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焱能源:让建筑物也发电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hongshe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自主研发的工艺和完全国产化的生产线,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在中国唯此一家;再将这薄膜电池制成新型光伏建筑材料,并用于世界级示范建筑上,在世界唯此一家。
  记者在杭州经济开发区一座简陋的三层小楼里见到了这家企业,楼内没有任何装饰,甚至在企业最重要的门面——样品陈列室里,也看不到一副像样的产品陈列架。不过,这家企业的领军人物非同一般。
  吴选之,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焱能源”)董事长,深耕太阳能技术40年,曾担任过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资深科学家。68岁那年,吴选之开始创业。
  在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产业化上,吴选之潜心10年,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搭建起 “三位一体的企业研发体系”——在成本控制得当的前提下,让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国家级项目埋伏笔


  进入太阳能行业是机遇、也是情结,或许“机遇 情结”就等于“缘分”,而这个缘分让吴选之40年不离不弃,专注于太阳能这种清洁、永不枯竭、普照大地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
世园会上,中国馆屋顶的黄色“光伏玻璃”就有龙焱能源的贡献。

  据吴选之介绍,早在1973年,美国就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1980年又正式将光伏发电列入公共电力规划。那时,吴选之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这家研究院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研究开发机构,曾服务“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国家重点工程,而且向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吴选之在该院专攻半导体材料,能发电的太阳能薄膜本身就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吴选之因此和太阳能技术结缘。
  1985年初,吴选之获得了赴美国太阳能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美国太阳能研究所(SERI)是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简称NREL)的前身。1977年成立,1991年9月被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确立为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全美10个国家实验室之一。
  吴选之的负笈求学之旅开始了。按SERI的规定,SERI向吴选之支付工资。“进SERI三个月,我的工资提高了3倍。”吴选之对那些日子的记忆更多的是“充实而紧张”。
  1986年,中国准备上马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项目。1987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希望吴选之回国。“对国家召唤我格外认真,立即辞去美国太阳能研究所的职务,并在回国前做了充分准备。”所谓“充分准备”,就是横穿大半个美国,到美国东部一个专业对口小厂考察学习生产技术与管理,借此完成一套“中间性试验”(编者注:指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中间性试验的成败决定产业化成败)产品线。
  回忆过去,吴选之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的决定是:在美国选一家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企业去学习。”那家企业负责人是吴选之的朋友,开放的氛围讓吴选之受益匪浅。
  其间,美国太阳能研究所的领导到该厂考察,遇到吴选之时问道:“不在国家级实验室干,跑到这儿来干吗?”
  吴选之的回答是:“我们中国也要开发太阳能,我来学习。”
  “说实话,没有这次到企业学习,就不可能出色完成国家‘七五攻关’任务。”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吴选之是位讲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科学家,正是在那个时候,播下了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中国产业化的种子。
  回国后,吴选之担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306室副主任,“七五攻关”领导小组中试线课题负责人。据吴选之介绍,经过联合攻关,建成了一条年产100k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试生产线”,锻炼出中国第一批专攻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专业人才,荣获国家“七五攻关”科技二等奖,吴选之本人荣获“七五攻关”206个功臣之一的光荣称号。
  吴选之完成任务后,再次回到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工作,直至退休。那时,他已经是全球太阳能研究领域的资深科学家了。

龙焱能源的诞生


  2006年初,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施行,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单位、个人安装和使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太阳能利用系统。2008年,68岁的吴选之开始筹建龙焱能源,试图以其独到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实现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跨越,这在当时国内还属于空白。
  按照光伏电池片的材质划分,已经产业化的太阳能电池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另一类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非晶硅、碲化镉和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等。
  目前,高纯度晶硅太阳能电池依然是主导,但其长产业链和应用领域中的一些限制等弱点已经显现,所以薄膜电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据了解,美国第一太阳能是美国唯一成功的薄膜太阳能光伏企业,而它做的也是吴选之瞄准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
  为何创办龙焱,吴选之介绍说:“我们回国创业,不仅仅想把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中国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产业空白,还想探索一些在中国光伏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和理念。”   “发展理念决定成败。”吴选之这样总结。中国因发展理念错误而导致行业发展艰难,在这方面吃亏例子不胜枚举。岂止中国,美国包括GE在内先后也有十几家企业在太阳能领域失败案例也不少。“光伏产业的苦果已经种下,回头很难,但无论如何也得跳出陷阱”“用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理念,去开创新型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可能是其中的一条路”,这正是吴选之义无反顾在68岁时创办龙焱能源的动力。
阳光透过“光伏玻璃”,色彩柔和,与中式建筑交相辉映。

  几个小时的采访,吴选之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谦虚、低调。他说得最多的是技术和团队。或许正是这样的品格,使得一位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留美博士后骨干,在2007年11月回国加入吴选之的龙焱能源,直至现在;另一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辞去美国高薪,回国加入龙焱能源,也直至现在。
  2009年,太阳能光伏产业被列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为龙焱能源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和环境。
  万事开头难。从2008年到2011年,龙焱能源用时3年半试验研制实验室电池、3×3(英寸)和6×6(英寸)小组件,并花费4000万美元在中国建成了试验线、中试线和第一条生产线,整体成本只是美国第一太阳能一年研发费用的1/3,它意味着,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在中国实现了产业化,填补了空白。2011年11月,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检测认证:龙焱能源小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2.5%。

“研发和效益要良性循环”


  科技企业的成功并不只是搞出一条生产线,而必须是“技术与商业”同时成功,更重要的是形成“技术推动商业、商业促进技术”的良性循环机制。
  “如果企业搭建的生产线不能快速转化为企业收入业绩,反而还要更多时间、更大投入,那这个企业就走不下去”。正是看到大量这类案例,吴选之给龙焱能源第一条生产线提出的要求是同时实现“高产量、高效率、高优品率、高稳定性,低成本”等5条标准。
吴选之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科技企业的产业化道路,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在创业开始我们就确定了‘共赢’的理念。我们坦率地告诉设备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龙焱一定让他们有利可图,我们希望大家都活下来,一起做第二、第三条线,一起把蛋糕做大。”吴选之回忆道。
  为此,龙焱能源主动帮助合作伙伴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吴选之举例说:“为了找到一种符合关键设备需求的轴承,我们技术团队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我们规定做第二条线时,第一条线的设备厂具有优先供货权……正因这样的共赢理念,龙焱能源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不仅实现了技术自主,持续升级,而且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
  吴选之经常把“发展理念”一词挂在嘴边。企业搞研发,和校园的技术研发、国家实验室的技术研发有所不同。企业搞研发必须以提高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中心,必须追求低成本、适用性和市场的认同度,必须注重商品“技术与价格”的双重竞争力。
  从不间断几小时,到24小时、48小时、216小时(9天9夜)连续产出稳定合格产品,龙焱能源的第一条生产线终于成功了,耗时4年。但正如吴选之所愿,生产线开始让龙焱能源赚钱了。
  研发和企业效益要形成良性循环。吴选之说:“企業搞研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线的技术水平:提高组件效率、加快生产节拍、增大产品尺寸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研发和生产的关系,吴选之这样定义:企业研发的超前课题是技术储备,未必立即付诸实践。而绝大多数课题都应当来自生产一线和客户要求,这才能切合市场实际,研发才能产出效益,企业效益好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向科研,这就是良性循环。
  据了解,从2008年建厂达产至今的10年间,龙焱能源组件的生产成本下降了50%,而现在实际发电成本基本与晶体硅(编者注:一种太阳能发电工艺)太阳能电池产品相当。
  如今,龙焱能源的第二代生产线启动了,而之前吴选之为“扩产”定下三原则:第一条产线必须达到设计能力;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让产品供不应求;要满产,要赚钱。
  必须达到设计能力如何保证?“我们要将实验室的研发成果迅速导入生产线,不断提高组件效率;同时不断对国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让其从‘能用’到‘好用’再到‘耐用’,满足提高生产节拍和连续稳定生产的要求。”吴选之说。
  新的市场从何而来?龙焱能源已向光伏建材领域拓展。“光伏建材是依据太阳电池的材料属性,在薄膜电池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得到的‘创新产品’,其中很多新产品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吴选之说,“生产定制化的光伏建材,我们的利润会更高。”
  把太阳能发电做成“大白菜价”——这是吴选之的一大心愿,所以龙焱能源正在努力让太阳能发电成本做得更低。

吴选之的“第二个心愿”


  现在,龙焱能源已经有了第二大心愿:帮助建筑变成绿色的产能建筑(编者注:让建筑所产生的能量超过其自身运行所需要能量)。
  世园会中国馆的屋顶,看上去不过是黄色的玻璃,但实际是龙焱能源为之定制的“金色透光的大面积太阳能组件” “在钢结构的屋盖上安装1056块透光的太阳能光伏板,使光能吸收效率更高,阳光照射下呈现金黄色,跟整个建筑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是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先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的一段话。可见,让金黄色这一中国元素和科技、环保结合,并成为中国馆可以看到的一个“标签”,这是设计师用心良苦的期待。   最初,这个项目被一家赫赫有名的太阳能企业中标,但他们几经攻关还是失败了,于是寻求外包,七扭八拐之后找到龙焱能源。那时,经费已经损耗掉了不少,龙焱能源敢接?真就接了。且不说吴选之的家国情怀,只从商业上讲,龙焱能源不仅没有赔钱,而且还小赚了一笔,可见科技带给龙焱能源的成本优势。
  中国馆屋顶这1056 块碲化镉薄膜彩色超大面积光伏玻璃,保温、降噪、透光,每年利用阳光,平均每天给中国馆输送200度电,相当于节省了30吨煤、30万升水,减少75 吨碳和2.25吨硫的排放。这让中国馆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倍感惊喜,龙焱能源也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在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中,吴选之一直主张:建筑是主角,光伏是配角。要求在龙焱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工作中,一定要首先听取建筑设计师们的意见,以建筑设计师为主。提供给世园会中国馆项目的定制产品,就是配合建筑大师崔愷院士的设计理念做的。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屋顶的黄色玻璃”实际是龙焱能源的太阳能电池

  碲化镉薄膜是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吗?“不能这样讲。不同的技术有着不同的材料属性,因此除了技术不同之外,适用的对象也会不尽相同。比如晶硅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大规模地面电站;碲化镉薄膜光伏产品因其特性而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它目前更适合做成建筑光伏材料,可以帮助建筑成为产能建筑,不仅拉近了能源生产与终端用户的距离,同时还节省了大量能源生产用地,这是传统化石能源从未踏足过的领域。”吴选之说。
  吴选之任龙焱能源董事长,几乎苛刻地与总经理一起把舵公司的战略路径,坚持“低调做事、踏踏实实做事、按客观规律做事、按高标准做事”的工作作风。
  原本长子吴越、次子吴奔都有很好的学历背景和工作职位,次子吴奔作为共同创始人和公司总经理很早回国创业,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呕心沥血; 长子吴越,10年前放弃自己一手创建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参与龙焱能源创业,负责打理技术和生产事项;还有儿媳龙芳,如今她简直成了“龙焱说客”,逢人见面聊不上几句,话题就会变成“太阳能 ”“龙焱”。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钮文新拍摄)责编:陈栋栋 chendongdong@ceweekly.cn 编审:张伟美编:孫珍兰
其他文献
正当国内改革徘徊不前之时,1992年1月18日,88岁的邓小平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平南巡”。小平南巡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途——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单极化趋势日益显露。国内一些“左”的思想开始回潮,
@红高粱:全国一盘棋,每个地方都有高峰与低谷的时候,应该互相调整,毕竟东西部发展有别。  @大郎你该吃药啦:劳动力人口在流动,不流动的老人需要保障,均贫富,这个好。  @黑夜吹风:结余多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所缴的养老保险,将来老了回家乡领养老金所以产生缺口,进行全国调剂符合客观需求。  @老农民:这是好政策,因为北上广这些地方有来自外省务工者,也有大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原地领养老金。  @长白山韵:对于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35年節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硅谷帝国:商业巨头如何掌控经济与社会》  作者:( 美) 露西·格林( Lucie Greene)  译者:李瑞芳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露西·格林是J. Walter Thompson(智威汤逊)公司的未来和创新智库创新集团全球总监。曾为《纽约时报》《商业周刊》《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出版物撰写专栏文章,讨论不同生活方式领域的未来趋势。  当我们提到
江西余江平定乡洪万村夏家组“宅改”现场  2017年6月下旬开始,国土资源部领导督察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的消息不断传出,有媒体报道称,此次国土资源部至少组建了15个督查组赴地方调研“三块地改革”。  所谓“三块地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
东北小城鹤岗凭着超乎想象的低房价成了网红。另一个存在感不太强的东北城市——白城却靠着统计数据造假也火了。  白城造假有多厉害?  直接看国家统计局4月18日的通报:吉林白城经济普查违法案件中出现的通过多种方式违法干预预普查对象独立真实上报普查资料等普查造假、弄虚作假问题和未严格执行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要求等普查违法问题,严重影响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危及以普查数据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透支党和政府公
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近期央视财经“为中国实业代言”节目中,对网络上关于他“把10亿美金投到美国建厂”的消息首度做了正面回应。  曹德旺说,“关键不是别人怎么讲,关键我要检讨一下自己应该怎么做,做得对不对。我认为对,没有亏待祖国,没有亏待人民,就繼续做下去,别人怎么讲是他的事情。因为时间是检验一个人的水平和价值的最好的标杆。”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进入2019年,金融科技早已不是陌生词汇,行业竞争正酣。BATJ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巨头转型金融科技,银行相继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传统金融IT服务商、AI独角兽技术公司等各路玩家纷纷入场。  不过,这条赛道上,巨头并不意味着绝对优势。这一市场更多是看重服务商在垂直领域的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否拥有长期业务场景实践经验?能否给出真正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产能的解决
近日,小米科技即将到来的上市成为舆论关注点,且传其已选定高盛和大摩这两家投行作为主承销商,业内普遍认为小米或将成为继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以来科技行业最大的IPO。  小米高层对外表示公司的估值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而董事长雷军更是提出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据估算,如果2000亿美元为投前估值,那么持股比例为77.8%的雷军身家将超过1556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富。  但也有分析人士将小米的
视觉中国  上市不到10天便被沽空机构突袭,中国飞鹤有限公司(06186.HK,下称“飞鹤”)经历了紧张的一个周末。  11月21日晚,沽空機构GMT Research发布针对中国飞鹤的做空报告,直指该公司盈利能力居全球之首、手握大量现金却从不分红,具备欺诈的特征。  11月22日上午,飞鹤宣布临时停牌。当日晚,飞鹤发布复牌公告。  11月25日开盘,飞鹤股价盘中冲高,最高时股价7.13港元,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