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267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法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方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法对于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介入治疗;肿瘤间质治疗;肝癌;免疫
  介入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无法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量的临床报道显示显示,介入治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情况,且治疗后患者的免疫能力恢复较慢[1],患者极易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一系列的感染性疾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免疫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介入治疗法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法进行了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50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8.3±4.2岁,这50例患者中,其中25例患者接受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肿瘤间质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48.9±4.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48.1±3.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FAC Scan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鼠抗人CD3+、CD4+、CD8+单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BIO450型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ELISA试剂盒(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1.2.2临床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法(TACE)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根据TACE术后患者瘤灶内残留碘油化疗药物乳剂的沉积情况[2],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使用20G无水酒精穿刺针(COOK公司)进行穿刺,经患者皮肝刺入至肝残存的瘤灶靶区。DSA确认针尖进入患者残余瘤灶内后,根据患者残留瘤体的大小给予适量的碘油化疗药物进行肿瘤间质治疗,病灶瘤体体积较大的患者可分多次多部位给药。
  1.3统计学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25(例),CD3+(56.71±3.21%),CD4+(28.89±3.49%),CD8+(29,77±3.53%),CD4+/CD8+(0.99±0.33%);對照组25(例)CD3+(55.34±4.12%),CD4+(28.81±3.29%),CD8+(28.69±3.71%),CD4+/CD8+(1.03±0.31%),P>0.05。
  治疗后:观察组25(例),CD3+(63.72±4.01%),CD4+(31.88±3.13%),CD8+(27.78±3.83%),CD4+/CD8+(1.15±0.36%);对照组25(例)CD3+(67.14±4.29%),CD4+(34.97±3.48%),CD8+(28.19±3.91%),CD4+/CD8+(1.53±0.43%),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为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是决定人体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中心环节[3],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与肿瘤的发展、转归具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在常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肿瘤间质治疗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降低了SIL-2R水平,说明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纠正单纯介入治疗中患者的免疫抑制,利于患者治疗后病情的康复及转归。因此介入治疗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法对于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庄晓明.肿瘤坏死因子2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甲状腺肿瘤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32-36.
  [2]林志芳,贾冰,全毅,等.介入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33(15):2294-2296.
  [3]张军华,王华明,董景辉,等.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影响碘油沉积的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37-19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肾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5-200min,平均时间为60min,失血量为35-125ml,平均为45ml,1例患者因囊肿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4-9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疗效显著。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