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之“惑”与“祸”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全球金融市场价格动荡,其中奥秘何在?我们聚焦美元,破解问题的答案。
  
  波动之谜
  
  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喜欢谈“生活成本”。就拿开车来说,从2009年4月开始,3个月时间,国际原油从50美元一度上涨到70美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遥远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同时,外汇、黄金、股票,还有粮食、矿产价格也巨幅波动,让很多人绷紧神经的同时引发疑问,这背后的推手到底是什么?
  日照港,一艘装满大豆的船刚刚靠岸。这是号称中国民间进口大豆第A的邵国瑞,两个月以前以每吨3800元人民币的价格订下的,可就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国际大豆现货价格已经涨到了4100元。买大豆跟买其他商品不一样,价格不是和供货商谈,而是完全要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邵国瑞不仅要盯着变来变去的大豆价格,还要观察美元汇率和波罗的海航运指数。就拿运费来说,从今年初开始,船费已经从过去的每吨35美元涨到了50美元。
  邵国瑞和他的团队现在每天夜里紧盯全球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的各种变化,稍有风吹草动,就要赶紧行动。
  
  金融动荡年代
  
  为什么从去年以来,原油、大豆、黄金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如此剧烈?为什么仅仅几个月大宗商品就又从低谷迅速反弹了呢?《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认为,“还是因为某些华尔街的大投行在伦敦和纽约期货市场的炒作”。而金融炒家的背后是什么?就是强大的美元。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经济危机时期,美联储拥有无限发行货币、向任何人发放贷款的权力,无需国会批准。美联储的放贷项目已使其资产规模从9000亿美元增加到1.8万亿美元,这次刺激经济的“大手笔”更是史无前例。而美联储释放出来的货币也为那些投行和基金提供了资金,让他们有资本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兴风作浪。
  更重要的是,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当美联储大量印钞的时候,美元就会出现贬值,直接影响了大宗商品的走势。
  华融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张红杰认为,美元的起伏主导着整个世界经济。她说:“美元作为一个计价的货币,在国际贸易里面有60%的结算份额,美元的贬值,会直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美国里根时期的副财长保罗·克雷格·罗伯茨曾经说:“石油价格高的两大原因就是美元疲软和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张红杰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非常动荡的年代,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波动的幅度会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期。”
  
  从美金到美元
  
  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美元都是硬通货。那么美元又是怎么坐上货币霸主宝座的呢?
  在一张1944年7月拍下的照片中看到,当时的英国财政大臣凯恩斯、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尔和来自44个国家的经济特使,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里举行秘密会议,这次会议改变了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轨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说:“其实,早在1932年,美、英、法三国就已经有一个协约,说英国和法国的货币向美国看齐,而美元向黄金看齐。”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國货币则与美元挂钩,35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因此,至今我们还习惯性地管美元叫“美金”。美元成为储备货币,意味着世界各国贸易都用美元结算,而美国开始享受美元的特权。
  更关键的还是美国掌握着印美元的特权。1971年以前美元受到黄金储量限制,但在1969年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情急之下,美国多印了不少美钞。自此,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结束金本位,但美元相对其他货币仍然保持绝对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交易。自从1973年美国说服沙特等中东国家,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后,美元和石油的结合可谓强强联手,石油美元威力巨大。
  从金本位到石油美元,在这场数十年的货币战争里,美元成为最有力的武器,它不但化险为夷,而且进一步控制了全世界,实现了美国经济的腾飞。
  用美元换来商品,再用美国债券市场把美元换回到美国,一个完美的金融方案就这样搭建起来,但是这个完美的设计却引发了新的问题,导致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
  
  美元之祸
  
  二战后,日本通过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也换回了巨额美元外汇。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同时,由于日元升值,日本出口受到重创,政府不断降息,宽松的利率政策点燃了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最终危机爆发。
  有专家说,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启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了20%。在此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外贸企业,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上涨,股市也忽上忽下、暴涨暴跌。
  美国在取得货币霸主地位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大麻烦。美元诞生时就先天不足,被称为“特里芬两难”:美元是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国保持贸易顺差,美元在全球就会供不应求,反之就会泛滥,酿成货币危机。
  华融证券的张红杰给我们看了一张中国和美国贸易的比较图,我们发现,从2003年开始,美国的贸易逆差大幅增加,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变大,美元储备增多。不少学者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是金融危机的一大隐患。
  曾经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呼风唤雨的索罗斯,不久前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出现在杭州。他在自己的新书中提出,目前金融危机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他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其他国家将不再愿意储备美元,这将标志着以美元为国际货币时代的结束,标志着美元主导全球经济秩序破产。但是其他货币目前还没有表现出强势。”
  恩道尔也在他即将出版的《金融海啸》一书中明确指出美元世纪的终结。
  那么美元时代真的会终结吗?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诸鑫强分析预测:“从过去30年的走势,可以看到美元发展规律,每隔七到十年美元的趋势有一个大的变化。”
  到2009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大约相当于中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所以美元贬值与否与我们休戚相关。诸鑫强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打破了美元过去30年的规律。“美元不会大幅度地像过去一样贬值、升值,世界主要的经济国家会有一个默契,在相当一段时间维持一个汇率的稳定,或者达成一个默契,在什么样的区间波动。”
  
  看住我的财富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高志凯,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邓小平的翻译。他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汇储备只有1亿多美元,邓小平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增加外汇。
  从1980年开始发行外汇券直到1995年停止发行,中国的外汇储备逐步增加。200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2000亿美元,到2009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1万亿美元。外汇少了担心,多了也担心。高志凯说:“老百姓心目中的国际硬通货地位根深蒂固,最近才开始认识到美元会贬值。”
  高志凯介绍说,中国政府已经多次表明对美国国债的态度。2008年10月份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一个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访问美国,就明确表示中国不但不会减持美国国债,反而会增持。当时中国还仅次于日本,是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当然,在增持美国国债的同时,中国也在寻找其他途径,力争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看来,在一个金融非常动荡的年代,面对这次由于美元引发的金融变局,为了保卫我们手中的财富,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编辑 肖利平
其他文献
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着力缓解其发展压力,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企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提供的数据,至2010年底,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将达102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员工科学素养指员工能够认识、应用客观规律的特质,主要包括储备科学知识的能力、掌握科学技能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科学理论要用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发展要靠科学素养来实现。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应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的要求,不断提升员工的科学素养。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
按:这是作者写在捷盟博客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给内刊起名出主意的同时,就内刊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供读者参考。  中建七局正在为即将创刊的内部杂志征名,请我帮忙出主意。企业内刊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我与七局这个老客户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还真得认真对待这一嘱托。  名正,才能言顺。杂志的名字,关系着杂志的定位与发展,不是随便起一个就行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企业内刊
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培训与学习就成为企业战略实现的重要保证。  石家庄炼化公司(下称石炼化)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正在进行的800万吨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和化纤16万吨己内酰胺开工,对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炼化以前在培训上投入了不少力量,但效果不很理想。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往往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内部管控,无法保证培训的
在世界诸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的无情吞噬并且各国政府谋求振兴本国产业的生态环境中,贸易保护主义如同幽灵般在全球各个角落死灰复燃并正在迅速弥散开来。不仅发达国家普遍出台了利于本国而具有排他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且新兴市场阵营的许多成员国也点燃了贸易保护的火苗。所不同的是,后者可能在伤及别国的同时更会使自己遭遇更大的损害。    愈烧愈旺的火苗    贸易保护主义火苗从欧美“重灾区”向新兴市场国家蔓延,其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