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以提高社区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方法 对来自海淀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10名社区护士采取“理实一体化”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2年,共10期;培训前后分别对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 110名受培训的社区护士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社区护士心肺复苏培训后平均分数为(94.8±2.5)分,明显高于培训前的(49.4±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098,P<0.05).培训后,社区护士的仪表、评估判断、操作过程、操作后用物整理、理论提问等5个分项操作技术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3.5±2.0)比(4.8±1.0)分,(3.2±1.5)比(9.2±0.5)分,(33.3±6.2)比(65.8±2.3)分,(8.0±1.4)比(10.0±0.0)分,(1.4±1.1)比(5.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34,-40.942,-49.727,-15.041,-34.258;P <0.01).培训前心肺复苏操作以按压幅度过浅、按压频率过慢、简易呼吸送气量送气过少为主,分别占73.6%(81/110),52.7%(58/110),55.5%(61/110),操作符合率分别为12.7%(14/110),19.1%(21/110),19.1%(21/110),培训后符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80.0% (88/110),82.7%(91/110),84.5%(93/110),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093,89.120,94.379;P <0.01).结论 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对社区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可增加社区护士的急救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有利于社区居民得到及时的院前急救,提高社区卫生的医疗质量。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摘 要】
: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以提高社区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方法 对来自海淀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10名社区护士采取“理实一体化”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2年,共10期;培训前后分别对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 110名受培训的社区护士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社区护士心肺复苏培训后平均分数为(94.8±2.5)分,明显高于培训前
【机 构】
:
100190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护理部,100190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门诊,100190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护理部,100190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门诊,100190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社区,100191北京大学护理学
【出 处】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18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总结髋人字石膏固定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82例患儿术后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范围从乳头处经胸腹部,包括患侧髋关节及整个下肢至趾间关节,健侧至腹股沟韧带下缘,同时注意对骨隆突处加以保护.结果 82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无术后石膏压疮、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确掌握髋人字石膏的制备、应用及护理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早日恢复的关键,也是预防髋人字石膏固定并发症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名,对照组按常规教学计划实施带教;观察组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沟通方式训练.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在入科时和出科时对两组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结果 两组护生入科时CTDI-CV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生
患者男,36岁,硕士毕业,职业为IT工程师.主因发作性意识障碍5个月,言语异常1周人院.患者5个月前因工作劳累过度,于2011年12月17日以"继发癫痫,脑炎"收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入院后检查线粒体脑肌病A3243G基因未见异常,脑电图轻度异常,治疗给予抗癫痫、抗病毒、能量合剂、补充叶酸、电解质,言语功能康复后于2012年1月6日出院,出院后患者基本能正常工作.但2012年4月19日再次因工作过度
目的 通过评估及满足脑卒中照顾者的需求,提高脑卒中照顾者照顾能力,为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7-12月将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调查,按照单双住院号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出院准备计划分别在入院后24h内、出院前1周、出院后l周使用脑卒中照顾者需求问卷对脑卒中照顾者进行评估,根据照顾者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为幼儿提供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晨间户外锻炼活动能够从幼儿的兴趣、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机会,在晨间锻炼活动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组织,能更充分地发挥幼儿的能动性,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在锻炼中形成乐于交往、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9例断指再植术且应用舒适护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舒适度调查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及比较.结果 不同断指再植术后体位、环境、再植指血运及是否受止痛与禁烟指导、受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及心理因素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不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维生素B6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对胃肠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联合维生素B6足三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6.35 ±2.26)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8.05±2.36)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25±1.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妇产科门诊定期行产前检查的320例孕28周以上、无妊娠高危因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干预组妇女接受根据她们自身需要设计的健康教育干预,并给予无痛分娩.对照组妇女接受常规孕期检查及指导.观察两组妊娠妇女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原因及巨大儿、胎儿窘迫和头盆不称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剖宫产率为16.25%,对照组为63.1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前饮食种类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以及患者对饮食改变的接受程度和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94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结肠镜前1d晚餐的不同进食情况随机分为普食组30例、半流食组32例和禁食组32例.观察3组患者、服药剂量、饮水量、不良反应以及其对不同饮食情况的接受程度,并观察肠道清洁度.结果 3组患者服药剂量、饮水量、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通过对某社区人群在“生前预嘱”理念的认知态度调查,了解目前城市社区人群认知“生前预嘱”的现状.方法 对某社区人群200人进行死亡态度及“生前预嘱”认知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选择与尊严”网站关于居民对“生前预嘱”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为基础,按实际情况自行修改而成.全卷和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800 0以上,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3方面,其问卷方差的总解释率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