取了自己的衬衫,披在了她的身上。他对着嚎啕大哭的彦语,轻轻地说,彦语,回家吧,上海不是你的家。
  第一次有男孩子搂着微微颤抖的自己回到那个恐怖的小屋,第一次有一个胸膛,可以让受到惊吓的自己,缩在温暖的怀里,睡了过去。
  第二天阳光照旧洒满房间。抬起头就可以看到苏黎长长的睫毛垂下来,他的双手还在揽着彦语。
  也就是那天,彦语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人在异地他乡,是个什么滋味。
  所以,在苏黎买了火车票,送她到上海站,她都一路乖乖地跟着。上车的时候她笑着问苏黎,是不是这么一走,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苏黎笑了笑说,不会啊,你以后可以学导游的,到时候来上海带团,我还可以跟着你免费全国各地旅游呢。
  
  Seven
  
  彦语回到家那天,找她找疯了的她的妈妈,接到从车站打来的电话后就一刻不停地打车去接,看到还带着泪痕的女儿,忍不住抱着就哭了起来。
  旁边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边拍着彦语一边说,哎呀都 别哭了,回都回来了,走,开桌庆祝一下去!
  他们都以为彦语被拐卖了,这辈子,不会再回来了。
  在那些痛哭的脸庞中,她看到妈妈额前的白发,随着微风轻轻飘着,泪痕淌过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刻上了深深的皱纹。她喉咙一紧,抱着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乱跑了,再也不了。
  但是妈妈,我想要学导游,我要带着很多人参观那些城市。
  好好好,只要你好好的,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再也不逼你考大学了,我要的是女儿,我不能没有你啊……
  她又哭了,彦语也哭了。在她模糊的视线里,彦语看到穆天舒远远望向她的那一眼,因为泪水太多,根本没有看清楚那眼神里,包含着什么。
  第二天彦语就去退了学。背着书包回家的时候,在校内口遇到了低着头用脚尖画圈圈的穆天舒。他拦在彦语面前,结结巴巴地问她,你真的要退学不念了么?
  彦语和穆天舒有过太多独处的时间了。在学校里有限的那么几天,十三岁到十五岁三年的时间里,无数次陪着彦语闯荡到那闯荡到那,跟在她的身后小尾巴一艘,说不出这是不是就叫做年少时懵懂的爱。
  但是在彦语那里却不是这样的。她只想着苏黎送她走时说那句话的表情和心理,他和穆天舒是完全不一样的,至少,他给她指明了另外一条生存的道路。
  但是穆天舒揽过彦语亲吻她时,她还是被吓到了。不知道怎么躲闪,也没有反应过来要推开他,她觉得脸上湿润了,在耳边听到很轻的话语,仿佛呓语,他说,彦语,将来做了导游,记得带我去看那些山山水水。
  不久以后,彦语就去了一所北京的民办大学,读了旅游管理专业,终于如愿以偿地从一个小城市,来到了首都。
  08年她还未毕业,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去带着很多人来参观这个城市,也曾作为全陪带团去震后的成都,不管走到哪里,见过的风景都没有04年的上海带给她的震惊。
  也许,等走遍了整个世界,就完成了这么多年的梦想了。那个时候,这颗时时刻刻都要冒险的心,就该安定下来了吧。
  所以她在校内网里讲述了所有自己走过的城市,每天部有固定的人去看她的日志,游记,却感知到有一只眼睛来源于穆天舒,那个把自己捧在手里,却小心翼翼不敢给予任何建议的男孩。
  其实,那个吻,让彦语记了一辈子。
  
  Eight
  
  在彦语拿了第一笔导游费的时候,她就回去上海找苏黎了,却发现,时间刚刚过去了一年两年,上海的变化就这么大,当年逼仄的弄堂,已经再也找寻不到踪迹了。
  有着导游天赋的彦语,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迷失了去往苏黎家的路。
  所以她无所谓地带着团,想着哪一天再遇到苏黎,自己当年欠下的回家的车票钱,是必须要还的,同时,还要感谢他在那一个月给予自己不寂寞的陪伴。
  然而,就在四川刚刚恢复旅游。几乎所有的导游都不愿意去带队,彦语为了那诱人的提成,还是整理了个人物品上路了。
  那个时候奥运会如火如茶地展开,已经接近了尾声。那一年,穆天舒来到过北京,苏黎也来到过北京,只是谁都没有再遇见谁。
  《小情歌》也是那一年风靡了整个北京大街,所以在去四川带队之前,彦语把手机铃声换成了这首听上去就软绵绵让人很舒服的歌曲。
  也许是彦语太想证明给苏黎看,自己终于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游,真的就在去往四川的路上,遇到了另外一个队的游客。彦语已经不太敢认苏黎了,倒是苏黎在那些游客喊着彦导彦导的时候,也跟着喊,彦导,彦导。
  彦语回过头来看到了笑成大嘴巴的苏黎。
  他去北京看了奥运会,那年他大三,再从四川地震区穿越回到上海。就要毕业了,要有一次远足旅行。
  但是我可不是逃出来的呢,哈哈。他大笑起来。一下子,彦语就想到了04年在上海度过的半个夏天。
  他们去了著名的九寨沟。一路上谈了很多,彦语把团给另外一个地导,自己和苏黎渐渐,脱离了组织。
  当初说着要走遍世界的彦语,在九寨沟都还是个生客。等他们发现迷路的时候,却发现回去的路,忽然就不见了。
  山摇地动起来。
  苏黎第一反应,就是余震来了。
  所以他拉着她飞速地跑,身边有石头砸下来,她吓得苍白了脸,仿佛那一年见到一只凶狠的狗,遇上了小偷强盗一样。她紧紧攥着他的手,慌了神。
  
  Nine
  
  可是就这样,当他们跑入半山腰的一个凉亭,苏黎还是被山顶滚下的石头砸中,他用力推了彦语一把,整个人就滚下了山坡。
  等所有的东西都静止不动,等尖声也不再那么刺耳的时候,彦语模糊的眼睛里,看到了苏黎安静地躺在山脚下,被鲜血包围。
  彦语就这么晕了过去。
  因为苏黎跟得并不是彦语的团,所以她什么责任都没有付。
  很长一段时间,睁开眼睛,就仿佛看到了长长的睫毛。08年的初秋仿佛是一场沉睡不醒的梦,睡在04年盛夏。
  终于,选择了不再出去带团。09年旅游管理毕业,导师说,如果你不想去做导游的话,可以去中央电视塔试试讲解员。
  难道你忘了你要走遍世界的梦想了吗?
  很多次在梦中惊醒。这句话仿佛就说在自己的耳边。却终于放弃了奔波选择了安定。
  明明恐高,却还站在两百多米高的塔上给对这里好奇的人们讲解。
  也在校内网上讲自己作为讲解员的一些小的有趣的事。
  有人打来电话,铃声响起时,总会问上一句,这首小情歌,唱给谁听呢?
  再见到穆天舒,仿若又一次见到了余震那一年的苏黎。拉着她的手说,放心;等我毕业,我带你逛遍整个上海城。
  彦语骗了穆天舒,那个时候,她并没有男朋友,却不再想见到从前的人,因为她,忽然想要安定了,在北京选择一个不再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那么工作几年,也许,就能等到可以听这首小情歌的人了吧。
  站在人来人往的地铁口,看着依旧不甘心东张西望找自己的穆天舒,彦语还是落泪了。
其他文献
(1)    “林芭比,你敢在车上跳一支钢管舞吗?要是你跳了,我出二百。”暄闹的地铁七号线,人挨着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儿,表情漠然。我塞着耳塞,听着新出的舞曲。柳清然在我眼前,晃动她的五根手指。说,“你敢吗?林芭比。”  我不理睬她。这节车厢有一半是班级的同学,班干周末组织出来看画展。本来并不想参加,却经不起好朋友纪米娜的游说。她说,芭比,假若你不去,我真的学不会怎么样与他们打交道。他们会排挤我,
期刊
印象里的七月,一定是少不了宙阵雨的。  那种张扬的,盛大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咆哮,冲击着青春里的每个片段。  是谁丢了花伞,把泪落下,又或者,是谁,捡起那本残缺的日记本。  这个夏天,不需要情歌。  我只要,写首想念的歌,给你听。  我只要,有你在心底。    唯有蔷薇不忧伤    作者:蒹葭苍苍/湖南人民出版社  姜蓝蓝6岁时,母亲将她送到槐树街12号的姜饼店,从此她的人生与姜饼娃娃、姜饼秘方、姜
期刊
成长于湖北边陲小镇,爱家乡的明媚山水,和夏夜繁星。  喜爱李宗盛的歌,林夕的词,鲁迅的文,杜甫的诗,一切泛黄时光的电影,和傍晚时分的清蓝天幕。  也曾热血沸腾。现今冷淡、平和、内敛,被身边朋友斥之为老成过甚。不明白生活的意义,然依旧没心没肺地时时呼吸。  文字均乃随意涂鸦。日常懒散,随心随性。常穿着宽大T恤在校园或街上闲逛,不惧人目。面临毕业。彷徨无措。时光潜行依然。  ——关于柒玖    1  
期刊
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在你最年轻最青葱的岁月里,每每回首都难以忘怀,你会记得他喜欢听的歌,记得他掌心的味道,记得他站在甬路高大的梧桐树下,影子盖过了那个时候自卑的、不敢告白的你。是不是,我们成长的岁月里都会经历一场盛大的暗恋,把这些细小的,可以感怀并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小心思永远地铭刻在十七岁光灿的记忆里。    我们的青葱岁月,我们暗恋的路人甲    关键词 三八线 安静 小王子 白杨树  暗恋当事人
期刊
【摘 要】 歌剧《丑角》是由作曲家列昂卡瓦洛创作于1890年的一部以真实事件为创作素材,以一起凶杀案为蓝本的著名歌剧,现实的题材,生动得刻画了人间百态。它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经典之作,与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被誉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双壁。本文主要从这部歌剧的风格流派、角色性格和主要唱段的分析等几个方面浅论男主角卡尼奥的音乐表现。  【关键词】男主角角色性格;主要唱段  一、男主角的角色形象  
期刊
我叫王浩,是《星期9》驻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记者站的站长。  我的性格偏于外向,为人坦率、热情、讲求原则:处事乐观、专心、细致、头脑清醒:富有责任心、乐于助人。我还是—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会不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  周围人说我给人的感觉是温和开朗、稳重宽厚,所以,他们愿意和我做朋友。  我爱好文学、艺术,喜欢写作、摄影,因为这些增强了我的实干能力,让我可以及早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期刊
各位小9的读者们,大家好!  我是《星期9》驻吉林动画学院记者站的站长,孙东升。可能很多同学还没有经历大学生活或者刚刚投入其中,还很茫然。我就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大学学习与生活完全是自主式的,我们离开了家庭的束缚,应试的教育方式,起初都会感到不习惯。但这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培养独立社交办事能力,学习思考能力创造了一个平台。所以,抓住这个精髓所在,同学们就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了
期刊
我始终记得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别人和我比父母,掰口别人比明天。  是的,我的父母从事着我国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虽然他们给不了我丰厚的生活水平,但是他们却给了我永不贬值的明天。记得妈妈这样给我说:父母会慢慢表老,明天却会越来越好。是的,我知道,我赢了,而且会一直赢下去,因为我有了别人比不了的丰厚的明天。  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人背着行李焦急等车的时候,部有守着自己的小难过夜不能寐的时候,肯定
期刊
一    我总是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想念你。    二    阿K在男生宿舍的楼下喊我,那是十二月刚开始下雪的天气,她喊得声嘶力竭,像是随时会断气的精神病人一样。此后这种令路人驻足观望的场景愈发司空见惯。只不过我还是没听懂她到底在喊些什么。在南京读了大学四年,我还是没能学会南京话,不过我骗阿K说我能听懂,就是不会说。阿K一脸疑惑地问,真的?我点点头。后来有一天我终于为我的谎言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有
期刊
01    无法用现存的词汇去描述他,他是宇宙间的一股特殊的能量。他不知道何谓快乐,也不会感受到痛苦,他只是永无止境地平和着,永无止境地美好着。  他的能量足够幻化成美丽的形体,且永远年轻,始终洁净。洁净得如同一缕光线,无法被触摸,但当他来到你身边时,你会觉得温暖和安全。只要他的能量不流失,他将永生。永生的日子会是怎样?如果你问他,他会温暖地笑一笑,说,我有一个使命。  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他看见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