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给浪潮云的100亿元够不够?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nd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流行混合云?No,是云混战!除了各种初创企业VC投资扎推公有云,HIL(华为、浪潮、联想)今年也开始推出公有云。传统的中国IT企业纷纷发力,BAT会怎么想?浪潮最近宣布的100亿元云投资到底够不够?
  公有云果真就是砸钱“拼爹”的行业。你看,浪潮7月刚刚创立浪潮云品牌,就宣布要3年投资100亿元!想起此前的BAT土豪和雷军金山云的10亿美元投资,看来在这个市场要想闯入第一梯队没钱可真的不行。要知道公有云前期以投资为主,几年内很难回本。尽管亚马逊AWS最新的财报足够让公有云企业看到美好的未来,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就能等到那天?
  从美国公有云竞争者的市场竞争格局可以发现,以亚马逊AWS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公有云,和以微软Azure为代表的IT巨头的公有云,无疑是激战正酣的第一梯队。大洋彼岸,BAT已经先后入局,中国IT企业进入公有云市场也是迟早的事。毕竟,它们不可能漠视BAT的云来覆盖原属自己的行业客户,漠视自己的合作伙伴投靠BAT阵营,漠视行业客户对混合云、公有云的兴趣。如果说美国的IT巨头中IBM、惠普、甲骨文值得关注,那么中国的浪潮、联想、华为则尤为值得关注。
  联想在收购IBM x86服务器后,从最初的云盘和消费级电脑手机的云服务开始向企业级拓展。7月,浪潮和华为则先后高调发布公有云战略,华为公有云在30日揭晓,浪潮则刚刚宣布成立浪潮云品牌,采取全新的合伙人制度,任命王方为浪潮云CEO合伙人,并宣布3年投资100亿元!
  一场“有产者的革命”
  其实,浪潮发布浪潮云品牌是意料之中的事。
  对于浪潮来说,不是做不做云的问题,而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问题。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给出的答案是“行业的云,服务的云,安全的云”。这分明刻着行业企业的烙印,换句话说,浪潮云的切入点就是政企客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动一场“有产者的革命”。尽管和初创企业互联网企业相比,由于自身庞大的IT资产,浪潮的转型速度要慢一些,但却是有着巨大惯性的企业级市场,一旦井喷,增量将远远超过互联网市场。
  如果“行业的云”可以解读为浪潮云的定位,那么“服务的云”和“安全的云”则是政企客户云的特色。
  其实,浪潮一开始的布局就和国际企业IBM非常类似,软硬服务兼而有之。硬件上,浪潮品牌知名度颇高,不仅具备K1小型机,在x86服务器上还取得中国市场第一的好成绩。在软件上,浪潮既有云海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也有ERP软件与行业应用软件。在服务上,对于浪潮云来说,就是提供从咨询顾问、定制方案、部署规划到运营管理等全面服务,这也被浪潮解读为“服务的云”。此外“安全的云”则切中政企客户上云的要害,也是政企云能否井喷的必要条件。
  100亿元够不够?
  发动这场“有产者的革命”,100亿元到底够不够呢?
  据悉,这100亿元将主要用于布局浪潮在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目前,在7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包括北京、济南在内的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建成落地,位于上海、华南、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其他五大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此外,浪潮还计划在全国建立50个地市云计算中心,同7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一起构建浪潮的全国云计算版图。
  数据中心果然是100亿元的投资重点,浪潮为的是3年通过规模关。众所周知,政企客户行业众多,就连BAT土豪也都采取合纵连横之策,显然投入就是个无底洞。因此,浪潮的这场“有产者的革命”先从哪里开始呢?
  对于BAT的互联网云,游戏行业无疑是必争之地。而对于浪潮这样的IT企业云,政务云则是重中之重。如今,浪潮云已经与全国55个省和市签署了合作计划,并且在北京、海南、济南、昆明、阜阳等全国22个省市成功部署云中心、云平台,并开展云服务。再仔细看看浪潮云100亿元的部署细节,原来它早已划定了客户范围,至少在这三年中,浪潮的100亿元是为遍布全国的200个区域政府、40个行业部委和200个大型企业提供云服务。
  BAT怎么看?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浪潮信息的服务器产品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占有率超过40%,是BAT数据中心的共选企业。那么现在浪潮云发布了,BAT会怎么看?HIL是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传统IT企业,相继投入巨资杀入公有云企业,BAT又会怎么想呢?
  至少目前来看,双方阵营的边界已经开始模糊,但还远未到胶着的状态。
  BAT的云从初创企业、互联网企业起步,浪潮云则从政府和大企业起步。不过今年开始,互联网企业的云相继开始瞄准行业企业客户,已经越过边界。具有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的IT企业开始成为BAT的合作伙伴,而其中的有能力者发布自己的云战略也是水到渠成。
  一则消息尤为值得关注,那就是浪潮云的云海OS和阿里云的飞天平台在“云上贵州”的项目中实现了合作。也许“非敌即友”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在公有云领域尤为明显。
其他文献
对于很多制造企业来说,“中国制造2025”早已经不再只是概念,而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已经付诸实际行动。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后,很多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而作为“中国制造2025”真正的主角,中国制造企业早就已经行动起来了。  一些中国制造业的领先者,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其信息化建设规划,逐步将规划落地,并取得了
作为2014年北京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保护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市版权局近日举办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活动。来自华为、微软、乐视网等20多家软件企业的代表,走进著名科技企业百度公司和金山软件公司参观学习,并就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知识产权建设与管理保护工作进行了座谈与研讨。  据了解,百度公司于2013年6月成立了百度版权管理中心,负责对公司版权资源的清理和确权,汇总产品版权信息
近日,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Platinum举办了员工自助及移动应用新品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一个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公司,Platinum希望借助移动应用进一步强化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领域的优势。  据悉,Platinum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专业、完善的一站式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其功能模块包括:员工信息管理、薪酬管理、考勤跟踪系统、员工自助
在“互联网 ”热潮中,互联网金融是最引人注目的板块之一。在一大波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背后,支撑其业务的IT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维至关重要。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市场机会,一些敏锐的IT公司早已发现了这个机会。专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服务高新技术公司中科柏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柏诚)就是其一。   6月7日,在由互联网公司融千人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移动金融大会上,中科柏诚CEO王德敬透露,该公司正在
4月23日—24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软洽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作为国家软件产业重点基地和中国软件名城,多年来成都一直致力于将软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软件和新型技术服务业也正在加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融合,并加快延伸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优势行业,以及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由此也成为推动成都发展的重要力量。 
IDC的研究表明,目前数据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90%的新增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客户出于合规等方面的考虑,不会轻易删除任何数据,这就造成了数据存储的压力越来越大,成本也水涨船高。那么,如何缓解数据存储的压力呢?  数据保护厂商美国昆腾国际公司(以下简称昆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数据的备份、归档研究。昆腾亚太区高级市场营销总监Jim Simon将数据存储与保护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细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针对高端商务市场的、年轻女性市场的、学生市场的。近日,三星针对年轻移动人群对美拍相机、时尚外观、轻巧机身的强烈需求,推出了新款Galaxy J系列智能手机。  “三星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未来会继续为年轻人打造更多符合他们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朴载淳在发布会上强调。  与大多数发布会只发布产品不同的是,本次发布会三星电
惠普自从1984年发布首款激光打印机以来,其激光打印机核心并没有发生过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惠普最新的碳粉的发布和惠普智捷技术的推出,惠普激光打印机迎来了面世三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新品的能耗最多可以降低53%,打印机所占用的空间最多可以减少40%,还可以实现更快的首页输出。  采用上述新技术的产品包括“超能小白”HP Color LaserJet Pro MFP M277系列彩色激光
12月1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开展研发与应用,并在软硬件一体生态系统建设,支持创新企业孵化、人才培养、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你不是败给了这个市场,而是败给了这个时代。”   近日,一篇网络热文《别了,华强北;别了,电子元器件!》一夜泪爆朋友圈。这位在深圳电子一条街——华强北,打拼超过
英特尔最近心有点野。167亿美元收购FPGA企业Altera还不够,11月又集中火力发力网络市场,一口气推出数据中心和边缘网络两大类数十款新品。英特尔为何突袭网络市场?  对于英特尔突袭网络这事儿,你可能还不适应,但这真不是“玩票”。因为,整个芯片产业都在变局之中……  今年以来,芯片产业整合氛围之浓为近年来少有。  5月29日,安华高(Avago)370亿美元收购网络芯片巨头博通(Broad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