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启用与运行经验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m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作为重要的国际口岸,面临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骤增.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小汤山医院被紧急启用,主要承担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境外来(返)京人员的筛查,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的转诊工作.本文从北京小汤山医院的启用、设置、人员、运行、效果和价值5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体系的建设经验和定点医院的运行经验.
其他文献
耐药结核病一直是结核病防控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远高于全球水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成功率却低于全球水平,形势十分严峻.实现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降低耐药结核病公共危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耐药结核病诊断技术研发和新药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出现了一些效果良好、意义重大的分子诊断新技术和抗结核新药,凸显了国际社会对耐药结核病的重视.本文将对全球领域内耐药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使读者深入了解耐药结核病的诊治现状.
期刊
目的 评价医院工作人员接种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工作人员150人接受2次新冠疫苗注射,末次接种后2周抽取静脉血检测冠状病毒IgM和IgG,对IgG阴性者于末次接种后4周复查IgM和IgG.结果 146人末次接种后2周完成随访,男50人,女96人;年龄24~59岁,平均(41.1±7.9)岁.2周检测时,冠状病毒IgM为3.43(0.13,85.10)S/CO,IgG为(5.57±3.05)S/CO;123人(84.2%)IgM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有效抑制HIV复制,并能长时间将血浆中的病毒载量控制到检测限以下.然而,ART并不能清除潜伏的HIV储存库,大多数患者体内病毒在ART中断后的几周内迅速反弹,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需终身服药.本文从快速抗病毒治疗、新型抗反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ARV)药物和方案、功能性治愈和ART挑战4个方面对AIDS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