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对于经济快捷、交通便捷的航空体验社区,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这一时下最火的概念。在我国,随着近些年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通用航空的发展以及私人飞行的起步,通航小镇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许多国内的飞行爱好者,对于具有飞行氛围和飞行文化的航空体验社区,充满向往,渴望在周末或假期时,驾驶着自己的飞机,与亲人朋友一同前往某个旅行圣地度过。
【关键词】航空体验社区;通航小镇
目前,在全世界约有34万架通用航空飞机,其中美国约占2/3。在美国,可使用通用航空器和直升机着陆的机场达到17500个,航空公司航班可达500个机场;约60万人拥有飞行执照,供私人驾驶的商务飞机约2.5万架;有10万架私人飞机;约1.5万家公司拥有自己的通用航空商务飞行。根据Living With Your Plane(航空小镇名录和资源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大约共有600多个航空小镇,其中美国有将近500个;其余的则分布在欧洲、澳洲、南美等地区。
航空体验社区首先应是一个为人服务的生活家园,像许多住宅区一样,这里的别墅是居民日常生活居住的家园;其次,除了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各种设施之外,还必须建设符合通航需求的机场、道路等。在美国的航空体验社区,实际上分为各种规格、规模的,叫做Residential Airpark,和现在国内的许多住宅社区是同一类概念,不同的是,美国航空社区是可以支持飞机起降、出入的,同时具有完善的相关配套服务。从目前世界各地的通用航空发展情况来看,航空体验社区一般可以分成住宅型、旅游型、会展型和商业型。
第一种住宅型:是时下美国最多、最流行、也最典型的Airpark。除了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外,还拥有供飞行所需的各类设施:大型机场、跑道和滑行道、停机库、停机坪、FBO,带有机库并与机场跑道相连的别墅;同时还可拥有高尔夫球场、休闲广场、绿化公园、高级餐厅和俱乐部等。该种类型社区远离繁华喧闹的都市区,风景宜人,环境优雅;别墅多为独门独栋,彼此距离较远,机库泳池完善,每栋均可直接与跑道或滑行道相连。连接机场和别墅之间的道路,在规划建设时较为随意,追求与附近建筑、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生态相均衡。社区内的许多道路并不对外开放,只允许社区内居民使用,具有严格的私密性。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加州波特奥兰治的云杉溪机场(Spruce Creek Airport),便是最著名的住宅型航空体验社区。机场为私人所有,拥有一条1220*54米的跑道,周边布置有1300个住户,还有一个锦标赛高尔夫球场、俱乐部等设施。
第二种旅游型: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航空体验社区,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建立娱乐设施,使通用航空与这些资源充分融合,促进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每栋别墅均建有自家机库,可直接通向滑行道或跑道。注重生态环境的同时,可提升道路安全和舒适感,虽然道路也较为随意,但要注意与机场之间的相互协调。
位于新西兰南岛,瓦卡蒂普湖北岸的皇后镇机场(Queen Airport),是典型的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周边开发建有高端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葡萄酒庄园,可提供户外探险等娱乐项目。
第三种会展型;依托区域或全国性的航空博览大会及展览展示资源发展起来的航空体验社区。主要为一层停放小型飞机和私家汽车,二层及以上均是正常居住别墅的飞行社区(Fly-in Community),具有现代风格,在提供正常居住生活体验的同时,可以让飞行爱好者们便捷舒适的进行飞行体验。
位于美国五大湖区温尼贝戈湖湖畔奥什科什市南侧的威特曼机场(Wittman Airport),因每年七月在此举办的飞来者大会(EAA)闻名全球。
第四种经济型:围绕飞行,配套飞机托管、销售、维护、维修、航材、航油等服务的航空体验社区。与住宅型相比,工业色彩浓厚一些,机库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连接。位于靠近城市的公共型通航机场周围,具有较多商务航班,周边拥有众多商业或工业聚集区。在规划设计连接机场和各个别墅之间道路时,简单快捷,直接方便,注意人、车、飞机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他们之间的联系。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约翰韦恩机场(John Wayne Airport),以通航為主,兼有支线飞行,在北部形成以商务及行政办公为主导功能的商务区。
2014年我国运输飞机机队规模达到2370架,但通用航空方面,201 5年底通用航空企业适航在册航空器总数仅有1866架。在美国,通用航空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商业航空;但在我国,尽管商业航空已跻身于全球第二,可通用航空才刚刚起步。现阶段我国通航产业结构不完整,空域(尤其是低空空域)浪费大,通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但随着低空领域的开放,巨大市场正逐步形成。
通航小镇是指围绕通航核心业务与基础设施,可具备生产、居住、商务、休闲、旅游、会展等多种功能指向的城镇化聚集区。规模可大可小,功能可全可简,与我国现行的行政辖区上所指“镇”并无直接联系。我国通航小镇的建设,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借鉴国外经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上述四种类型的航空体验社区,进行搭配,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融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现阶段我国通航小镇建设,根据人口聚集程度、经济发达程度、生态环境资源优劣以及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基本可以归纳为三大发展带、五大核心城市群、若干重点区域。这些地区空域条件好,符合国家宏观战略发展方向;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
目前我国通航小镇建设,多为产业园的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多由政府带头规划实施,难以像美式航空小镇那样自由发展。但可以充分结合该地区的旅游、自然、休闲、生态等资源,合理布局,优先建设航空体验社区,帶动周边地区服务业、建筑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品味。伴随我国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兴起一股建设通航小镇的潮流。而以航空体验社区的形式让通航飞机飞起来,又能进一步催化通航小镇在我国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航空体验社区;通航小镇
目前,在全世界约有34万架通用航空飞机,其中美国约占2/3。在美国,可使用通用航空器和直升机着陆的机场达到17500个,航空公司航班可达500个机场;约60万人拥有飞行执照,供私人驾驶的商务飞机约2.5万架;有10万架私人飞机;约1.5万家公司拥有自己的通用航空商务飞行。根据Living With Your Plane(航空小镇名录和资源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大约共有600多个航空小镇,其中美国有将近500个;其余的则分布在欧洲、澳洲、南美等地区。
航空体验社区首先应是一个为人服务的生活家园,像许多住宅区一样,这里的别墅是居民日常生活居住的家园;其次,除了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各种设施之外,还必须建设符合通航需求的机场、道路等。在美国的航空体验社区,实际上分为各种规格、规模的,叫做Residential Airpark,和现在国内的许多住宅社区是同一类概念,不同的是,美国航空社区是可以支持飞机起降、出入的,同时具有完善的相关配套服务。从目前世界各地的通用航空发展情况来看,航空体验社区一般可以分成住宅型、旅游型、会展型和商业型。
第一种住宅型:是时下美国最多、最流行、也最典型的Airpark。除了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外,还拥有供飞行所需的各类设施:大型机场、跑道和滑行道、停机库、停机坪、FBO,带有机库并与机场跑道相连的别墅;同时还可拥有高尔夫球场、休闲广场、绿化公园、高级餐厅和俱乐部等。该种类型社区远离繁华喧闹的都市区,风景宜人,环境优雅;别墅多为独门独栋,彼此距离较远,机库泳池完善,每栋均可直接与跑道或滑行道相连。连接机场和别墅之间的道路,在规划建设时较为随意,追求与附近建筑、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生态相均衡。社区内的许多道路并不对外开放,只允许社区内居民使用,具有严格的私密性。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加州波特奥兰治的云杉溪机场(Spruce Creek Airport),便是最著名的住宅型航空体验社区。机场为私人所有,拥有一条1220*54米的跑道,周边布置有1300个住户,还有一个锦标赛高尔夫球场、俱乐部等设施。
第二种旅游型: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航空体验社区,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建立娱乐设施,使通用航空与这些资源充分融合,促进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每栋别墅均建有自家机库,可直接通向滑行道或跑道。注重生态环境的同时,可提升道路安全和舒适感,虽然道路也较为随意,但要注意与机场之间的相互协调。
位于新西兰南岛,瓦卡蒂普湖北岸的皇后镇机场(Queen Airport),是典型的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周边开发建有高端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葡萄酒庄园,可提供户外探险等娱乐项目。
第三种会展型;依托区域或全国性的航空博览大会及展览展示资源发展起来的航空体验社区。主要为一层停放小型飞机和私家汽车,二层及以上均是正常居住别墅的飞行社区(Fly-in Community),具有现代风格,在提供正常居住生活体验的同时,可以让飞行爱好者们便捷舒适的进行飞行体验。
位于美国五大湖区温尼贝戈湖湖畔奥什科什市南侧的威特曼机场(Wittman Airport),因每年七月在此举办的飞来者大会(EAA)闻名全球。
第四种经济型:围绕飞行,配套飞机托管、销售、维护、维修、航材、航油等服务的航空体验社区。与住宅型相比,工业色彩浓厚一些,机库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连接。位于靠近城市的公共型通航机场周围,具有较多商务航班,周边拥有众多商业或工业聚集区。在规划设计连接机场和各个别墅之间道路时,简单快捷,直接方便,注意人、车、飞机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他们之间的联系。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约翰韦恩机场(John Wayne Airport),以通航為主,兼有支线飞行,在北部形成以商务及行政办公为主导功能的商务区。
2014年我国运输飞机机队规模达到2370架,但通用航空方面,201 5年底通用航空企业适航在册航空器总数仅有1866架。在美国,通用航空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商业航空;但在我国,尽管商业航空已跻身于全球第二,可通用航空才刚刚起步。现阶段我国通航产业结构不完整,空域(尤其是低空空域)浪费大,通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但随着低空领域的开放,巨大市场正逐步形成。
通航小镇是指围绕通航核心业务与基础设施,可具备生产、居住、商务、休闲、旅游、会展等多种功能指向的城镇化聚集区。规模可大可小,功能可全可简,与我国现行的行政辖区上所指“镇”并无直接联系。我国通航小镇的建设,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借鉴国外经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上述四种类型的航空体验社区,进行搭配,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融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现阶段我国通航小镇建设,根据人口聚集程度、经济发达程度、生态环境资源优劣以及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基本可以归纳为三大发展带、五大核心城市群、若干重点区域。这些地区空域条件好,符合国家宏观战略发展方向;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
目前我国通航小镇建设,多为产业园的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多由政府带头规划实施,难以像美式航空小镇那样自由发展。但可以充分结合该地区的旅游、自然、休闲、生态等资源,合理布局,优先建设航空体验社区,帶动周边地区服务业、建筑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品味。伴随我国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兴起一股建设通航小镇的潮流。而以航空体验社区的形式让通航飞机飞起来,又能进一步催化通航小镇在我国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