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狙击手特训绝技(三)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檐走壁之功,非一朝一夕練成,需从基础起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每日练习,不可跨越式发展。“贵有恒不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就怕一日曝十日寒”。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一日养十日,就会“一日不练十日空”。强度上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不顾自己身体的承受程度而拼命加练。
  狙击手的“飞檐走壁”由负重练习、力量练习、灵敏练习、速度练习、技巧练习等组成。

负重练习


  在身体素质练习的过程中,只以自身重量练习走、跑、跳、投、抓、拉、爬等基础体技能,固然也会提高相应的体技能素质,并且不觉得那么吃力,但时间长了练习者会感到体技能水平提高并不明显,始终达不到更高境界。所以,在体重之外加上各种重物(如钢板绑腿,着钢板背心,钢板绑手或扛圆木、沙袋等)进行负重训练,则是快速提高成绩,早日达到高境界的有效途径。负重训练,一开始虽然感到有些吃力,有些艰难,行走不便,甚至于笨拙,但经过长时间艰苦锻炼一段时间后,去掉附加在身上的重物,自然感觉到十分轻灵,行走奔跳也会非常舒适和迅疾,窜上纵下如飞燕落叶。故特种兵训练之武装越野、负重跑、负重攀登等,就是为了去重后身法轻灵。
“圆木在移动”——负重训练
徒手抓握
抓沙练习

力量练习


  力量是进行所有体力活动的基础,是决定能否飞檐走壁的重要素质。力量练习分为上肢力量练习、下肢力量练习和核心力量练习。狙击手要练就飞檐走壁之功需要综合发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下肢的蹬踏、上肢的攀爬、腰腹的屈伸和扭动等是狙击手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的基本素质。
  上肢力量练习 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多以十指的抓握力、两手腕力以及两臂的推、拉力为主。抓握力的训练可徒手训练,也可利用器材进行训练。徒手训练时可双手紧握- 张开- 紧握- 张开,反复抓握,抓握次数越多越好。抓握累了就休息,可反复练习多组,站着、走着、坐着、躺着皆能练。还可以在脸盆里放细沙,十指由上至下插入沙盆,进行抓沙练习。每组抓沙无数次,直到抓握不动才休息,休息过后再练习,重复练习多组。亦可利用单杠,靠手指的力量做引体向上,反复练习,每天坚持,增强指尖力量,练就指尖就能上单杠的技能。两手腕力的练习多以器材练习为主,可利用腕力器甩腕练习,每次3 分钟,组间休息30秒,每次重复练习5组;也可利用单杠进行练习,自重吊杠或负重吊杠,两臂伸直,对手腕进行屈伸练习,多次屈伸,累了下杠休息,每次重复练习多组。两臂的推、拉力练习以器械辅助为佳,多以单杠引体向上(可负重,不得腹摆)、爬绳、爬杆等进行两臂拉力练习,以单、双杠臂屈伸(可负重)进行两臂推力练习。
单指引体向上
单杠屈腕
爬杆
爬绳
单杠臂屈伸
双杠臂屈伸
杠铃深蹲
蛙跳
脚外侧着地走

  下肢力量练习 下肢力量是跑、跳、踢、蹬、蹲的基础,主要包括大腿力量、小腿力量、脚踝力量、脚掌力量等。下肢力量的训练应根据受训者的体技能水平,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强度、训练量进行训练。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深蹲对大、小腿肌肉进行刺激,或进行负重跳跃练习、负重加速跑、上坡跑、功率自行车等方法或器材对下肢的蹬踏力进行练习。练习的次数、组数可根据受训者的训练水平而定。可采用脚外侧着地(负重)行走或台阶(负重)提踵对脚踝力量进行训练,增强脚踝周围韧带的弹性,提高脚踝的灵活性,以防止脚踝扭伤或骨折。
  核心力量练习 所谓“核心”是指人体的中枢环节,即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核心肌肉是环绕在躯干周围的肌肉,包括腹肌、髋部肌群等。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活动、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狙击手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起着稳定和支撑作用。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仰卧起坐、仰卧举腿、平板支撑、压腿背起等多种训练方法,亦可负重进行上述训练,训练量及训练强度依据受训者的体能基础进行确定,并定期增加。
  协调能力练习 飞檐走壁,是力量和技巧的完美运用。没有力量,就算拥有再好的技能,也难以达成目的;力量和技巧同时具备,但协调性不足,也难以圆满完成动作。所以在进行训练时,要安排力量和协调性交叉练习、共同发展。机体的协调性对动作质量的高低有着较大的影响。协调性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可徒手负重练习、可借助器械进行练习,多以徒手负重进行训练。在地面画一条直线,利用双脚前后跳、左右跳,单脚前后交替跳、交叉跳等动作进行练习。
臺阶提踵
仰卧起坐
仰卧举腿
平板支撑
压腿背起
直线双脚左右跳

  也可利用“步步登高”进行练习,“步步登高”动作相对静止,单脚支撑- 另一脚放于支撑腿膝盖上-一肘顶于膝盖上- 一手推一肘- 一手推下颚,保持姿势3 分钟以上。“步步登高”既可以练习协调性,也可以发展受训者的核心控制力。原地徒手练习后,先手脚并用在平地上进行爬行训练,提高机体协调能力,尔后逐渐上升到攀岩墙进行攀登训练,可有效锻炼手指的抠(抓)力、手臂的拉力、腿部的蹬力及机体的核心控制力。

灵敏练习


  身体不灵敏,反应笨拙,力量再好也难以实现“飞檐走壁”,所以身体的灵敏性训练对于轻松“飞檐”/ 灵活“走壁”非常重要。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8”字追逐灵敏跑、敏捷梯训练、踩桩冲刺跑、横向快速移动等方法,最常用的是“8” 字追逐灵敏跑及踩桩冲刺跑。“8”字追逐跑场地的布设是:在一个平整地面上,画两个相切的直径5米的圆,或利用标志碟摆两个相切的直径5 米的圆,形成一个“8”字,两人一组围绕“8”字外侧进行追逐跑,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到对方为止。
  踩桩场地的情景是:利用标志碟间隔50厘米摆放成一条长5 米的直线,受训者用力踩踏标志碟中间空地,快速通过5米直线,之后全力冲刺跑。15米为一组,训练量及强度可视受训者训练水平而定。
步步登高
踩桩冲刺跑
抢枪,训练反应速度

速度练习


  石头为什么会在水上漂,因为有速度——石头往前漂的速度大于下沉的速度。行动要求迅疾,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三者在连贯动作过程中,迅速反应、做出相应动作、改变体位,一气呵成。飞檐走壁之“飞”、“走”,实质上也主要是指速度,所以,无速度难成“飞功”。
  反应速度即对事物做出快速反应。简言之,指听到动令到自己动起来的时间。比如110米跨栏,刘翔听到动令到身体动起来为0.105秒,这就是刘翔的起跑反应速度。世界百米巨星蒙哥马利的起跑反应速度为0.104秒,为世界上最快的反应速度。这两位巨星的反应速度是决定他们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反应能力,遇到突发情况迅速反应并沉着冷静应对,而不应表现木讷或反应慢,即我们经常说的“反应迟钝”。
  狙击手练习反应速度可利用手中武器进行练习。比如:两人一支枪,枪置于地,面对面半蹲身体,两臂放松,大小臂成90°置于体前,指挥员下达双手摸头、抚胸、拍臀、抢枪等指令进行原地练习。
  也可在平地上画一个长方形区域(长5米、宽2米),狙击手站于练习区域中间位置,指挥员下达随机指令(左移、右移、放枪、拿枪等)指示狙击手进行练习。这两种方法,一种为原地练习,一种为移动练习。当听到指令后,大脑迅速做出反应,即做出相应的动作。
持枪横移

  动作速度 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人体完成某一技术动作时的挥摆速度、击打速度、蹬伸速度和踢踹速度等。动作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应速度)、引起该部位运动的肌肉力量大小以及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表现在狙击手练习“飞檐走壁”功夫上,主要是上肢挥摆速度及下肢蹬伸速度。通过负重单杠引体向上或双杠臂屈伸,以及其它发展上肢力量的训练方法,提升上肢肌肉力量,再加以协调性练习,可提高上肢的揮摆速度。通过负重训练、抗阻训练、下肢提拉训练等提高腿部的肌肉力量,以加快腿部蹬伸速度。
  移动速度 狙击手的移动速度训练,可用弹力带绑住双脚进行加难练习,也可负重加难训练。或者进行横向/ 纵向移动练习、负重直线加速跑练习、负重上坡跑练习等。
  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训练是狙击手“飞檐走壁”基础性训练。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虽然只是第一步,但第一步走不好,以后就走不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的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练成,需要持之以恒。掌握的方法再多,如果不付出辛劳和汗水,也只是空有花架子。基础牢固了,还需要辅之以艰辛的技巧训练,才有望“功成”。
负重加速跑
九宫桩
在竖起来的砖上健步如飞

技巧练习


  此练习的目的在于锻炼脚步的轻稳和身体的疾速位移。“飞檐走壁”技巧训练应多注重于步法平稳、核心控制、机体协调练习上。主要有跑桩、跑砖练习和挤身上墙、滚翻技巧练习。
  跑桩以九宫桩、梅花桩为主。九宫桩是一种有奔跑次序的桩式,桩的直径5厘米,一头削尖埋入地下,地面上外露1.5米,8根桩围成一个直径3米的圆,中心埋一桩,一共9根桩。练习时按从第一宫到第九宫的顺序,再从九宫至一宫的顺序,进行绕桩跑,速度由慢到快,不断循环,要求不得碰桩,快速绕过。
  梅花桩与九宫桩的桩木一样,钉入土中,桩与桩之间距离一步,成梅花瓣状(可五朵,也可六七朵)。跑梅花桩时前后左右随意奔跑跳跃,踩桩要快、准、实,既锻炼脚步的轻灵,又锻炼了躲闪腾挪的机体控制能力。梅花桩较九宫桩难度大,需长期不间断进行练习。
挤身上墙
徒手滚翻
看到这一幕,你是否会想到“飞夺泸定桥”
翻越左右摇摆,高低起伏的水上障碍
  跑砖 与跑梅花桩相似,但难度较梅花桩大,根据砖的不同放置,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平铺砖,每距一步放置一块,排成长列,练习时在砖上来回奔跑,熟练之后也可负重进行练习。要求:点砖即过,不得发出响声。第二阶段:侧立砖。当在平铺砖上能疾走如飞、毫无声响时,再将砖侧立起来练习。跑侧立砖难度更大,在步伐的轻、稳上要求更高。第三阶段:竖立砖。在侧立砖上奔走而无声,且砖不倒时,再加大难度,将砖竖立起来练习。跑砖能有效锻炼落脚的准、身法的轻和稳。
  挤身上墙技巧 此法为翻爬通过3米以上十字拐角高墙之技巧。影视剧里经常会看到沿墙的拐角处,人左右摇晃,几下就纵身跃上屋顶的镜头,这就是挤身上墙技巧的实践运用。训练中,受训者通过助跑,一脚用力蹬踏地面,将身体跃起,另一脚迅速蹬墙,此时将身体靠近所蹬之墙,蹬地脚则瞬时抬起蹬踏另一堵墙,身体转而靠近蹬地脚所蹬之墙,即哪只脚蹬墙,身体就靠近哪只脚,身体重心一直随脚靠墙,这样身体才不会往下掉。蹬墙时,前脚掌斜向下蹬墙,两手扶墙或保护武器,身体快速转换重心。
  滚翻技巧 狙击手既要能精准狙击敌人,也要能反狙击。反狙击除了先发制人将敌击毙外,还要注重“防”。“防”既要能有效隐蔽狙击行动,又要能快速躲闪。隐蔽狙击行动主要就是不让敌发现自己的位置,一旦暴露则迅速转移或躲藏。在暴露的环境下,滚翻是躲闪之良方,是战斗中避开敌人狙击最迅速最常用的动作,任何战场环境都适用。在城市狙击战中,于窗台上、墙上被敌发现,需要爬上跳下避开敌人的狙击。在从高往低跳下时,为了保护自己在跳下时不致受伤,通常需要借力滚翻。初练时,可进行徒手前滚翻,熟练之后,即可练习鱼跃前滚翻,尔后再进行从高台跳下接前滚翻,或鱼跃越过矮墙接前滚翻。猫从屋檐上踩踏落下,瓦随其后而下却未砸中其身,就是因为猫落地后滚翻迅疾。狙击手如能练得猫之灵巧功,则敌难以击中之。
瀟洒瞬间,付出的是艰辛的汗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练飞檐走壁之功,要树立“得来全靠费功夫”的观念,狙击手要旷日持久地反复训练力量、灵敏、速度等素质,再辅之以技巧练习,才可达到一踏即去、往来如飞的水平;在执行任务时,才能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攀越悬崖绝壁如履平川,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只有这样,纵使通往敌防范区域的道路“难于上青天”,狙击手也能处之泰然,迎难而上。
其他文献
【摘 要】绘本是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优秀读物。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带动学生的视觉(visual)、听觉(audio)、动觉(kinesthetic)等多种感官帮助其了解故事主旨、故事内容、故事语言和音律。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其掌握良好的阅读策略,形成一定的阅读技能,从而逐步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绘本阅读;视觉;听觉;动觉  
藏原羚(英文名Tibetan Gazelle; 拉丁名Procapra picticaudata)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的屁股上的毛是白色心形的,因此羌塘当地俗称“白屁股”。成体肩高60-65厘米,体重在10-16千克左右。雄性有角。藏原羚生活在开阔的平原、山岭以及地势平缓的山谷地带。主要生境是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一般多集小群生活,数量不等,几只或十几只的群体较为常见,但在夏季也有单只活动的
2011年10月14日至18日,是西藏唐卡文化艺术展举行的日子,我带领《西藏民间美术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组的成员来到西藏博物馆展览会现场,进行为期四天的现场观摩和访谈。这期间,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一定要找到一位阿里的画师。”  展览快结束时,有了好消息,课题组成员旦增卓玛告诉我,她在118位参展画师中找到了一位叫米久的阿里画师。我第一眼看到米久时,就被他身上散发的一种陌生的文化气息所吸引
2009年11月初的藏历9月22日是西藏传统的降神节——拉伯堆琴。早晨9点半,我从红山下的雪区仰望布达拉宫,看到“夏钦角”水池边人头攒动,忙忙碌碌的,一些白色的浆水从那里顺着凹凸不平的石崖,流到山脚的印经院后墙,留下一条白色的带子——布达拉宫一年一度的“美容”仪式就此正式开始。来到劳动着的人群中,我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一位多年来坚持参加粉刷工作的老阿妈,她唱过这样一首歌:  在那赤红的山梁上, 
有人说,西藏的秋是千娇百媚的,这个季节,有着沁人心脾的美,草色由绿转黄,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西藏人文地理》杂志11月刊,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发起“秋之西藏主题作品征集大赛”,得到网友们的热情投票参与。在此将网友们推选得票最高的部分作品选登在本期“光影客栈”,后续我们将继续推出系列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欢迎读者朋友踊跃参与。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西藏人文地理日嘎 雅鲁藏布江日嘎 雅鲁藏布江董国咏
通常意义上的纳木错,已被当雄县纳木错扎西半岛景区所取代。游客们往往从拉萨出发,赴扎西半岛一日或两日游,也就逗留区区几个小时的时间,顶多算是“到此一游”,浅尝辄止而已。  而真正意义上的纳木错,横跨班戈和当雄两县,湖泊面积巨大,其中五分之三的湖面在班戈县境内。扎西岛,也仅是纳木错4门18山18岛中的一员而已。然由于湖泊周边地理、地貌的复杂和气候的多样性及交通条件的不便,环湖全方位接触纳木错,还没有更
【摘 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教师要积极探索小学实践型、主题型、参与型等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成为新时尚。  【关键词】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基本的劳动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
外国人的早期进入    300年前,耶稣会神父叶普里图从克什米尔出发,穿过藏西,于1716年来到拉萨并住了下来。在1721年被召回前,他精通藏语和藏传佛教的理论,而且经常与格西(西藏佛学博士)展开辩论。他被视为是第一个全面地报道了这个地区的人,并被称作是西方研究藏学的开拓者,据他说,拉萨有亚美尼亚人和莫斯科公国人。  18世纪,西方人开始考虑与西藏进行通商和贸易。最早行动的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他们
有一种奇异的乐曲,当你闭目聆听,误以为自己身在江南,如果,你熟解西藏,那么定会以为自己是在西藏的江南林芝。可当睁开双眼,恍然觉醒,这飘飘仙乐,竟是索县原始森林中的潺潺水声。而索县,却身处藏北草原那曲。  源起藏北那曲给人们一贯的印象是绵延起伏的无垠草场,遍地牛羊,冬雪夏花,雄浑的山峦与圣湖辉映,帐篷里飘荡出的是淳淳奶香和悠扬牧歌。雄浑与苍茫就是那曲的代名词。这块神秘高地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
当西藏的第一朵桃花盛开在林芝的时候,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作为西藏旅游最重要的环节,同时开启了西藏的春季旅游。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始于2002年,是春季观赏桃花旅游度假的上佳之选。3月,西藏的冬天还未退去银妆,远方的雪峰还覆盖着皑皑白雪,寒意未尽林芝的桃花就已如藏族姑娘脸上美丽的高原红,如醉霞绯云般地争相斗艳,开遍山野,这里俨然已是花的海洋。  “2012林芝第十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将于201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