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走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缺位困局的思考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pip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因供给主体缺位而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我国水利体系的完备性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深入分析农户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应当转变孤立看待农户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思路和农户同质性的观点,通过构建政府与两大农户群体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本文研究认为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行为受政府出资决策的影响,其出资概率取决于诸多小型水利收益因素。要走出小型农田水利供给困局,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投入。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动态博弈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07-02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相比,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耐久性差,需要长期投入与维护,且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不足,与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农业水利体系完备性。
  供给主体“缺位”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作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通过政府出资、农民派工的方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备且布局合理的大、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体系。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晋升激励促使地方政府更注重见效快的产业项目,有限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用于配套中央政府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退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而村社集体成为这一时期的供给主体,通过“两工”与强制征收税费维持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运营及其与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对接。取消农业税后至今,村社集体退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农户成为独立的灌溉单元,但其没有能力继续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意见》多次提出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013年4月15日通过的《山东省农田水利管理办法》中第十八条指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维修养护费用由受益者承担,政府给予适当补助。虽然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给予农户相应补贴,但受制于农户规模,农户的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依然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要求。供给主体的“缺位”,既导致政府财政政策失效,也造成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资金不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发展遇到困境。统计表明,中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率不足20%,并且多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兴建年份久远,农业灌溉问题愈发突出[1-3]。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围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问题已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国外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研究不多,多数文献集中在公共品供给理论和城市水利设施管理的供给研究。公共品供给理论方面,Holcombe通过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市场价格机制等角度分析,从而揭示公共物品供给主体最佳的选择是政府。Tsai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虽然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效率较为低下,但是并不意味着政府被默认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普通市民往往欢迎非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Miguel和Kimenyi认为,公共物品供给行为会受到不同民族行为、民族政策的影响。Gangadharan和Nemes进一步提出,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存在不同的组合,可以利用博弈论分析主体之间如何制定最佳决策。具体公共品供给方面,Conte、Arriagada和Perrings分析了环境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认为需要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统一的市场监管,激励企业提供环境公共物品。Fennell通过博弈论分析发现,教育和社区安全的供给存在一种战略困境。城市水利设施管理与供给研究方面,Hoque分析提出,国家或省级政府应主要负责城市供水设施的管理,企业应为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者,政府对其进行补偿。但是,Spar提出在市场中水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要求,所以城市水利设施应由政府建设。Tambudzai认为对于水利设施的管理,可利用分权管理赋予农民自治权,以此提高水利设施管理效率。
  国内学者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研究也积累了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选择。许多学者提出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支出纳入国家财政支出[1-2]。同时,一些研究通过借鉴国外(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选择,认为中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主体应为国家、地方政府、农民[3-4];吕俊[5]提出,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应以政府为主,社会资源投入为辅。上述研究虽然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益相关者,但关于供给主体的选择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二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农民的投资意愿研究。许多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民有投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意愿,而且农户的意愿投资比例高于政府的意愿投资比例,但是这种投资意愿会受到政府行为和其他农民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博弈动机[6]。也有部分研究着重分析了农户不同收入水平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意愿的关系,发现农户收入与投资意愿呈倒“U”型关系。三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主体的博弈分析。许多学者选择建立双方博弈模型来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情况,如周晓平等建立同一等级政府之间、不同农民之间的双方博弈模型。匡晶莹等通过建立镇政府、水利所、村委会和农民4个利益主体之间两两博弈模型,分析他们之间的收益和纳什均衡。但总体而言,相关博弈在静态博弈框架下分析两两博弈,与现实情形有不小差异。
  2 模型假设
  本文研究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覆盖范围仅限于1个村。村中农户分为两大群体:第一类农户群体在当地有较高的声誉及权势而需要在村中事务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村支书),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建设中率先行动;第二类农户群体为普通村民。本文模型假设如下:
  假设1:参与方为政府、农户群体I、农户群体J,且三者皆为完全理性,政府追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使用带来的效用最大化,农户追求净收益最大化。农户群体I为第1类农户群体,共I户(i=1,2,3,…);农户群体J为第2类农户群体,共J户(j=1,2,3,…) 。   假设2:博弈参与人的行动顺序依次为:政府、农户群体、农户群体I。政府首先行动J,其策略空间定义为M={m1,m2},m1表示政府出资,m2表示政府不出资。农户群体I观察政府行动后作出判断并行动,其行为策略定义为AIi={aI1,aI2},aI1表示农户i出资,aI2表示农户i不出资。农户群体J观察到政府、农户群体I行动后作出判断并行动,其策略空间定义为AIj={aJ1,aJ2},aJ1表示农户j出资,aJ2表示农户j不出资。同一群体农户行动一致。
  假设3:政府效用是关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函数,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分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部分与中、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部分。政府效用函数表示为Ug=DaEβg,α表示当地投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效用的弹性系数,β表示当地投资中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效用的弹性系数,D表示当地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资金,Eg表示政府投资中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政府各部分投入满足预算约束:Ig Eg≤B,B表示政府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资金。
  假设4:由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因此 D包含政府投资资金与农户投资资金。政府投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体为乡镇,相比于中、大型水利设施县级以上(含县)投资主体,投入资金损耗比例更大,用λ[λ∈(0,1)]表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金的净投入系数。D可表示为D=λIg If If。
  假设5:农户追求净收益最大化。投入资金的农户可以取得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部分或全部产权,即存在公益户通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满足自我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获得高产收入。假设农户群体I从投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获得的直接收益表示为Rd=A γ(λIg If If),Rd表示直接收益,A表示未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时农户从农业生产中获得低产收入;Ig、If、If分别表示政府、农户群体I、农户群体J的投资;①γ 表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回报率,即每户因小型水利设施投资而增加的收入与小型水利设施的总投资额之比,现实中0≤γ≤1。②用水费用:投资小型农田水利的农户群体可以向未投资农户群体收取一定的用水费用r,收费依据包括:用水时间、灌溉面积、按月按年收取固定费用等。③其他收益:对于池塘、渠道、小型水库等设施,农户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如水产养殖等获取收益,也可以通过附属资源[5]获得额外的收入;假设其他收益是一个固定金额,用Re表示。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解决农户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主体中的“缺位”问题出发,建立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政府和两大农户群体的动态博弈模型,主要得出以下2点结论: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兴建的过程中农户并不了解政府类型。如果“重视”类型政府与“不重视”类型政府都采取“出资”的决策,农户群体的出资概率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回报率、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其他收益、其他农户群体预期投资金额直接相关;如果“重视”类型政府采取“出资”,“不重视”类型政府采取“不出资”,农户群体的出资概率不仅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回报率、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其他收益、其他农户群体预期投资金额直接相关,还与用水费用直接相关。
  (2)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其他收益越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回报率越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用水费用越大,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积极性越高;农户群体对其他农户群体预期投资金额会对自身投资产生替代效应。
  4 参考文献
  [1] 于凤鹏.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2008(增刊1):50-52.
  [2] 曹鹏宇.农村改革新时期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9(9):87-92.
  [3] 王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综述及转型思考: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7-100.
  [4] 庞辉,周密,黄利.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中外比较与分析[J].农业经济,2014(3):49-51.
  [5] 吕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基于政府层级差异[J].改革,2012(3):61-67.
  [6] 刘力,谭向勇.粮食主产区县乡政府及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意愿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2006(12):34-38.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审核的工作成因、具体做法,阐述了桐城市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审核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工作过程中的体会,以期为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审核提供参考。  关键词 第三方;农业项目;投资审核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313-02  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日趋重视,各级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增强
摘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本文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平山县进行研究,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成效、瓶颈,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旨在探索出一条冀西部山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成效;问题;建议;
摘要 通过对德宏地区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数据中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种类、种植面积、秸秆产生量、秸秆去向、各类作物秸秆焚烧数量等数据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并结合该地区农业实际发展情况趋势、耕作制度变化情况、复制情况、秸秆资源化技术使用、农业机械化普及情况、方便农事操作与减少病虫草害、农村劳动力现状和秸秆回收收益等方面,剖析出农业从事者焚烧秸秆的客观原因。最后从加强政策扶持、促进资源利用、加大宣传培训、加强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状较好的马铃薯品种,盘县试验点2014年对贵州省新育成(引进)的13个马铃薯品种(品系)抗逆性、丰产性和薯块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适应性鉴定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威薯001、WY08-001、WY08-002、NKL-1001、0501-15较抗晚疫病,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下一年可继续试验,同时可在盘县进行示范推广种植;中薯20号
摘要 高粱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點,其籽粒营养价值高,是畜禽的优质饲料。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而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高粱作为饲料在我国畜牧业中应用很少。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粱籽粒的饲用价值,以期提高高粱作为饲料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地开展高粱饲料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粱;籽粒;营养成分;饲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
摘要 选用8种常用杀虫剂进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中7种化学农药的药效均优于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在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时可使用化学农药。  关键词 杀虫剂;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13-01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变革也日新月异。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发展需要与产业结构动态协调,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肥西县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思路、划分种类,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主体功能区划推进以及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建议;安徽肥西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实施3年,亟须对地下水压采效果进行评估。本文以河北省广平县为研究对象,收集评估区自然地理数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数据、农业信息数据、水资源基础数据、长序列降水数据、地下水埋深数据、农业用电量数据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数据,并开展相关抽水试验;利用有效降水与开采量曲线(P-W)计算出地下水的压采量,分析了2014年广平县在水利和农业2个方面压采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对地下
摘要 本文通过祁门县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建设,分析了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成因、类型,并结合祁门县多年来毛竹低产林改造经验,详细介绍了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改造措施和具体实施技术,为低产低效竹林的改造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毛竹林;低产;改造措施;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安徽祁门  中图分类号 S795.72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150-02  毛竹具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商品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可减少50%的化肥用量,提高了辣椒植株的抗逆性和开花率,土壤耕性有所改善,产量略有提高,增幅9.2%。  关键词 辣椒;商品有机肥;株高;茎粗;产量;抗逆性  中图分类号 S64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80-02  溧水区是农