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19例,行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方法将原人工晶状体复位。对术后3d及术后2年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散光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视力0.22±0.10,最佳矫正视力0.71±0.18,角膜散光(0.76±0.29)D,眼压(16.21±4.29)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25.58±439.53)个/mm2。术后3d视力0.69±0.14,,最佳矫正视力0.83±0.16,眼压(17.53±5.07)mmHg。术后2年视力0.80±0.15,最佳矫正视力0.89±0.14,眼压(16.37±4.87)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084.79±434.06)个/mm2,角膜散光(0.78±0.33)D。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d、术后2年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0,P <0.01,t=-5.40,P <0.01;t=-16.13,P <0.01,t=-6.42,P <0.0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2年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P <0.01),但无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眼压、角膜散光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0;t=-0.91,P=0.375)。
结论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避免了人工晶状体更换所需的扩大切口及缝合带来的散光和剪断人工晶状体襻等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扰动,减少了眼前段手术操作,损伤小,视力恢复快,安全有效,但更长期的安全性有待于更多数量的病例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