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试验总结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属鲇形目、鮰科鱼类,俗称沟鲇、美洲鲇、美国鮰鱼,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需求量的上升,该鱼的苗种供应量常常满足不了商品鱼养殖的需求,因此,开展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对于深入挖掘该鱼的养殖潜力,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赣州市章贡区水产试验站通过与赣州市水产研究所良种繁育中心合作,2011年共繁育斑点叉尾鮰苗种68万尾,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达73.33%、94.50%和92.35%。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亲鱼池的选择
   亲鱼池面积约3500米2,水深1.5~2.0米,水体透明度>40厘米,水中溶解氧>5.0毫克/升,水体pH值为6.0~7.0,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厘米。试验点交通便利,周边无工农业废水、废渣、废气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水源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
   2.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①亲鱼的选择。斑点叉尾鮰在南方省份3~4龄便可性成熟,但年龄过小或过大的亲本产出的卵黏性较弱,卵黄较少,且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鱼苗的成活率都较低。为保证鱼卵的受精率,本试验选取的亲本年龄为5~6冬龄,体质健壮,人工催产时雌雄严格按1∶1的比例配对。
   ②亲鱼的培育。亲鱼培育分4个阶段,要严格把好每个阶段的技术关。产前培育为每年的3~5月份,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和成熟,此阶段需加强饵料投喂和流水刺激,争取尽早、尽量多地摄食;产后培育为6~8月份,此阶段亲鱼产后消耗体力和能量过多,加之气温较高,应勤注水,以调节水温,每天投喂部分新鲜生鲢鱼片,使亲本体力尽快得到恢复;秋季培育为9~11月份,亲鱼的性腺发育进入新的一个时期,亲鱼培育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年性成熟的质量,需注意加强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冬季培育为12月份至翌年3月,主要原则是管理好水质,当水温略有上升时,可根据天气、水质和亲鱼活动情况适当投喂饲料。
   3. 人工催产
   催产前,尽量挑选头较窄、显得尖而长,生殖孔红肿、呈一纵向裂缝,腹部软而膨胀、富有弹性、有流动感,下颌无黑色斑点的雌鱼;以及头宽,头部中间凹陷,头后部两侧有发达肌肉隆起,生殖孔为一圆锥形突起,孔在突起的尖端中央,呈红点,下颌有黑色斑点的雄鱼。
   催产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催产剂选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地欧酮(DOM)。雌鱼剂量为[LRH-A2 10微克 HCG 1500国际单位 DOM 5毫克] /千克,雄鱼剂量减半。催产剂的注射在晴朗天气的17~19时进行,用生理盐水作为注射用水,每尾亲鱼注射0.5~1毫升,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4. 卵块收集
   根据斑点叉尾鮰在自然条件下喜欢在有鹅卵石、瓦砾堆或乱石堆中产卵的习性,将产卵巢设计成特制的土瓦罐(如图1所示),外形呈椭圆形,长70厘米,中间最宽处直径40厘米,一端敞口,一端留底,开口与底部直径30厘米,底部开直径4厘米的圆形小孔4~5个,以便于提起瓦罐时罐内水的流出,减轻重量。当水温达20℃以上时,向池中放置产卵巢,放置方法为:产卵巢放置在亲鱼池四周,间距5~6米,离岸2~3米处,开口朝向池中央。
   催产后的第三天开始收集卵块,收集时间在每天上午9:30左右,先慢慢将系有塑料浮子的产卵巢开口端向上提,但不要露出水面,看是否有雄鱼护卵,如有将其赶走,然后手伸入巢内轻摸,发现卵块轻轻取出放入桶中,带水运往孵化房,动作要迅速,温差不可超过2℃,同时要在桶上加盖遮阳网。
   5. 受精卵孵化
   图2是笔者为斑点叉尾鮰设计的专用孵化槽,规格为200厘米×50厘米×30厘米,一头进水一头出水,进水口比出水口高,出水的一头还有1个可以插拔的溢水口,换水时可很好地将残留的饵料和杂物清除,将溢水口的管子拔下后,又可以作为出苗口。孵化槽的中间放置4~5个孵化篓。为了节省成本,孵化篓可用家用的圆形洗菜篮代替,用铁丝固定在孵化槽上,高低可根据水位来调节,在篮子下方用细线捆绑2~3个增氧头,增氧头可搅动槽内水体,这样在给水体增氧的同时,使卵块轻轻漂浮,以增加卵块吸收氧气的面积,推动水体中有机物的排出。
   孵化前调节好水温,最适温度为26~28℃。卵块下篓前需进行杀菌消毒,方法是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分钟,在受精卵未显现黑色眼点前,每天需再浸洗1次,时间为15~20秒。孵化过程中,要防止阳光直射,卵块不宜过大,超过500克/块时应分成若干小块,同时要经常翻动卵块,及时清除未受精卵和死卵,以防感染水霉病。
   二、结果
   斑点叉尾鮰受精卵为橘黄色透明的沉性卵,卵径2~3毫米,卵膜多,黏性极强,黏结成团块状。当水温在(28±2)℃时,从受精卵到鱼苗出膜约需145~160小时,刚出膜的仔鱼全长0.5~0.8厘米,呈金黄色或橘黄色,卵黄囊桃红色,形似蝌蚪,集群沉于孵化槽底四角或边沿,出膜后3~4天开始摄食。
   试验期间,催产亲鱼2批,共30组,繁育斑点叉尾鮰苗种68万尾。亲鱼催产率、鱼卵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分别达73.33%、94.50%和92.35%,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三、讨论与分析
   斑点叉尾鮰的人工繁殖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亲鱼的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出苗率,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认真、细微,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孵化前亲本的培育和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1. 斑点叉尾鮰原属肉食鱼类,在天然水域幼鱼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成鱼则以浮游生物、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螯虾、甲壳类、绿藻类、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小杂鱼等为主要饵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鱼各阶段均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为保证亲本的体质,亲鱼培育过程中还应加强动物性饵料的投喂,这样对促进其性腺发育,保证受精卵的质量和数量有重要作用。
   2. 孵化管理除了调控水质、控制水流、随时检查、清除污物外,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消毒防病工作。一是要对孵化设备进行消毒,受精卵移入孵化槽前也应消毒,在孵化过程中每天用药消毒1次,直至出现黑色眼点为止。用药应均匀,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防产生抗药性。受精卵消毒还可选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和60毫克/升亚甲基蓝溶液。二是注意每天翻动卵块2~3次,如发现有卵块染病,应立即移出。三是未受精卵和死亡的鱼卵易感染真菌,卵块表面会出现白色或褐色的棉絮状物,真菌也易感染健康鱼卵,应立即用福尔马林浸泡消毒,但在出膜的前一天忌用福尔马林处理。
   3. 刚孵化出膜的卵黄苗,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体质弱,卵黄较大,不能自由游泳,只能借助水体的流动而上下翻动,因而需要进行暂养。待幼苗快吸收完自身的卵黄后,开始有一定游动能力,再将幼苗放入暂养池中暂养一段时间,暂养2天后要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水蚤等,投喂采用少量多次。下池的时间一般为出膜后7~8天,体长10~15毫米。
  (作者联系地址:王治铭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产试验站;张建铭 江西省赣州市水产研究所 邮编:341000)
其他文献
全国首个“国家薯类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日前在北京成立。联盟成立后,将建立一个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薯类深加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我国薯类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介绍,我国对薯类的利用研究和综合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薯类深加工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迫切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由秦皇岛鑫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相关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組建
编者按:最近,上海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可见,病死猪、猪粪尿、污水等猪场废弃物处理不好,不仅污染生态环境,而且危害生猪自身以及人类健康。规模猪场废弃物排放量大,更应注重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特将两地的废污处理经验介绍如下,供养猪场(户)参考。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不断增加,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环保部门污染源
<正>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唯一的水电铝企业,以云南得天独厚的水电绿色能源为依托,致力于铝冶炼、铝加工、铝应用产品全流程绿色制造,通过
党参是鄂西北高山地区种植的主要中药材之一,紫纹羽病(俗称“锈腐病”)是当地党参上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病害。该病为害党参植株根部,轻者导致根条瘦小、呈锈褐色,减产10%~20%、减收20%~30%;重者导致整个根条干腐或湿腐坏死,减产、减收幅度达50%以上,严重影响党参的品质与产量。现将其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主要发病症状  紫纹羽病在党参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初发病时,根部表皮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为寻找防治豆荚螟的理想药剂、提高防治效果,2011年9月我们选择了6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对象、时间与地点 试验对象为豇豆豆荚螟,豇豆品种为黑籽油青。地点选择在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张华平豇豆园,试验田面积1亩,土壤为
不育是男科门诊常见疾病,目前认为不育不仅是个人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社会问题,是许多国家生殖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孕不育夫妇中约20%的不育症完全是由男方原
山楂红蜘蛛,是鲁南果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为害苹果、梨、桃、杏等30余种果树。为害严重时,树体早落叶,造成发二次芽,开二次花,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山东省临沂市的科技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山楂红蜘蛛的发生和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摸清了该虫在鲁南果区苹果上的发生规律,并总结出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发生规律   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6~9代。据临沂市农业局陈修
毛竹林一旦发生食叶害虫,轻者竹林少发笋,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若虫口密度高,竹林就似火烧状,使笋竹绝收,五六年都无法恢复正常生产能力。笔者根据实际探究结果,将毛竹食叶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1. 食叶害虫的种类  主要有刚竹毒蛾、竹蝗、竹螟和竹舟蛾。  2. 发生规律  ①刚竹毒蛾。为害毛竹、花竹、紫青皮竹等。以幼虫为害竹叶,为害轻时竹笋显著减少,大发生时大片毛竹被毁。1年发生
为了有效改良水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促进养殖增效,笔者在中华鳖外塘养殖池内套养了湘云鲫苗种。在不单独投喂湘云鲫饵料的情况下,达到了鳖鱼共生、节能高效的养殖效果。
金百秀,又称坪安4号、坪安5号、消杂,是英国H.L草坪化学公司近年来研究生产出的一种新的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特别适于防除马尼拉草坪的各种杂草。  马尼拉属结缕草系列暖季型草坪,具有喜温、喜光、喜湿,耐旱、耐寒、耐阴,耐践踏、耐修剪等优点,是铺设草坪的最佳草种之一,广泛用于南方地区(黄河以南)园林绿化、庭院绿化及道路绿化。该草坪在生长过程中如遇到杂草,依靠人工除草又无法控制,就必须采用化学除草,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