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是我国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完善,很多地区存在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分析传统养老方式的弊端,制定新时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良方案,对我国农村养老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模式的弊端
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养老模式,以家庭为主要养老机构,子女担任赡养老人的义务,在经济方面保证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在感情方面保证老年人不会感到孤独,这种历史悠久的农村养老模式,目前依然被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广泛采纳[1]。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生育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因为比如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务工,不能继续留在父母身边陪伴父母,虽然这些人能够将更多的金钱交给父母,保证父母的经济生活,但是,他们的父母却不能得到必要的陪伴。
(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降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外来思想占据了我国社会思想的主导,一些传统优秀思想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孝老爱亲思想,就是被外来思想冲击严重的优秀传统思想之一[2]。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责任感,一些人仅仅将金钱定期交付给老人,并没有主动陪伴老人,使老人生活枯燥乏味。个别农村地区甚至存在不定期支付赡养资金的现象,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我国不同农村地区老人赡养资金的额度规定也不尽相同,很多规定额度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有些地区资金额度规定多年未曾调整,而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很多农村地区的老人已经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这使得我国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在国际上受到质疑。
二、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举措
(一)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普遍采用的养老制度,年轻时定期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资金,到了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就可以到保险公司领取固定数额的养老资金[3]。这种科学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在城市被广泛接受,但是在农村的推行却面临一些阻力,首先,农村地区经济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地区,农村个别经济收入低下的人无法支付足够数额的养老金。另外,思想观念的保守也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推行的阻力。因此,在农村地区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选要做好宣传工作,养老保险公司等机构眼组建专门的宣传团队,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对农村人口进行讲述,切实转变农村地区人口的思想观念,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当中,促进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对有投保意向的人进行宣传,也要对投保者的亲属进行宣传,避免投保者在投保过程中受到亲友的劝阻而改变投保计划,有些农村人口出于传统孝道思想的影响,坚持家庭养老模式,对科学性合理性更高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存在抵触情绪,宣传部门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耐心劝导农村人口,使其明白新时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的孝道并不冲突,以便农村人口改变传统思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险当中,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完善。
(二)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的提高是保证农村地区人口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大部分只能前往城市务工,难以在农村地区获得满意的经济收入。因此,国家要加大力度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大量农村人口可以在家乡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满意的经济收入,这既能降低城市的人口压力,又能保证农村人口在获得满意经济收入的同时陪伴老人,因此,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的提高,对农村养老事业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另外,要为有条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使其能够顺利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险当中。
(三)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普遍低于城市,而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又非常庞大,国家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首先,国家要制定专业部门对不同地区的农村人均经济收入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将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核算,使国家社保部门准确了解不同地区农村人均经济收入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个地区农村社会保险的财政支持政策。要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进行更多的财政支持,使人均收入较少的农村地区的人口可以承担较少的养老保险成本,促进经济条件差的农村人口加入社会保险之中。
(四)借鉴其他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虽然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众多,与世界很多国家并不相同,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时间毕竟较短,缺乏足够的经验,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保障部门要委派专门的考察团队,赴世界先进国家,充分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学习借鉴活动中逐步完善。
三、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少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深入分析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弊端和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强宣传教育,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建议.劳动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4期.
[2]杨翠迎,度国柱.建立农民社会养老年金保险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实证分[J].中国农村观察.2014(5):55一59.
[3]王芳,王天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破解的难题.中国信息报.2013.7.21.
【关键词】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模式的弊端
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养老模式,以家庭为主要养老机构,子女担任赡养老人的义务,在经济方面保证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在感情方面保证老年人不会感到孤独,这种历史悠久的农村养老模式,目前依然被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广泛采纳[1]。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生育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因为比如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务工,不能继续留在父母身边陪伴父母,虽然这些人能够将更多的金钱交给父母,保证父母的经济生活,但是,他们的父母却不能得到必要的陪伴。
(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降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外来思想占据了我国社会思想的主导,一些传统优秀思想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孝老爱亲思想,就是被外来思想冲击严重的优秀传统思想之一[2]。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责任感,一些人仅仅将金钱定期交付给老人,并没有主动陪伴老人,使老人生活枯燥乏味。个别农村地区甚至存在不定期支付赡养资金的现象,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我国不同农村地区老人赡养资金的额度规定也不尽相同,很多规定额度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有些地区资金额度规定多年未曾调整,而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很多农村地区的老人已经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这使得我国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在国际上受到质疑。
二、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举措
(一)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普遍采用的养老制度,年轻时定期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资金,到了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就可以到保险公司领取固定数额的养老资金[3]。这种科学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在城市被广泛接受,但是在农村的推行却面临一些阻力,首先,农村地区经济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地区,农村个别经济收入低下的人无法支付足够数额的养老金。另外,思想观念的保守也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推行的阻力。因此,在农村地区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选要做好宣传工作,养老保险公司等机构眼组建专门的宣传团队,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对农村人口进行讲述,切实转变农村地区人口的思想观念,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当中,促进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对有投保意向的人进行宣传,也要对投保者的亲属进行宣传,避免投保者在投保过程中受到亲友的劝阻而改变投保计划,有些农村人口出于传统孝道思想的影响,坚持家庭养老模式,对科学性合理性更高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存在抵触情绪,宣传部门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耐心劝导农村人口,使其明白新时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的孝道并不冲突,以便农村人口改变传统思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险当中,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完善。
(二)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的提高是保证农村地区人口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大部分只能前往城市务工,难以在农村地区获得满意的经济收入。因此,国家要加大力度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大量农村人口可以在家乡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满意的经济收入,这既能降低城市的人口压力,又能保证农村人口在获得满意经济收入的同时陪伴老人,因此,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的提高,对农村养老事业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另外,要为有条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使其能够顺利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险当中。
(三)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普遍低于城市,而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又非常庞大,国家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首先,国家要制定专业部门对不同地区的农村人均经济收入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将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核算,使国家社保部门准确了解不同地区农村人均经济收入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个地区农村社会保险的财政支持政策。要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进行更多的财政支持,使人均收入较少的农村地区的人口可以承担较少的养老保险成本,促进经济条件差的农村人口加入社会保险之中。
(四)借鉴其他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虽然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众多,与世界很多国家并不相同,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时间毕竟较短,缺乏足够的经验,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保障部门要委派专门的考察团队,赴世界先进国家,充分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学习借鉴活动中逐步完善。
三、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少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深入分析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弊端和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强宣传教育,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建议.劳动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4期.
[2]杨翠迎,度国柱.建立农民社会养老年金保险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实证分[J].中国农村观察.2014(5):55一59.
[3]王芳,王天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破解的难题.中国信息报.201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