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新兼语式的发展及其影响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左传》《史记》《论衡》为主要语料,考察了两类新兼语式:一类是非典型新兼语式“V1+N1+为+N2”或“V为N”;一类是典型新兼语式“V+N+V2”。结论是先秦时期两类新兼语式都处于起始阶段,“V为N”兼语式从汉代开始发展迅速,与连动式“V为N”合流,促发一部分“V为N”被重新分析为使成式;典型新兼语式两汉时期发展缓慢,汉代之后用例才逐渐增多,对旱期使成式的形成应该没有直接的影响。
其他文献
黎虎先生从事史学研究60余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学术成就卓著。综观黎先生史学研究,'独立思考,推陈出新'为其治学思想,'经世以为学,创新以求是&
经常规细菌分离,从自然发生体表溃疡病的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schrenckii♀)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K070401。该菌株可在TSA平板上生长,菌落半透明,1.
受西方列强的冲击及西学东渐的影响,沿袭中国古代近千年的传统书院面临着挑战及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河北书院也在清末"戊戌改制"与"新政改制"中发生剧烈变革。在20世纪初
肇始于1993年而延及至今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存在着把人文精神庸俗化、道德化和极端个人化的三种偏向。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表现为人的个体的本我欲求与社会群体的文明规范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