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型生物活性陶瓷作立即牙根种植的临床应用

来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采用本组研制的致密型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和锆——羟基磷灰石陶瓷)作立即牙根种植共68例、139颗。患者在局麻下拔牙,形成粘骨膜瓣,根据离体牙根及X线牙片选择人工牙根,植入牙槽窝内,颌端位于牙槽骨缘下2mm,便于血凝块形成。术后定期作临床及x线片观察,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3~6个月后人工牙根周围有明显的新骨形成,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界面结合牢固,人工牙根稳定且无形状改变,牙槽嵴无明显吸收,故提高了义齿修复的效果。本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The authors used the group developed compact bioactive ceramic (bioactive glass ceramic and zirconium - hydroxyapatite ceramic) for immediate rooting a total of 68 cases, 139. Patients under local anesthesia extraction tooth, the formation of mucoperiosteal flap, according to isolated root and X-ray dental prosthesis root, implanted in the alveolar fossa, the maxillary alveolar bone edge located 2mm, ease of blood clot 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regular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obvious new bone formation around the artificial root after 3 to 6 months, and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implant and the alveolar bone is firm, Artificial root stability and no shape change, alveolar ridges no significant absorption, it improves the effect of denture repair. This method is simple,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其他文献
在“大楼”与“大师”之争中,毫无疑问,我站在清华校长梅贻琦一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就职演说》,1931年12月4日《校刊》)可这么说,并不等于
1982年许国祺等首次报道了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cheilitis of benignlymphoplasia),亦称良性粘膜淋巴组织增生病或淋巴滤泡性唇炎。据文献所述,唇部的强烈瘙痒是所
近二十年研究表明,菌斑是牙周炎的主要原因。细菌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因此对牙周病治疗后细菌动态的观察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牙周细菌的种类、分布、致
“入世”在即,我们必须以更关切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应对挑战。机遇属于强者,只有能够迎接挑战才能抓住机遇,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就企业而言,必须过好结构调整、深化改革、
本文用激光全息干涉度量术对双侧游离端部分活动义齿连接体在各种工作状态下受力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以期了解义齿本身受力后的变形情况,为设计义齿提供结构力学的参考。实验所
新课改下的化学中考命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在着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地中考试题更多地和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化学在
本刊讯近日,江山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2.1亿元收购泰国LADDA集团(下称“LADDA集团”)90%的股权,并在股权交割后根据情况择机向LADDA集团增加运营资本2450万元人民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中部分病例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的广泛注意。然而,对该病的实质以及诊断、分类等问题,尚无统一认识。
过去我们对急性伪膜性念珠菌病(雪口病)认识较深,但对慢性念珠菌病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致使不少患者病程拖延,经受了不少痛苦。本文通过对57例病例分析,介绍口腔慢性念
新闻背景: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内涵丰富、充满新意的提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006年,在我国城镇居民各项收入中,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人均240多元,比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