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担负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当采取有效对策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多为年轻人,他们在道德判断与价值判断上面临着互联网的冲击,因此应当加强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
  一、便捷的互联网促进了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图书馆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说教性,比较枯燥,对读者起到的思想教育作用十分有限,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开辟了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徑,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渠道。使用多媒体开展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实现了从平面化说教到音频与视频结合的综合立体化教育的转变,静态转化为动态,充分挖掘思想教育工作内涵,形成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多元化。
  此外,网络平台的交互性比较强,在网络上不同人之间可以进行在线的实时交流,分享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
  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便捷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风险和挑战。
  在网络模式下,人们一旦陷入虚拟社交中就会影响正常的交往,使人产生孤独与压抑的情绪。社交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与隐匿性,使人可以随意发表各种不同的言论,宣泄不良情绪,这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压力。
  网络的多元化特点使人们的思想受到各种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网络中出现了金钱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封建迷信文化等,无疑增加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策略
  传统思想教育工作的模式是进行课堂讲授、写思想汇报、发言谈心以及评选出先进典型加强榜样的带头作用。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这种教育方式显得过于单调。因此,利用互联网改进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是一条有效途径。
  1.利用互联网丰富图书馆思想教育的内容体系
  图书馆能够对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提高读者的网络法制与网络道德观念。面对网络海量信息的强大冲击,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引导读者识别信息。
  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摈弃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从单向走向交互,从平面走向立体,构建一个新型网络教育体系。
  二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充实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育软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育手段,吸引读者积极参加、接受思想教育。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知识丰富思想教育体系的内容,促使读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引领道德风向。
  2.利用互联网拓展图书馆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
  借助于便捷的互联网技术能够快速、有效更新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拓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
  第一,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中的视频等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图书馆可以把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视频在图书馆的大厅以及官网上反复进行播放,提高读者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
  第二,加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制作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网页,积极开展网络政治教育活动,采用在线交流与线下交流同步的方式,共同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时关注网上读者的动态,对发现的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
  第三,加强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把图书馆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信息推送到读者群。
  3.利用互联网发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开放。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读者的发展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精神熏陶,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图书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道德承载功用,在现代便捷的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充满创新的机遇,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