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试题的解题技能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高中生全面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是高考考查的学科之一,高考历史成绩是高考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是同学们接触、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重要源泉。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同学都比较注重短期内解题能力的提高,不会从长远的角度和先进的理念下来提高解题能力。解题能力纵然跟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有关,但是这得以熟练和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具备一定历史思维能力为基础。没有熟练和牢固掌握历史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使掌握了再好的解题方法也是白费。历史知识掌握了,思维能力具备了,相应地,解题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所以,同学们应该从长期的角度入手,从培养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角度入手,来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
  1.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首先,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搞清楚,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历史知识结构。其次,在构建完小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还要构建某一历史阶段的大的系统知识结构。例如,对封建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应当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理解和认识。这样同学们能够形成对封建社会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还有助于梳理历史知识,有利于同学们简化历史知识,比较方便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2.培养思维能力
  (1)培养历史重现的能力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应具有历史重现的能力。重现也就是再认和再现。再认、再现就是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的知识形成记忆,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在题目的提示下回忆起这些知识,并用其解决相关的问题。依据“能力要求”的提示,记忆的诸方面包括:①历史事实;②历史概念;③历史结论。这些要求中,包括能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演变的本质性内容,着重说明事件的基本进程及其前因后果;了解历史概念的确切含义;对历史现象作出基本判断和把握。总之,就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的再现。在平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借助直观历史图像、历史文字知识等在头脑中再现历史场景,进行直观感受。
  (2)培养历史阐释能力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规定了四个方面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其中,“描述和阐释事物”这方面又包含三个小的方面: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对考生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目标之一。什么是历史阐释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历史理论解释一种历史现象。这就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一个大的特点——史论结合。同学们要重视历史证据,重视历史思辨能力。
  另外,要培养评价能力。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要具备一定的“反向”思维。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能够有一个客观正面的评价,不要超越时代背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价。
  (3)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虽然不直接影响解题能力,但是对历史主观题而言,文字表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落脚点,将直接影响考试分数。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同学们要依靠文字表达来阐述解题思想和内容。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題的重要因素。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应当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谨。语言准确,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在概念和术语的使用上必须用词恰当和含义明确,语句要合乎语法,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逻辑严谨,要求陈述有序、结构完整和主旨明确,在条理分明的基础上达到逻辑上的一致。
  3.培养时间敏感度
  在高中历史教材当中,比较常见的时间复习方法就是公元纪年法,比如公元前841年、公元25年等。如果想要表示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都会利用XX世纪XX年代这种表达方式。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经常会出现一个世纪的初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类型的表达方式,同学们要将这些时期的具体表达规律和方法弄清楚。弄清楚之后,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马上反应出来题目所指的到底是在哪一个时间段发生的。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理清题目要素,而且能够帮助同学们简化题目,为解题提供良好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同学们还要强化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解释,对历史事实有阶段性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提高解题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同学们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模块之后,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将这个单元或者模块所处的历史时期弄清楚,对该段历史有充足的认识,提高对历史时间的敏感度和认知度。一般情况下,高中历史可以分为古代历史、近代历史、现代历史。
  综上所述,解题技能对考试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学们要在注重具体解题方法的同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其他文献
数字阅读时代电子资源越来越重要,电子书阅读器也越来越普及,高校图书馆理应对此进行相关探索与试验。基于厦门大学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的实践,结合读者问卷调查,对高校图
在当前互联网不断发展与渗入的时代背景下,广大读者用户获取与接受信息的行为模式也随之改变,对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来说,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与广大
学科馆员及学科服务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章就"学科馆员"话题采访了美国资深学科馆员。文章解答了学科馆员到底是什么、对学科馆员更深层的一些思考、有
为顺应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疗卫生系统各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参与市场竞争.各医疗单位想方设法,调动各方力量扩大医院规模,改善生
校友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可为学校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提升社会声誉及影响力。在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校友专栏",让校友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资源,推广图书馆校友服务,在
从地理学角度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有关。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地理学中的人口年龄金字塔等内容。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前人们主要关注人口过剩等问题。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从原来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转变成了“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