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概述

来源 :植物病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植物病理学新研究领域——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的基本概念、进展和在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实例。分子生物技术在病原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定量的分子生物技术在测定病菌初侵染源方面显示出特有的快速、准确的优势;分子流行学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监测病害和病原菌群体的动态,克服了传统流行学方法的弱点;作为有力的补充,分子生物技术正在用于探讨和推测病原菌远距离传播的路径,并注重研究病原菌群体的时、空动态变化,病原菌的长期进化,以及与病害发展的关系;病原群体的竞争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变化是如何导致植物病害大流行;应用分子流行学手段,植物抗病性的鉴定将大大加速和简化;病害防治策略的制定将具有更科学的依据。宏观与微观研究手段的结合将越来越显示其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共分离了976株细菌分离物,发现来自甘蔗根围的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9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西瓜枯萎病菌(Fus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开发生产的生命线,高凝原油输送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问题尤其突出.以渤海某油田高凝原油安全输送为研究对象,对高凝原油输送管道(新建管道与依托老海管)的流
目的:了解大学生森田神经质性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4月采用森田神经质性格调查表和自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赣州市3所高校8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5.03%
作者通过史载资料详细地论述了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存在了因果报应思想及佛教传入后它又怎样溶合了佛教的六道轮回学说,同时,也论证了中国古代报应思想与佛教学说的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对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已确诊为该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的方法进行医治;对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本质是去蔽。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技术的去蔽与人类其他文化活动的去蔽如何相区分?现代技术的去蔽与古代技术的去蔽又有何不同?为此,海德格尔提出了“限定”
采用单台主机(含数据发送接口)带多路传感器,解决石油、化工等管路密集行业的流量集中测量和数据集中发送处理的问题,实现这些场合流量测量微机化、自动化.同时,解决了超声波
研究了以纤维水镁石增强的硅酸钙板的配料方案、生产工艺等.结果表明,采用无垫板流浆工艺及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得性能符合ZBQ 3205-84,不燃性达到GB 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
目的调查不孕症患者幸福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门诊、生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