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的科学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课程,在科学教学中老师不单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新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小学科学老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正确方法。本文阐述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来构建一个情景,这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老师要能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和课本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根据学生认知的逻辑,构建一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在情景里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比如,在学杠杆原理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让同学们通过一根木棒来进行力量比赛,力量较大的同学在离木棒支点比较近的一端,力量较小的同学在离木棒支点比较远的一端,同学们会惊奇的发现,力量较小的同学竟让可以轻松取胜。于是,就会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讨论,在听了同学们不同的见解之后,老师再给予纠正。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就变的生动而有意义了。如此说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善于发现知识本身的魅力,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就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接,易懂。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自然科学,科学课程不仅不乏味,而且很有用。从而使学生从心底爱上科学,乐于发现,主动探究,激发想象,不断创新。
  二、变换教学的环境
  小学生就像初升的太阳,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天真无邪,喜欢探索,又很爱玩。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领到花园,树林等等环境里,让课程的学习更贴近自然,利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发现,更快的去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植物的叶子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先布置一个课前作业,让学生自己去采集一些各式各样的叶子,上课时大家分别展示自己的收获,对比叶子的不同。接下来带领全班同学自己动手制作植物的标本。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拓展思维,引导学生用采集来的叶子去组成不同的形状,在快乐的同时开发智力。同样,在学习花的结构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带学生到花园,果园或者田野里,让学生欣赏到百花齐放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在赏花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们发现花的不同,介绍花的种类,并让他们去细心观察每一朵花的结构,告诉他们什么是花瓣,什么是花蕊等等。这样就把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了起来,他们会更加细心,更加认真的观察和学习。这种上课模式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感受自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小学教育里,教学生怎样做人和教学生文化知识一样重要。为此,老师应该与学生多加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学生常常出现偏科现象,有的课很喜欢,有的课却总是提不起兴趣。这往往和老师上课的风格有关,任课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常常能赢得同学们的喜爱,学生就会喜欢,甚至期待老师来上这一门课,即使学生这一科的成绩并不是很优秀,学生还是会有兴趣听老师讲。因此,老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经常关心学生的家庭状况,关心他们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课余爱好等等。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开导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起做游戏等等。这样起码可以让学生不再讨厌课堂,进而渐渐喜欢上课堂,喜欢上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还在成长阶段,他们常常希望能得到外界的认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真正的水平和能力来正确评价他们,不管评价过低或者是过高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正确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能够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能力。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表扬个别表现好的学生上课专心,坐姿端正,鼓励大家像他学习。这样不仅鼓励了表现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好习惯,同时也给表现不好的同学敲响了警钟。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老师都可以通过言语,手势,眼神,给予学生响应,鼓励他们踊跃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这样小小的一个细节也会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认同,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做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小小的奖励。实践证明,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对学习更感兴趣。
  五、结语
  在小学科学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不必局限在对课本内容单一的讲解上。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比如,构造相关情景,组织活动和小游戏,变换教学的环境等等来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趣。从而更大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汝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2]王胜燕.小学科学课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09(07)
  
其他文献
人们都说英语很重要,但英语至今还不是一门受宠的学科,很多的无奈和尴尬常常困扰着英语老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来激活高中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兴趣是第一老师。激活高中英语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激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我的教学尝试如下:  一、 微笑耐心教学,课堂用语积极阳光。  学习非一蹴而就,并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堂内教师的微笑和耐心会为学生营造一种更加轻松和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乐学、善学,一直是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致力的方向,自从2008年底,我校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分组联动”教学,在运用此方法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我和学生们受益匪浅。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满堂灌”,“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其实这样反倒造成了学
【摘要】视唱教学是中职学前音乐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视唱能力是学习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中职学生音乐素质偏低,视唱和听觉方面能力薄弱等普遍存在的情况。  【关键词】视唱教学;教材内容;内心听觉;心理准备  【中图分类号】G633  通俗的说,“视唱”就是拿到一份乐谱看谱即唱的技能,一般分为简谱视唱和五线谱视唱两种,需熟练掌握各种谱号,区别不同音之间音高的不同,以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长短
摘要:词汇是高中生英语学习与应用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全面提升的基础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如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展开了探讨,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及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
摘要: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探索者,又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者。在职中英语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学习环境,打破思维常规,提升基础训练,善于质疑问难,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职中学生;英语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0    国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来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及创新思维的通行证。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新的
目的:通过建立幼鼠内毒素血症肠黏膜损伤的动物模型,检测肠道核因子-κB(NF-κ B)的活化水平及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探讨NF-κB活化与肠黏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全过程,本文从深入钻研课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等方面来全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623.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
【摘要】现在,课堂教学依旧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学生学习热情差,教师准备工作不充分。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给出了解决之道,希望能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初中;教学效果;因材施教  【中国分类法】:G633.6  1.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