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语感能力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语言文字有一种较强的感知能力,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的体现。本文 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的语感 语言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从创设课堂情境出发,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积极体会语言情境,进而实现对语言本身的形象和环境的感知,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语言情感,体会语言的美学意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应该从真实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知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中,教师可以从并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出发,通过讨论或畅所欲言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此种生活中存在的意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创设情境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例如,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创造意境、使用实物和道具、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展示生活中的美好,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语言学科的丰富意境和感情都是由字词句表现出来的,培养学生的在语文学科中语感,可以先从培养学生的字词句语感开始,而字词句的感知能力提高是建立在对字词句的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的。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积累字词句的能力,并深刻地理解字词句的应用环境和表现效果,为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做好铺垫。对于字词来说,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准确含义,包括内涵和外延,也要准确理解字词使用表现出来的语言环境和使用范围。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文章中的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中包含的句子意境,感知句子表达所营造出来的丰富情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也是韵味十足,让学生在积累字词句基础的上面,才可以理解汉字所包含的奥秘。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明月”、“光”、“霜”等意境描述出来的思乡之情,教师可以从明月的特征、光的特点、霜的产生原因、表现出来的天气状况等向学生解释诗文中表现出来的思乡感情,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一人在外看到明月产生的浓浓思乡之情,这样一来,学生更会理解明月的表现效果,在理解以后的思乡诗文中也就会更能理解了。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科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积极融入到课文意境中去。首先,教师要加强范读教学,让教师的范读发挥起熏陶预感的作用。教师在范读教学中,教师以情感人,以意境感人,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经验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和意境做一个清晰地认知,甚至进行深入地体验和感悟,对于学生的语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读,在自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自读,可以深刻理解朗朗读书声中的丰富意境,也可以感悟隐藏在课文中的丰富情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读应该是有目的,有技巧的,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在新课教授中,让学生通过小声自读、互读等形式加强自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文中的含义,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感知。再次,加强诵读教学,让学生的语感能力被引发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富含哲理、蕴含深刻道理的名家诗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经典的诗篇进行背诵,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书百遍之后,书中的道理自然会显现出来,而诵读不仅是在理解文中的含义基础上进行背诵,还对于积累更多的经典诗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写作是对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能够体现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语文知识,组织成一篇有感情、有情感的文章。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系列的文章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感能力。例如,在学习写记述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我最感动的一件事”,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动的事情进行回忆,也关注生活中的感动的事,增强对事物、语言的感知能力。其次,教师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写、教师改、互改、写作话题讨论、他改等形式让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文章中明白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仅能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还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我们知道,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课堂情境、语言基础知识积累、朗读教学、写作教学等的积极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意境感知的能力,并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坚持和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光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J].文学教育(中),2010(3).
  [2] 徐范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之浅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3] 陈淑敏.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宁夏教育科研,2010(2).
  [4] 李慧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途径研究[J].新教育,2008(12).
其他文献
教师的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言之有情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
期刊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生在上课时大多对绘画和手工感兴趣,然而对于只讲理论,没有动手,听起来乏味的美术欣赏课,则表现出不感兴趣,总觉得没什么可上的。因此有些初中美术教师经常把欣赏课省略不讲,认为既然学生不听,又何必多浪费时间呢?其实,欣赏课相对于其他美术课有一定难度,欣赏首先必然包括了大量要讲的内容,教师要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熟悉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需要当多的时间去精心准备,一是要备好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教科书 语文素养 探究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加强阅读实践,拓宽阅读空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因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集体观念、交流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 锻炼身体 心理素质 集体观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有的学生说了这样的话:“体育课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聊天、打瞌睡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最美丽的,只要有适合的成长环境和方法,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成长。 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教给他们科学学习方法;家校互动,帮助家长走出成才误区; 细致入微地变换教育教学方法,润发学习兴趣,让学生长期保持一种想学、乐学的兴奋状态; 全面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成长环境;。  关键词: 方法 环境 灵活 耐心 坚持  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样,一个班上学生优差不平等,但每一个学生
目的:青少年婚前不安全性行为带来的问题日益加剧,尤其女性缺乏足够的性知识、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念、缺乏充分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未婚女性非意愿怀孕不断上升,未婚妊娠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复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浅议 培养 学生 语文 综合 实践 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
【摘要】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如何给孩子一双审美的眼睛,提升学生欣赏能力,本文从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的论述,旨在让学生在每一次美术学习中得到欣赏能力的培养,进而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欣赏教学 专题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 现场欣赏课  【正文】  欣赏是情感复杂的审美思维活动,其价值是任何艺术技巧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