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2014—2018年大中学生菌阳肺结核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病原学检测阳性肺结核大、中学生治疗延误、有无空洞、病灶范围、细菌载荷量等因素对其校内接触者结核病传播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年广州市越秀区大学、中学79例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核病患者(下称“线索病例”;男45例,女24例,年龄12~25岁)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其4 934例校内接触者(男1 867例、女3 067例,年龄12~65岁)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线索病例来自33所大学和中学,其中在8所学校12例线索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13例结核病患者(下称“接触者病例”),其中有7例线索病例和2例接触者病例分别发生7~81 d与16~76 d的就诊延误。接触者未发病和接触者发病线索病例的就诊延误、诊断延误、有无空洞、病灶范围和病原学检测(包括涂片与培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线索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与非密切接触者的TST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68.36%(1 934/2 829)、21.81%(617/2 829)和47.84%(1 007/2 105)、3.42%(72/2 105)(P<0.001)。

结论

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核病例,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应该加强这一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临床肺炎支原体(MP)分离株的临床分型以及验证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 TX)的基因序列保守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的儿童感染MP的呼吸道标本165例,使用液体培养分离获得MP菌株,并快速循环聚合酶链反应(Rapid-Cycle PCR)鉴定MP的分型和验证CARDS TX基因。通过比对CARDS TX序列,分析本院临床分离的MP菌株的CARDS TX基因序列保守性。结果根据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患者感染菌种、组织病理特征与CT影像特点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来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的57例NTM肺病患者,男性18例,女性39例,年龄18~72岁。回顾性分析其菌种鉴定、病理组织检查及CT影像学等资料。结果57例NTM肺病患者包含25例胞内分枝杆菌、22例龟-脓肿分枝
数智化时代下算法的普及与应用场景的高度渗透性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文章立足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视角重新审视算法治理的全新逻辑,认为数智化时代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主体、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内容与治理范式等多个层面实现创新,且算法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对象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型企业社会责任治理重点议题,包括算法霸权与垄断、算法歧视、伦理与算法黑箱.文章重点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视角,提出算法治理的全新逻辑起点需要重新审视算法与企业、算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嵌入算法的"智能机器人"的决策主
目的分析100例肺曲菌球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导致肺曲菌球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曲菌球感染患者(观察组)(男82例,女18例)及5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肺曲菌球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导致肺曲菌球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均以男性、咳嗽、咳痰、咯血、肺内湿啰音及肺CT见渗出影发生率均较高,但两组
目的充分探讨和研究医护人员目前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对音乐治疗认知情况与需求,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制定音乐心理照顾有效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和方向。方法以医护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2021年1月通过微信平台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随机对全国各地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共收回3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8份后,有效问卷共282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结果本次被调查的医护人员共282名,年龄范围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