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在于我们对人文社会的注重,当今的教育事业对人文关怀越来越关注,而小学教育又是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给予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管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人文关怀视角的角度出发,将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当做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现代小学教育管理展开详细的阐述,其中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的真正含义、实际意义以及管理方法是本文主要探析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小学教育;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59-01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小学教师紧紧跟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小学教育管理中逐渐加入并且越来越重视人文的关怀教育。小学生在接受小学的启蒙教育的时候不再只注重学科文化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小学教师理解了人文关怀的真正含义和实际意义,抓住了人文关怀对小学生而言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以及有效途径,巧妙地避免人文关怀和教育管理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且将其落实到实处。
  一、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的真正含义
  人文关怀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的属性,人文关怀肯定了人类的社会地位和人类所存在的社会价值,主要关心注意人类在社会上的生存状况、精神世界以及实际需求,并且人文关怀十分尊重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化,并且可以充分的调动起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的促进人的自由化和发展进步[1]。人文关怀巧妙的融入现代小学教育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注重了情感的沟通,不仅尊重教师,更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要价值,满足各位教师和各个学生所存在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和学生一起追求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现代小学教育中主要目的是让小学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变的和谐融洽,彰显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所有人一起理解并且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
  现代小学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开端,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完整的被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所以简单的应试教育并不能满足和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小学教师必须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素质教育[2]。
  二、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我国小学教育搀扶起以来的管理模式都不存在人文的关怀,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不会打乱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沒有人文关怀存在的现代小学教育实际上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这种模式的教育管理更加程序化、效果化以及强制化。小学教师逐渐忽略了自身和学生的人文性、主体性以及自由化,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要求的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将人文关怀和小学教育管理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巧妙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当中去。作为小学教师,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时刻从学生的人文角度出发,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注重下学生的主体性,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尊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时刻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进行教师的现代小学教育。
  三、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
  以下的一些阐述是针对小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的一些方式方法。,首先。如果小学教师发现人文关怀和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矛盾,教师必须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因为人文关怀和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并缺一不可的一个整体。由于这两者的属性、目的等都不相同,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冲突,但这些问题和冲突都是避免不了的。而此时小学教师就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些问题和冲突,并且合理有效的将人文关怀和教育管理工作相平衡。
  其次,在将人文关怀和现代小学教育相结合时,也须要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就是教师本身的人文关怀。当今的教育理念一直提倡将学生当作教育工作的主体,常常把教师的人文关怀忽略。然而小学教师才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小学生在形成自己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中,教师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的影响学生。所以人文关怀不仅要给与小学生,更要给与小学教师,只有小学教师被人文关怀了,才可以在教育工作中以身作则的将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
  最后,小学教师必须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要将小学生看作有个性、有特点、有需求的个体,注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诉求,尊重并理解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人文关怀背景下的现代小学教育,就是在给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引导学生逐渐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和谐共处,共同感受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卢小陶,余雪莲,杜德栎,丘苑.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03):18-20+24.
  [1]夏峰.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5.
其他文献
【摘 要】讨论了“互联网+”背景下复变函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复变函数教学改革措施,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复变函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24-01  复变函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
【摘 要】通过合理的将情感教育和中职语文教学相互的融合到一起,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提高,促进学生可以形成独立和完善的人格特征,最终提升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情感教育和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职语文;教学;融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政策的不断影响之下,寄宿制小学的各方面问题也成为了农村教育的重要课题。虽然寄宿制方式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生活帮助,整合教育资源,相对提升教学质量,但由于农村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设施配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寄宿制小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只有主動遵循教育规律,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增加经费,改善办学设施,提高师资待遇水平,才能
【摘 要】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对于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有让他们喜欢数学,他们才会对数学科目产生兴趣。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陌生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启发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
【摘 要】小学生做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点,使他们能更好的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中年级是养成学生审题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更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審题习惯。这样不仅能够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使他们更好的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同步DS—CDMA协作通信系统的迭代接收机性能,该系统在协作伙伴节点端和基站端均使用由随机数据联合检测器与LDPC译码器级联(PDA+LDPC,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
【摘 要】课程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的一段美妙旅程,是促使幼儿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是幼儿构建自身经验的过程。课程的开发通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生成,另一种也是预成。生成性的课程相对于预成性的课程来说,在课程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也更加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自己经验。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追随他们的脚步。教师要为他们搭建学习的框架,激发幼儿们的潜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审美,促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反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中等职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决定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然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大多数仍处于自发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只是将原有的专业教学、生活辅导及职业指导融合成职业生
【摘 要】学前教育是在人类智力发展的基础,此阶段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科学、正确的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特别是在智力领域。学前教育是一个全方面培养的过程,培养儿童兴趣与特长的时间段,美术课程对于儿童智力开发以及培养儿童想象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积极引导。而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没有关于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