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拟定实施扁桃体切除术儿童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

两组诱导后插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有所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7例老年肺癌患者,入院后均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统计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放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7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8例,疾病控制29例,病情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31.58%(18/57),疾病控制率为82.46%(47/57);放射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14例,食欲下降17例,皮肤瘙痒11例,湿疹9例;患者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分段诊刮方法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观察组术前诊刮诊断符合率为91.9%,对照组符合率为5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病理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符合率为91.9%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检查不同扫描方位对肩袖损伤的检出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17例肩袖损伤患者的MRI资料,比较不同磁共振扫描方位对肩袖损伤的检出率.结果 ①117例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高级脑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并结合患者血压与血糖情况给予相应控压与降糖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同时分析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
目的探讨不同病的因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高分辨率CT。方法共收集11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成五组:肺结核病史(TB)组、非结核感染病史(NTB)组、囊性纤维化(CF)组、原发性纤毛不动症组(PCD)和类风湿关节炎(RA)组。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问卷调查及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果HRCT评分最高的是CF组(6.03±1.03)。TB组1秒用力呼气量(52.2±17.7)%及DLc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微钙化导丝定位活检中表现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钙化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FFDM检查中表现为微钙化、导丝定位活检的206例患者的乳腺钙化病理学形态、定位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钙化的形态学及定位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病变之间和恶性病变之间钙化形态及定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钙化的形态、数目、部位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治疗退变性侧弯、后凸畸形合并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采取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2例退变性侧弯、后凸畸形合并单节段腰椎间盘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分泌活化调节蛋白(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84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仅采用阿维A胶囊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阿维A胶囊与喜炎平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探讨早期葡萄胎的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7例葡萄胎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分析影响产前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37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查确诊31例,检出率为83.78%;6例患者误诊为稽留流产;不完全性葡萄胎、高阻力血流型、妊娠囊直径较小以及超声医师诊断经验不足其早期葡萄胎检出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和开胸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的肺大疱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45/46),对照组为80.43%(37/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